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的小故事(100至200字)急用

不一定要名人的 普通人的也可以 但一定要真实 谢谢

  “李实斋,李实斋,吃得宴席打得柴。”李杏和贾三近是志同道合的文友,于是有此戏言,他们当时都是远近闻名的才子。李杏就是李克敬的高祖。李家数代以教书为生,其先祖李九思、李九畴、李九叙、李九经也都是贡生。克敬的曾祖李鱼化,祖父李春光,父亲李冲都以设馆教书为生,日子过得平淡了一些。

  明末清初的山东峄县,饱受战火创伤,田园荒芜,户籍削减,百姓生活在饥寒交迫之中。李克敬的父亲李冲在战乱时被兵掠走,九死一生才逃出虎口返回家乡。以后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李冲为了遵照读书的祖训,变卖田产,购置笔墨,供自己的六个孩子读书。他白天打柴种地,晚上教孩子们读书,生活十分艰辛。成名后的李克敬在回忆少年生活时,仍情不自禁为之落泪。“惜吾先君子遭明季兵火,流离失学,仅而有生。荒城文献断绝,乃奔走丐借经书,捡薪燃明,荐涉文史,以意授吾兄弟,所存田产尽以推让世父,辛苦旅寄,节衣缩食,教令求举,每念此,悲痛不自胜也。”在六个孩子当中,克敬是最懂事的,他知道家境贫苦,所以他读书格外地刻苦。《峄县志》记载,克敬“幼敏悟嗜学,弱冠为诸生”。他从小就聪明好学,“生而颖异,五岁能诵尚书,八岁吟五经,十岁能属文赋诗,弱冠已为通儒,补博士弟子员。才满山左,久且满天下。”

  康熙十三年,峄县新任县令周祚增上任后,通过拜访乡绅名士,得知峄县境内有一位少年才子叫李克敬,聪慧过人,博古通今,于是派人把他叫来。在县衙大堂之上,文武官差站成两排,整个大堂足足有百人。克敬第一次上县衙竟毫无惧色,虽是一身布衣但也干净利索。周县令拿起经书问及孔孟的名篇,克敬篇篇都背诵如流,一字不差;问及天文地理历史,他也无一不晓。举人出身的周祚增暗想,莫非他是一个神童呀!我得再考考他。于是大笔一挥,“乡愁”两字出现在大白纸上,“以此为题作首诗如何?”众人一看傻眼了,从来没有走出过峄县的李克敬懂得什么乡愁呀?岂不知李克敬的父亲李冲年轻的时候长期流离在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早已通过言谈,不知不觉地让孩子们产生了对家乡的特殊感受。片刻,克敬缓缓地道出:“愁人不能寐,欲寐转彷徨。方制思乡泪,闭眼即故乡。惊魂以一断,寒宵万里长。顽身飞不去,好梦送凄凉。”许久,掌声突然从县令手中响起,随即整个大堂掌声齐鸣。那一年,克敬年仅十四岁。

  一时间,峄县的文人骚客纷纷与他交往,求文问字者络绎不绝。少年李克敬在一片赞誉声中,颇有些春风得意。他立下远大志向:“生于斯世,要做天地有用之人”,并且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学,“二十余年可了功名事,四十左右便当逍遥圆,为生死之谋,图不朽之业”。李克敬在他的诗中更是多处表露:“少小足奇志,拟意自豪狂”“萧然布衣士,一朝动帝王”“谈笑麾万军,风流差葛羊。成功拂袖归,钟鼎轻毫芒”“抱膝坐待大风来,破浪长鸣动天地”。

  踌躇满志的李克敬对仕途前程颇具信心。他常常用自己最喜爱的诗人李贺的诗“何当金络脑,快马踏清秋”和“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来激励自己争取功名。然而,人生的征程,往往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李克敬绝没能想到的是,为了登入仕途,他等待的时间竟比李贺的一生还长十三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