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颍上朋党之争的唐润之是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4-06-20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黄帝轩辕氏裔孙尧的封迁地唐,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放郧的谥号,就是善行德义的意思。

帝尧最初被封于陶(今山东定陶),后来迁于唐(今山西翼城),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帝尧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

唐尧是传说中的圣明天子,被后人尊为“良师帝范”,“文明始祖”。据说,他做了一百年天子,后来禅位给舜。他死后,帝舜又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侯(今河北唐县)。

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不久即在公元前1103年病逝,由其儿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

由于周成王年龄太小,只有十二遂,因此由叔叔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辅政。伺候爆发了蔡叔、管叔勾结商纣之子武庚、淮夷的叛乱,那位唐侯则参与了叛乱。三年后,叛乱被周公旦所镇压,唐侯被处死,唐国之地被改封给周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们则被迁往杜国(今陕西长安杜曲),改称唐杜氏。

在唐杜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唐氏、杜氏。而在后来周武王的幼子唐叔虞的后裔子孙中,也多有以国名为姓氏者,即称唐氏。

该二唐皆称唐氏正宗,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帝尧之子丹朱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

春秋时期,周昭王姬瑕封丹朱的一个后裔子孙至唐鲁(今山东曲阜),称唐侯。唐鲁在鲁国境内,为鲁国的一个小小附庸侯。

到了先秦时期,秦庄襄王嬴则元年(楚考烈王熊完十四年,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考烈王熊完派春申君黄歇率大军所灭,附庸的小小唐鲁国也相偕而亡。

鲁国灭亡后,在该支唐侯的后裔子孙中,也有以世袭侯爵称号为姓氏者,称唐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西南夷,出自东汉时期白狼王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后汉书·南蛮传》记载,东汉时期,南方西南夷中有个白狼王部族,古称白狼族、白狼夷,就是今天少数民族普米族的先民。

普米族,自称培米、拍米、批米,普米语中“米”意为人,培、拍、批是一音之转,都是“白”的意思,即普米语的汉义为“白人”。

普米族的他称较多,汉文史籍依其自称而写作“般木”或“白狼般木”,即白狼族人,称白狼夷。至晋朝时期,以他称而写作‘西蕃’,清朝以后称之为“西番”。在其周围的少数民族中,藏族、摩梭人称之为“巴”,彝族则称其为“俄祝”,纳西族称之为“博”。清朝时期撰著的《云南通志》、《维西见闻录》等史籍中,亦将普米称为“巴直”。

据本民族传说及历史记载,普米族先民为远古时代居住于青藏高原甘青一带巴颜喀拉山周围地区的古羌人。在秦、汉之际,为寻找更适宜生活的乐土,普米族先民从高寒地带沿着金沙江。雅砻江之间的谷地,逐渐向南迁徙到温暖低湿的川、滇边境地区,逐水草丰茂的地方而居,曾在四川西大渡河两岸及雅砻江流域形成号称“百余国,户百三十万,人口六百万以上”的白狼般木等氏族部落联盟。在史籍《三国志·张嶷传帅》中记载,白狼夷在汉朝时期时生活在“定笮县”(即今木里、盐源地区),与“摩沙夷”同烧“鸡尿盐”的“夷帅般木王”当是普米族的部落王。“般木、普米”亦属同音异写,其语音基本是对应的。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氏羌,东汉时期,白狼、般木部落曾向汉王朝进献的《白狼歌》,是传世最古的羌族语言记录。近年来,我国一些著名学者发现《白狼歌》中出现的三十四个词汇,与今天的普米语完全相同,因而认为普米族是白狼古国的后裔。

普米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羌戎部落集团,据历史文献记载,战国时期,他们游牧迁徙至现今青海省境内源头以西一带地区,并分化为各种羌种。在这些羌种中,作为普米族先民的“白狼夷”,约在秦汉时期,便从青藏高源沿金沙江(普米语称“不只”,意为龙江)、雅砻江(普米族语称“年只”,意为鱼江)之间的陆地逐渐南迁,至现今川西南等地区开始定居。这是一种逐水草而居的自然迁徙。

约在公元七~九世纪时,因吐蕃王朝势力强盛,逐渐向外扩张,组织巴人(藏语称普米为“巴”,其时普米为吐蕃属民)占领两江(金沙江、雅砻江呐陆之地,普米族居住地遂延伸到四川盐边,云南宁蒗、华坪、永胜等地,其政府设在盐源,普米语称“瓦巴”政权,宋时称“蕃城郡”元代封号称“巴尔瓦志”(蒙古语,意为红虎官)。从此,普米族便分布定居到滇西北宁蒗一带。

今永宁地区,自古为普米族和摩梭人杂居的区域,现今永宁一带有许多地名都与普米族有关。如永宁坝区有村名“巴株”(今八株),意为“普米族集合之地”。永宁皮匠街的历史名称是“巴搓古”,意为“普米族跳舞的地方”。托甸乡有“巴那瓦”地名,即是普米与摩梭人共居之意。永宁拖支拉丁古村亦名“西番坪”,跑马坪二村境内有河名“西番河”。新营盘境内有地名“巴东弯”,意为番人聚集的城堡等。

