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宫指:景仁宫,长春宫,咸福宫、永寿宫,延禧宫,翊坤宫。
1、皇后:景仁宫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
2、齐妃:长春宫
长春宫和储秀宫的打通又有些许不同。长春宫是和启祥宫之间完全打通,两宫之间并未有任何一堵宫墙与之隔开,只有一座体元殿作为前殿而已;储秀宫和翊坤宫虽然打通,因而新建一座体和殿,但在体和殿两侧,仍各有一道宫墙,与左右两侧原本的宫墙相连接,
3、敬妃、沈眉庄:咸福宫
咸福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咸福宫。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又加修整。咸福宫为两进院,正门咸福门为琉璃门,内有4扇木屏门影壁。
4、安陵容:延禧宫
延禧宫为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东二长街东侧。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称延祺宫。清代又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
5、华妃:翊坤宫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6、熹贵妃:永寿宫
永寿宫为内廷西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乐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名毓德宫,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又更名为永寿宫。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都曾重修或大修,但仍基本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扩展资料:
1、西六宫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包括永寿宫、翊坤宫、储秀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启祥宫(太极殿)。因整齐有致的坐落于紫禁城的子午线西侧,因而被统一称作西六宫,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子午线东侧的东六宫。
2、东六宫在故宫中轴线东侧的东一长街,是一组由6个相同形式的院落组成的建筑,六宫分别为: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东西六宫
分别是谁住的?
追答排列下来是太后,甄嬛,皇帝,陵容,皇后,华妃
《甄嬛传》里的啊!!是谁住的??
追答具体指哪个
追问全部六宫。说得好的话,把你采纳了
追答东
斋宫 位于紫禁城东六宫之南,毓庆宫西,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明代和清前期,祭天祀地前的斋戒均在宫外进行。康熙后期,诸王子储位之争激烈,最终皇四子胤禛取得了皇位,同时也为自己树立了政敌。胤禛即位后,宫廷内部的斗争仍十分激烈,雍正帝为确保平安,于清雍正九年(1731年)在紫禁城内兴建斋宫,将祭祀天地前的斋戒仪式改在宫中进行。
景仁宫 住的是熹贵妃 前院、后院的东西配殿皆无匾额):熹贵妃(孝圣宪皇后)也就是乾隆他老妈
承乾宫(前院东西配殿贞顺斋、明德堂(明朝),后院东西配殿无匾额 )裕妃 耿氏
钟粹宫(前院东西配殿的匾额为膺天庆、绥万邦,后院东西配殿无匾额):宁妃武氏
景阳宫(前院东西配殿无匾额,后院东西配殿名为静观斋、古鉴斋)
永和宫 康熙德妃(雍正母(道光二十五年被烧毁,如今是宣统年间的一座西洋式建筑,所以不知原有的延禧宫配殿是否有匾额,故宫博物院官网上的资料也并未显示延禧宫东西配殿有匾额):传言是齐妃李氏(雍正三儿子他老妈)住过的,但不知道真假
西
储秀宫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住入储秀宫的后妃地位都不会太低的
翊坤宫 赫赫有名的年贵妃 年氏
永寿宫 据史料记载,顺治帝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废为静妃后居住此宫及康熙帝敬敏皇贵妃及嘉庆帝恭顺皇贵妃纽钴禄氏如妃曾在此居住
长春宫 慈禧太后从长春宫正式迁住到她早年居住的储秀宫里
咸福宫 谦妃刘氏,这是个不简单的人,据说是雍正晚年最喜欢的妃子,生了雍正最后一个儿子。
重华宫 重华宫位于北京内廷西路西六宫以北,原为明代乾西五所之二所。弘历为皇子时,初居毓庆宫,雍正五年(1727年)成婚后移居乾西二所,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住地赐名“乐善堂”。弘历登基后,此处作为肇祥之地升为宫,名重华。
也有些不大正确清楚明白,望您体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