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治疗尿蛋白?

如题所述

常用的治疗蛋白尿的中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水蛭
水蛭性平味咸苦,归肝、膀胱经,功能破血逐瘀、通经活络。临床病理分析表明,肾小球内纤维蛋白相关抗原(FRA)沉积与蛋白尿密切相关。水蛭能减少肾小球内FRA沉积,主要机制:
①降低血液黏稠度。水蛭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高血脂等均有减低作用
②抗凝血酶。水蛭是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之一,它与凝血酶迅速结合,抑制血液凝固
③水蛭可活化纤维蛋白酶原前活化因子,分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
2.蝉蜕
蝉蜕甘咸性寒,甘能养,咸入肾,寒能清。既能驱风,又能宣肺,发汗消肿以利水之上源。临床上慢性肾炎患者常因上呼吸道感染而病情复发或加重,蛋白尿增加。蝉蜕通过降低血液内皮素,减少自由基释放,减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蛋白尿。
3.地龙
地龙味咸性寒体滑,善走窜,能降泄,有活血化瘀、通络利尿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地龙有抗凝,降低血黏度,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从地龙中提取的纤溶酶除了促纤溶作用,还具有抗免疫作用。此外,地龙可能通过增加血清NO浓度,舒张血管,抑制肾小球局部血栓形成,改善血液流变学,从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其它常用治疗蛋白尿的中草药还有土鳖虫、全蝎、蜈蚣、僵蚕、白花蛇、乌梢蛇、穿山甲等。肾炎蛋白尿病机复杂,病情顽固。虫类药物善于搜剔逐邪,熄风通络直达病所,能将潜伏于内的风痰瘀血之邪,深搜细剔。肾病络病理论也为肾病应用虫类药提供了新的思考。对于顽固蛋白尿伴水肿,选用蝉蜕与僵蚕,具有祛风定惊、通络散结之效;对慢性肾炎有血瘀证者,因反复发作而演变为肾病综合征,长期蛋白尿者用全蝎和地鳖虫有解毒、破瘀积、通经络的作用。
4.雷公藤
雷公藤属卫矛科植物,具有多种免疫抑制作用。临床及动物实验均证明其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和减轻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能抑制T细胞的增殖,诱导活化的T细胞调亡;并推测其可以非特异性地清除氧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形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消耗减少。雷公藤能抑制自身相关抗体的产生,雷公藤多苷能显着降低尿血栓素B2(TXB2)水平,可能是雷公藤多苷治疗蛋白尿机制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消除蛋白尿的中药有很多,而且效果也比较好,药性温和,副作用少。推荐由茯苓、虫草、白木耳、猪苓组成的苓白多菌粉,天然药食同源,没有药物的毒副作用,消除尿蛋白效果明显,同时可以提高免疫力。生活中要注意饮食习惯,减少蛋白的摄入。
第2个回答  2014-08-26
你好,治疗尿蛋白偏方。根据实践数据表明,对于西医中所提到的蛋白尿,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为“水肿”、“虚劳”等范畴。本病可因外感及内伤等多种原因导致。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如饮食失调、脾虚日久等,长期聚于体内,则会碍气滞血,这些致病因素在整个病程的发展过程中也常常会加重病情。另外蛋白尿出现原因与体质因素或者免疫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治疗尿蛋白偏方。治疗蛋白尿,关键是要治本,修复受损的基底膜,而不是一味的被表象所蒙蔽。经过特殊处理后的中药,具有更强的药物活性,它在充分发挥传统中药治病于本特点,使破碎的中药分子链再次有效链结,形成新功能的同时。还可针对受损伤的肾小球基底膜,去除沉积在基底膜上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的基底膜。这一方法主要是修复肾脏病变的基因和受损的肾脏病变细胞,并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内DNA复制,促使受损肾脏结构改变,使受损肾脏功能得到恢复。所以,修复之后,由于引起病变的根本原因被消弥于无形,尿蛋白必然会逐渐减少直到消失,且这种消失是随着病因的清除而消失的,所以很难出现反复,当然更不存在停药后症状的反弹。
治疗蛋白尿偏方有没有呢?从蛋白尿的发病机理我们可以看出蛋白尿的出现是因为肾小球的病理改变的出现,肾脏的通透性的增强因此会出现蛋白尿的漏出,因此对于蛋白尿的治疗在于清除引起肾小球病变的原因,阻断肾脏纤维化的进程,修复受损的肾小球,避免蛋白尿的继续漏出。
上面就是对治疗尿蛋白偏方的介绍,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第3个回答  2019-12-10
如果尿蛋白,有三个加号,这说明是肾上有问题,这还需要进一步检查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可以去医院,泌尿科或者是肾病科,如果想用中药,可以去中医科了解一下情况,平时一定要注意休息,饮食要清淡,多喝水,多吃青菜和水果,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易致低钠饮食。
第4个回答  2021-06-08
对尿蛋白的治疗推荐菌疗养肾方—苓白多菌粉,解决中西药治肾也伤肾的弊端,由茯苓、虫草、白木耳、猪苓组成的苓白多菌粉,可清除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的免疫复合物,改善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天然食药用真菌,不加重肾脏负担。益肾养肾,对潜血、尿蛋白、肌酐都有明显的效果,并且可以长期服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肾病的复发,是一个可持续的绿色方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