哈工大和清华哪个好,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11-13
清华更好,两所大学都是以工科为主,专业重合度很大,但哈工大几乎所有强势专业清华都强势,而且比哈工大更强;另外清华的科研实力,声誉,影响力均非哈工大可比;办学经费等也远高于哈工大。由于历史原因,哈工大在航天领域有一定优势,但正受到北航清华等的挑战很严重。。。综合来说,清华工科国内第一,哈工大可以和浙大争二三位,但与清华差距还很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9
论工科 不用想了 哈工大
第3个回答  2018-02-14
清华好一些,但是工科实力差距不大,都是国内最顶尖的工科强校,也是我国著名的顶尖学府之一。哈工大几乎可以说是工科类院校的大哥大,另外,哈工大是受到国家高度保密的,很多顶尖的新型科研成果是不对外公布的,所以哈工不会主动参与大学排名,民间的许多大学排名简直是侮辱了哈工,也误导了许多想真心学一门好的工科技术的学生,哈工是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不像国内许多所谓的一流大学为了名气搞宣传,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对于真想学一门好技术的学生,哈工是很值得报考的,哈工的实力绝对对得起你的分数。
第4个回答  2021-08-31
科学史上的的大丑闻——“水变油”闹剧
  1992年月11月22日,一家私营企业——洪成新能源澎化剂有限公司在哈尔滨成立,它的成立与水变油这桩尚未证明的“科学发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它的始作俑者是王洪成。按他的话说,他是经历了7次的实验,直到1983年11月7日才研究成功的。他的理论是配制出一种母液,然后按1:100000的比例兑上普通的水便变成了“水基燃料”, 这种燃料完全可以替代汽油用于汽车的燃烧,而且其燃烧值比汽油还高,成本仅为汽油的千分之一,还没有任何污染。他用类似方法配制的柴油、重油膨化燃料,使用亦优于传统的柴油和重油。
王洪成声称,这种母液的生产很简单,且成本低廉,只用一台简易的机器每20分钟就能生产出1吨,而这1吨就能配制水基燃料10吨。王某的实验已达数百次,现场参观乃至操作过试验的领导不下十余人。一位研究人员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们能够自己重视起来,王某的产品一年就可以覆盖全世界,晚一天开发王某的发明成果,人类就多一天犯罪。”
王洪成的“发明”刺激了某些人急于暴富的神经,迎合了某些领导迫切实现经济飞速发展的心志。期间,一些著名科学家卷入其中,因此欺骗性很大。正如何祚庥院士所尖锐指出的:水变油丑闻的高潮是由科学家掀起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曾联名10位教授上书最高权力层,保证水变油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中央领导没有理睬。去年(95年)5月全国科学大会时他们又跑到会场散发鼓吹水变油的材料,10位教授还在上面签了名。结果宋健把他们撵走。王洪成案发后,14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要求将事件追查到底,但有关部委的回答是,王洪成是个骗子,但水变油实验还是成立的。那些科学们大部分仍坚持水变油是真的。
在某些科学家推波助澜之下,一些领导对他的“发明”表现了浓厚的兴趣,给予了全力支持。一时间王洪成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此事前后折腾了10多年。后来越搞越大,成立了洪成燃料公司,高峰时全国有三百多乡镇、国营企业投资,总投资额估计超出三个亿。王洪成也一跃成了“大腕”,有关部门向他要配方,他竟提出要给他个副总理干他才肯交出。后来有关部委还是妥协了,给了他一个什么基地副司令。几家重要的部委都为他大开绿灯。1993年1月28日,《经济日报》两名记者发了一篇半版的文章,题目是《水真能变成油吗?》,称此是继传统四大发明以来的中国第五大发明,许多小报更是大加介绍,水变油一下子被炒成热点新闻。
其实,这是一起早在三十年代就已在美国被揭穿的伪科学骗局,当时福特汽车公司搞过,后来骗局败露了。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苦于能源不足也开发过这个项目,后来真相大白,山本五十六大怒,杀掉了愚弄帝国海军的骗子。
就王洪成的“发明”方面的科学研究暂且不谈,但他已经犯了几个基本科学常识性的错误。
首先,水和油分子式的不相通性否定了二者之间的转化;其次,王洪成关于石油形成的“独到”理论无任何科学数据及原理加以验证。
然而闹剧却在继续升温,抱着侥幸心理的某些人总希望王洪成能侥幸出现“科学奇迹”。
在这样的背景下,何祚庥感到事态过于荒唐,便写了篇质疑文章,但各大报纸称奉某权力部门通知,对此问题不展开讨论。1994年12月6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科普工作几点意见出台,其中提要反对伪科学。在一次研讨会上,科委主任宋健听说何祚庥的文章还未登出,就让何以宋健的名义打电话到科委属下的《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但仍不顺利。最后宋健亲自批条说,争鸣总还是可以的吧?一篇文章就这样拖了两年才得以发表。
此后,科学界怀疑的声音越来越大,揭露文章相继发表。王洪成的行径引起了人们更多的疑惑,狐狸尾巴渐渐露出来了。
95年,何祚庥联合14名科学界全国政协委员联合提案,要求对“水变油”骗局立案调查。《中国石油报》的一位记者顶着很大的阻力进行调查,基本搞清这一假发明已导致了国家财产4个亿的直接损失。
严重的事态终于引起最高层的重视,决心彻查此案。闹剧的王洪成被绳之以法告终。但它使国家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使科学界蒙受了莫大的耻辱。它留给人们的思考是非常深刻的。
因为此事哈工大至少损失了两名院士,本来可以评院士的,因为当时许多院士在校长杨士勤、党委书记吴林推动下联名签字证实水变油的科学性,只有马祖光院士拒绝签字,事后也证明老先生的决定是对的,这件事对哈工大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所以,作为工科学生,我们一定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坚持真理,很多事时候在利益的驱动下回蒙蔽我们的双眼,此举当时一度给社会带来一种不需要上大学设置连中学都不用上就可以搞科学的错误价值观,我们要尊重科学,重视知识。
哈工大被它们钉在柱子上了。
第5个回答  2014-11-12
哈工大。追问

分数不一样啊

追答

那是肯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