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有哪些风俗

兴化有哪些风俗

1、茅山会船,是兴化市茅山、顾庄、溱潼,清明节撑会船竞赛的习俗,由来已久,起源于南宋期间,茅山地区人民协助山东义民在茅山缩头湖大败金兵的一段真实历史。2014年11月,“茅山会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渔家婚俗,是兴化市的习俗,渔家婚嫁整个婚嫁过程分为岸上和水上两部分,水上部分以划船表演为主,岸上部分以舞蹈和歌唱为主。

3、兴化东岳庙,2006年6月,兴化市委、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东岳庙的使用权由市文化馆移交给市道教协会。2010年4月10日,泰州市、江苏等省、国家道教协会,以及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道长,来到兴化市参加东岳庙隆重的殿堂及神像开光仪式。

4、 兴化戴家舍提线木偶戏,兴化戴家舍徐氏家族提线木偶戏是兴化乃至里下河地区最具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古老戏曲表演形式。

5、兴化都天庙会,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张巡而举办的悼念仪式,沿袭已有三百多年。在兴化地区主要有陈堡、周奋、大邹都天庙会。出会这一天,一大早参会人员集中化妆,穿上各会服装。当日中午出会,参会人员从庙中出发,鸣锣开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8
  兴化特色文化
  板桥道情
  道情是流传于扬泰地区的民间演唱形式,演唱者常手持渔鼓简板敲打节拍边演边唱。道情的曲调很多,有[耍孩儿]、[倒板浆]、[银纽丝]、[八段景]等,被收入江苏民歌选的[道情调]即[耍孩儿]。扬剧、扬州弹词中的“道情”,由此衍变。《板桥道情》且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先生,经过二十多年的创作、修改而成。数百年来,“板桥道情”以其俊逸悠远的风格和超凡脱俗的情怀,受人喜爱。唱词的特殊格式是[耍孩儿]曲调结构,每段有8句唱词,每句为3+3+2结构,演唱时采用宫调式和羽调式交替进行。
  茅山号子
  茅山号子是起源于兴化茅山地区的一种民歌,是茅山人民在生产劳动中,用号子形式配以号词,激发情绪,抒出胸意。茅山号子从古代一直唱到今天,久盛不衰,闻名遐迩。茅山号子以舒缓悠长的音调旋律,明快有力的音乐节奏,快慢自由的演唱速度,分合有致的歌唱形式,形成了高低协调、咏叹自如而独特的民歌风俗。从表现劳动的形式上看,茅山号子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等。演唱形式为一人领唱、多人搭腔。1953年冬,兴化民歌手朱香琳等人在上海参加中德青年联合演出。1956年朱香莲又随江苏省歌舞团赴北京参加全国音乐周,她唱的茅山号子,灌制成唱片发行,赴北京中南海演出。近年来,在茅山号子这种演唱形式的基础上,改编有歌舞、对唱、表演唱等。茅山号子作为兴化地区的特色节目,参加过2003年“心连心”艺术团到兴化的慰问演出。 2010年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音乐项目类别,序号10。
  段式板凳龙
  最初流行于兴化北部安丰一带,在板凳上用布缠成龙形,三人操持舞蹈。后来在杠子龙、扁担龙、板凳龙等表演形式的基础上,经过整理、糅合、加工、编排,形成游龙形段式“板凳龙”舞。这种龙舞表演形式多样,可长可短,长短结合,合分辉映,既可在室内舞台表演,也适合在大型广场表演。兴化的段式板凳龙继参加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演出后,2004年赴宁参加全国十运会会徵揭徵仪式,同年参加央视七套“农民丰收迎大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7-06
莆田古称兴化。
莆田人接待客人,是非常讲究的。对不同的客人,有着不同的接待礼仪。对客人一般分为近客、远客、常客、稀客(或称贵客)等,客人的身份不同,接下来待的礼仪和规格也就不同。
近客一般炒同村的亲戚朋友。若属第一次上门,在礼仪上较为讲究,先职煮一碗线面给客人作点心,碗面上放一个煎熟的鸡蛋、香菇、乌菜和油炸花生米等,俗称“点心面”。
远客是路程稍远一些的亲戚朋友。客人上门时,要先清煮鸡蛋3个,另拌白糖。在莆仙一些地方。煮蛋招待客人不能煮2个,因2个不太好听。煮4个,又不吉利,因四与死谐音,煮3个,即一双多一个,叫出头。莆仙人称清煮鸡蛋叫活宝蛋。客人吃蛋时,一般吃一个或两个,若都吃了,会被人笑话是,家里穷,肚子饿。待客人吃蛋后,主人还要煮点心。即线面一碗,碗面上放香菇、肉类(猪、鸡肉均可)、油炸花生米和乌菜等其他青菜。点心吃完后,再留客人吃便函饭后,客人即可告辞回家。
常客是常来常往的亲戚朋友。除第一次上门要招待外,一般不讲究接待的礼仪。这些客人,往往不要主人招接待,自己会向主人要吃要喝的,所谓熟不知礼嘛!因讨主人欢心,主要也往往凭客人的心意,事先准备着好吃的东西,任其吃喝。如客人要吃鸡主人就杀鸡,要喝酒,便去准备酒肴。
第3个回答  2018-10-28
有舞龙有好多。
第4个回答  2021-03-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