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单向板和双向板怎么区分

现浇单向板和双向板怎么区分,解释的通俗易懂点

1、长短边比值不同

单向板按弹性理论长短之比大于或等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2。

2、受力不同

单向板长跨方向的弯矩可以忽略不计,板上荷载近视认为只沿短跨方向传递给长边,板只在长边方向受到支撑。

双向板沿着板的两个方向传递给四边支撑的,直接把弯距分配给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

3、配筋不同

单向板分布钢筋与受力钢筋垂直,并且布置在受力钢筋的内侧,主要的作用是固定受力钢筋,将荷载均匀传递给受力钢筋。承担由于温度等原因引起的应力。

双向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都是主筋,没有副筋的,一般来说双向板都要双向配筋的, 不在配分布筋。对于双层双向配筋,底筋和上部负筋都贯通。在空间上双向板有更好的刚度。

扩展资料:

混凝土板应按下列原则进行计算:

1、两对边支承的板应按单向板计算;

2、四边支承的板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2.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 但小于3.0时, 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30

现浇单向板和双向板区分:长短边比值不同,受力不同。

1、长短边比值不同

单向板按弹性理论长短之比大于或等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大于或等于2。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3,弹塑性理论长短边之比小于2。

2、受力不同

单向板长跨方向的弯矩可以忽略不计,板上荷载近视认为只沿短跨方向传递给长边,板只在长边方向受到支撑。

双向板沿着板的两个方向传递给四边支撑的,直接把弯距分配给板的两个方向的钢筋。

配筋

板厚按板短跨的1/40取值,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现浇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7-05

一、支撑板差异:

1、单向板杜:两块支撑板的侧面为单向板。

2、双向板:四面支撑的板。当长边和短边的刀度比小于等于2.0时,应考虑双向板;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2.0但小于3.0时,应考虑双向板。

二、计算差异:

1、单向板:计算沿短边受力单向板时,应沿长边布置足够数量的结构配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0时,应考虑沿短边方向的单向板承载力。

2、双向板:矩形板由四边支撑,如大跨距与短跨距比值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或等于2,称为双向板。

扩展资料: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1.1条,对边支撑板按单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3时,可根据短边单向板计算。

但应沿长边布置足够数量的结构钢筋;当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在2-3之间时,应采用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2时,应采用双向板计算。

《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天津大学出版。写在第一页的“单向板楼”,当边长的比值大于3,它可以根据单向板计算,然后计算原理和假设,包括负载转换,对安排不利的影响和计算方法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在第21页“1.4断面设计与施工要求”中有一段提到:对于四边支撑板,边长大于2-3时,板仍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应力特性,应按双向支撑板计算…当边长比大于3时,可按结构要求制备沿长边长方向的配筋。

在书的第二章第38页前言中提到,当边长比<=2时,这种四边支撑板称为双向板,而由双向板和支撑梁组成的地板称为双向板肋板。总之,这本书的思想与具体规范是一致的,一般使用3.0而不是2.0作为单向董事会判断的标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10
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区分方法是按板的长边与短边之比来算。
1、长边:短边≤2 时,按双向板计算;
2、2<长边:短边<3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如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
3、长边:短边≥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4-07-24
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区别在于长宽比,四边支承的长方形的板,如长跨与短跨之比相差不大,其比值小于二时称之为双向板,大于二时就是单向板,其结构计算的模型是不一样的

查了一下天津大学出版的<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第三版),即本科生教材. 第一页"单向板肋梁楼盖"上写着边长比值大于3的时候,可按照单向板计算,然后是计算原理和假设,包括荷载折算,不利布置影响和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在第21页的"1.4 截面设计与构造要求" 中有一段话提到了:对于四边支承板,边长比2-3时,板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双向受力特征,宜按照双向板计算....当边长比值大于3时,沿长边方向的钢筋可按构造要求配制.".本书第二章,第38页,前言提到当边长比<=2时,这种四边支承板称为双向板,由双向板和支承梁组成的楼盖称为双向板肋梁楼盖. 总之,天大这本教材的思想和混凝土规范是一致的, 本人也一直以3.0,而不是2.0作为单向板判断的标准. 专业方面的书,建议以传统重点土木院校的教材为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