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抗朝的故事名字

抗美抗朝的故事名字

  抗美援朝小故事:
  蔡文高 用这个名字来应付敌人
  1950年,19岁的蔡文高所在的部队正在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役,由于朝鲜战事的需要加上所在的炮兵团战功卓越,他便随部队来到朝鲜参战。“蔡文高不是我本名。”说起自己的名字,蔡老很自豪,“我的本名是蔡继传,蔡文高是我的曾用名,当时我是特种兵,按照规定必须有一个化名,所以我给自己起了蔡文高这个名字。”
  蔡老当时是炮兵侦察员,每天在前线负责测距工作,与敌人的距离很近,对方说话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我的工作很危险,随时都可能被俘虏,为了不暴露自己和所在部队的情况,所以一旦被俘,我就用蔡文高这个名字来应付敌人。”
  零下三十度下行军
  提起在朝鲜战斗的日子,老人感慨万千,“当时的条件很艰苦,饿了就从干粮包里抓一把‘炒面’(将米磨成粉末后炒熟),就着山沟水填进肚子里。有时我们是一边行军,一边吃‘炒面’,当然饿肚子也是常有的事。”
  敌机经常在空中盘旋,一看到目标就会轰炸,白天行军,基本不可能,为了躲避敌机,军队一般都在晚上行军。而夜间气温低达零下三十度,战士们尽管全身棉衣棉裤,可还是无法抵御严寒,有的走着走着就倒下了,而为防止被敌人发现,再冷也不能生火取暖。
  冒着炮火找回纪念章
  “为了这枚纪念章,我差点没了命。”蔡老至今珍藏着一块布满铜绿的纪念章,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他看作宝贝似的,轻易不拿出来示人。
  1951年秋的一天,蔡文高和几个战友在返回前线的途中,被敌机发现了,一颗颗炮弹如雨点般砸了下来,“我的帽子被震飞了,胸前的纪念章也不知道掉哪儿去了。”蔡老一看纪念章没了,急了,也不管什么落下来的炮弹,就在地上找起来,战友们在一旁拼命喊着,让他隐蔽。所幸,纪念章很快被找到了,他也安然无恙,“这是我入朝参战的第一枚纪念章,当时我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找到它,就算是牺牲了也在所不惜。”
  活下来已经很幸运
  蔡老的左小腿有一个明显的凹痕,这是在一次战斗中被弹片击中留下的“纪念”,尽管经历了50多年,那个疤痕仍然清晰可见。“敌人的一颗炮弹击中了防空洞,凭经验,我知道很快就会有下一颗炮弹打过来,于是,我喊战友们赶快转移,话音没落,一颗炮弹就打了过来,我的腿负伤了。当时没觉得疼,一摸一手血,这才知道中弹了,赶紧用手捂,后来一放手,血一下子喷了好远。”
  中弹后,蔡文高从急救包里拿出绷带自己简单地包扎了一下,由于缺医少药,直到两三天后,他才做手术取出了弹片。“我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那次轰炸,我们四个人,只活下来两个,一位副排长和一个炮兵侦察员都牺牲了。”
  正是这次受伤,后来差点要了他的命。由于炮弹带毒,1968年,蔡文高旧伤复发,全身感染,长满了脓疱,情况危急,“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我挺不过去了,连寿衣和遗照都准备好了”。
  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1950年10月19日,中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派遣志愿军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展开了一场规模较大的国际性局部战争。这场战争历时近3年,中朝军队共歼敌百余万人,其中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12200余架,击沉击伤敌舰艇257艘。1953年7月,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岁月荏苒, 6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姿飒爽的战士们早已成为垂垂老者。但提及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生活,他们的身上立刻显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激情和活力。历史从他们口中说出,犹如昨天发生般真切,他们的言谈、举止让我们见识了军人的坚毅和刚强。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我们也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将在岁月的流逝中永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