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气候是什么类型的

如题所述

厦门气候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

1、气温年较差小,最冷月在25摄氏度以下。气温日较差也比较小。

2、全年降水量皆多,夏秋两季比较集中,无明显干季,常有地形雨。

扩展资料:

厦门地形以滨海平原、台地和丘陵为主。厦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势地貌构成类型多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西北部多中低山,其中位于同安与安溪交界处的云顶山海拔1175.2米,为全市最高的山峰。从西北往东南,依次分布着高丘、低丘、阶地、海积平原和滩涂,南面是厦门岛和鼓浪屿。云顶山为厦门市最高峰,云顶岩为厦门岛最高峰,日光岩为鼓浪屿最高峰。

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形成背景:

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东岸常有暖流流经,海洋性显著。

陆地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显著,所以相对热带季风气候区比较少有热带季风现象。 [1] 

夏季多对流雨,夏秋时热带气旋活动频繁;位于信风带迎风坡,最冷季节仍有一定量降水(地形雨)。热带海洋性气候常与热带干湿季气候以山脉为界,山的迎风坡为热带海洋性气候,背风坡则为热带干湿季气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百度百科-厦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扩展资料

厦门的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

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

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相对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厦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厦门气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相对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拓展资料

厦门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夏季太阳高角度大,气温较高,季风槽北进,从副热带高压盘踞的热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夏秋季常有热带气旋来袭。

冬季温和少雨: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18℃以下,0℃以上,冬季较温和,因为本地纬度较低,受黑潮影响,离冬季季候风源地远,地形起伏使冬季季候风受削弱。尤在台湾北部与日本群岛南部、琉球群岛一带,因冬季风(极地大陆气团)过海变性,变得较为温和湿润,故冬季气候比起相同纬度的沿海城市显得特别温和多雨的型态。

亚热带季风气候-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温和多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年平均气温为21度,年平均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常向主导风为东北风。 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关系,厦门每年平均受台风影响5-6次,且多集中在7-9月。

厦门气候特征:

高温期长,气温变化小,秋春相连

热湿同季,水热配合好,气候湿润

季风环流季节更替明显

一月份天气一般是寒冷干燥,是一年中气温仅次于二月的较低月,历年10'C 以下的日最低气温有2/3出现在本月的下旬。1月平均水汽压是全年中最低的月,日照较多,云雾较少,风速较大,天气稳定。

二月的天气与一月相似,但年平均气温最低、而极端最低气温也出现在二月,平均气温12度左右,极端最低温度2度左右;二月东北季风有明显变化,一般是速度减低,并且风向从NE转变为ENE方向。同时也是极地大陆气团入侵减弱的月份。二月由于大气扰动次数增加,是一年中降雨开始的月份,雨量虽不多,但是表明干季的结束。

三月的天气,气温增高,相对湿度也增大。三月是一年中锋面最活跃的时间,云量是全年最大的-个月份,平均日照仅次于最低的二月。雾日是一年中最多的月份。

  四月,东北季风后退并逐渐消失,东南季风开始出现并逐渐发展,一般环流几乎停止,造成某些重要的后果:

第一:地面急剧增温、增温幅度为一年中最大,平均上升4.3度;

第二:地方风增强并支配着环流,强大的海风,几乎连续不断地吹着。局部对流相当活跃。

四月也是历年中冰雹出现较多的月份。

  五月,东南季风进一步发展。五月是雨季,平均开始日期为上旬,约5月5日前后。雨季持续到六月,结束日期为六月下旬,约6月25曰。平均相对湿度,在一年中仅次于六月,达84%。五月是真正夏季的开始,气温和雨量持续增加,是一年中雨量变化最大的一个月份。是台风出现最早的月份。

六月,是一年中雨量最多的一个月份,也是日降雨量大于50mm的暴雨最多的月,主要发生于梅雨期。暴雨曰数占全年暴雨日数的40%左右。本月平均相对湿度为全年最大,达86%,可是风速最小,平均风速2.9M/S,也是大于8级风日数最少的一个月,平均1.2日。由于多雨,故平均气温曰较差也是全年最小,仅5.8度。

七月,太阳总辐射量最多, 是一年中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月。主要是在亚热带副高压控制下,天气多晴热,易旱。但有时亚热带副高压减弱或东撤,潮湿的海洋气流才能入侵。由于午后强烈的热力对流作用或高空气流的辐合作用,常发生雷雨或阵雨。台风在本月出现频度增加。同时平均水汽压为全年最大的月份。

八月,与七月天气相似,气温最高,平均气温28度左右,极端最高温度38度左右。同时八月是台风次数最高的一个月份,也是历史上出现台风级数最大的月份。

  九月,天气重新向东北季风转化。东南季风后撤并终了,东北季风出现并发展。气温略有下降,降水量明显地减少。

十月,冬季风盛行、气温下降幅度较大,降雨与十一月都是最少的月,因此,晴天大大增多,云量降到全年最低值,空气通常是干燥的。但平均风速是全年最高值,为4.2M/S。

十一月,与十月一样,冬季风完全盛行,气温进一步下降,月终的气温比月初低4C。从十一月第3候起,气温已经下降到20度以下。十一月降水量和日降水量都是全年最低值,仅25.5与0.7mm。但平均风速很高,仅次于十月,为4M/S。

十二月,气温继续下降,但最低温还在14度。由于降水少,无降水天数仅次于十一月,达26天,其它方面和十一月份相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主回答】

厦门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毫米左右,每年5~8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级,常向主导风力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

【扩展资料】

厦门市土地总面积1569.3平方公里,其中以低丘、台地类型为主,占土地总面积的62.5%,其次是平原和滩涂,各占14%和7.7%。耕地土壤类型有6个土类、11个亚类、21个土属、42个土种,多分布在海拔50米左右的低丘、台地和平原,坡度多在25度以下,红壤和水稻土占了耕地总面积的78%以上,土壤肥力中下等,中低产田占总面积的比重较大,约占总耕地面积的60%以上。

厦门属于淡水资源匮乏的海岛型城市,城市日常用水80%取自九龙江,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4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513立方米。已发现的温泉或地热异常点有14处,地热点水温一般为50摄氏度~60摄氏度,最高达90摄氏度,总允许开采量为33002立方米/天。水中一般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偏硅酸、氟、溴、氡等化学成分,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2017年,厦门市新获批建设国家十大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八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425家。全市创新型(试点)企业847家,其中国家级14家;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15家,其中国家级5家。

全市国家、省市级重点实验室121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1家、企业技术中心146家、企业博士后工作站25家。市级众创空间203家,其中省级51家、国家级33家。国内专利授权量1467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333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78件。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5件。新登记科技成果447项,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奖、62项科技成果获福建省科技奖,2人获厦门市科技重大贡献奖、55项科技成果获厦门市科技奖。

参考资料:厦门-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