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如题所述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体现,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是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海门市教育局教研室将本学年小学数学专项攻坚的重点定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我觉得是正视了新课改以来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水平的弱化现象而及时采取的弥补措施。就解决实际问题而言,除了从四年级开始以小单元形式出现的一些比较特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大多数的解决问题的学习蕴含在每个知识点的教学之中,如计算教学、图形教学、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等。因此,可以说我们每一节数学课都在进行着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但孩子面对新问题却无从着手解决或者说不会思考呢?这必然引起我们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求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各种问题;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面对实际问题,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走进情境,获取信息,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是每一个课堂教学的开始,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所以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孩子们眼中的数学。在教学中要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探究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最终的目的是能在生活中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价值。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应用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首先应注重让学生搜集信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对语言具有依赖性,在教学中应采用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来启动学生的表象思维,达到以口促思的目的。在一、二年级时我们就应鼓励学生从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入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感觉学生的提问虽然往往比较肤浅简单,但也是经过了思考,才能提出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地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提出问题,不断地提高其提问题的水平。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收集信息,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还可以帮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具有问题能力,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优化策略
改条件,改问题,改解法,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而且可以沟通不同知识之间的联系,发散学生思维,促使思维灵活、敏捷。
一题多变让学生在相同条件下,提出不同的问题;或在问题相同的情况下,补充不同的条件,能活跃学生的求异思维,如一、二年级出现的实际问题:平平做了12朵红花,明明做了6朵黄花,-----------?一排小树有5棵,------------,共有小树多少棵?一题多解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引起学生思维发散,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在计算一个长方体饼干桶的标签纸的面积时,学生可以先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再减去上下两个面的面积;也可以先求出相邻两个面的面积再乘2,也可以将四个面的面积相加。但通过比较我们会发现第二种方法更为简洁与实用,学生通过一题多解开阔了思路,通过比较优化了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7

怎么解决债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