两汉时期,白狼般木已分布到滇西北边境,唐蕃冲突时期,金沙江、雅砻江两江中游一带般木随吐蕃势力推进到滇西北金沙江两岸各县。唐、宋时期,史籍中有关“西番”(普米)的记载就更加具体、清晰化了。在史籍《宋史》中,记载有“人西番求良马以中市”、“旧番蛮中马”、“可备战阵”等多处记载,可见普米族先民在当时就擅长饲养良马了。对普米族的旅源,元朝学者周致中在《异域志》记载:“不刺,系西番,出羊马,尚战斗,罕与中国通”。“不刺”即是“白狼”,属于同音异译。

宋、元时期,是普米族人口迁移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宋宝佑元年(公元1253年)秋,忽必烈率大军南征大理,途经普米族居住地西昌。盐源、宁蒗等地,蕃城郡王和沿途居住的西番头人首先归顺,并率步骑兵充当前锋。拥有良马,长于骑射的普米族人因作战英勇,深得忽必烈嘉奖,沿途攻取的关塞多由西番兵留守,因而,普米族居住地域又向金沙江西延伸到兰坪。维西、丽江等地。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巴直,又名西番,亦无姓氏。元世祖取滇,渡自其宗,随从中流而亡至此者,不知其为蒙古何部落也”。这则史料所述,就是普米族随蒙古军南征大理之事。因普米族人是中途加人蒙古军队,便被误认为来自蒙古族的某一部落。

元、明以后,汉文史籍对普米族的分布情况已有确切记载。明天启年间撰著的《滇志》中记载:“西番,永宁。北胜、蒗蕖凡在金沙江北者皆是”。明景泰年间撰著的《云南图经志书·永宁府》中记载:“所辖四长官司多西番”。

明朝学者景泰在《云南图经志书·蒗蕖州》中记载:‘其有侨居于州之山谷日西番者,即所谓西戎也”所谓西戎是指“西羌”,古代羌、戎互称,或合称“羌戎”,说明明代人对普米族的族源已有正确认识。

普米族源于青藏高原,从新营盘、永宁两地普米族的传统送魂线路(返回祖地朝拜)途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民族的迁徙历史:

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乌给典苦→不多→瓦汉宗多(挖开桥)→黑尔格(石膏梁子)→巴及(蒗蕖坝)→包都(今包都街)→巴满(下麻栗平)→年包典(红桥坝子)→鲁地(白岩)→黄腊老→拉垮→落水苦刻(沪沽湖边)→宁乌(永宁)→尔及多(温泉)→拖泽吾多崩波(拖泽核桃树下)→里丫祖→尔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色里(本里境内)→他巴(木里拖入乡)→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比子(木里三区境内)→冬铝(木里冬拉)→色巴地(木里境内)→贡戛尔松贡不仙宗多(贡戛岭铁桥)→马丫支这瓜乌(青海境内)→不丫散丫瓜乌(青海境内)→不米查那瓜乌(青海境内)。新营盘普米族的送魂线路从南到北,绕沪沽湖,过永宁,经四川境内而达青海境内。

永宁拖支西番坪普米族的送魂线路是:西沟乌→安口比→年木子苦糟格安乌→阿山曾口古→戛拉→拉瓦→拉瓦罗乌都→瓦都→拖泽→拖泽古米吾→泽你波→里让足→吾觉(四川境)→吾觉格巴(四川吾觉喇嘛寺)→拉不→拉不拉吾多→拖色古波逮→古波→古波打给垮→古波苏古波→古也苏古也→支沙尔→支沙苏娘鲁→安乌基枯垮→祖丫→木里瓦厂→木里格巴(木里喇嘛寺)→水洛丫怎→马散多戎(木里以北)。此条送魂线路从永宁拖支境内出发,沿西北方向经永宁戛拉村、拉瓦村、瓦都村、温泉乡,再往北经木里吾觉乡,通过四川境内一直送往北方祖先发源地。

三国至元朝初年,普米族人口处于繁盛时期,元末至民国,由于与中原王朝的频繁战争,霍乱、天花。水痘、痢疾等病疫的流行及落后婚姻习俗、民族间的冤家械斗等原因,普米族人口减少,新中国建立以后,普米族人口又得到发展。

普米族是由氏羌后裔的四个部落联盟而成的,普米族民间有句古语“拍米冉贡组”,意为普米族是由四座山上的四个血缘集团联合而成的。据宁蒗县永宁普米族传说,普米族最早的四个根根是“布”(四个血统或四个氏族部落),其名称是:冉祖(意为绵羊)、拔佳;尚(汉姓熊)、搓皮。

冉祖和搓皮等主要分布在木里,拔佳、尚主要分布在盐源、宁蒗。又据传说,联合为普米族四个部落的名称分别是:萨雅崩巴供、布米虽母供、俄业里戛供、总散不安供,与这四个部落相对应的本民族氏族名称分别是:格母、本牙、穹·空尼、嘎甲拉玛。

普米族原来没有汉姓,传说明朝洪武年间,中原王朝接管普米族聚居的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地区后不久,这一带地区发生叛乱。为了加强对这带地区的统治,大明王朝调集军队,用六年时间平定了叛乱,之后对普米族各氏族进行详细的户籍登记,因此,普米族便有了汉姓:

在格母部落中,绒喷其扎汉姓记为杨氏、郭氏,格母牙马汉姓记为马氏,巴里俄志汉姓记为项氏;在本牙部落中,本牙汉姓记为熊氏,其中其不杠汉姓记为曹氏;在穹·空尼部落中,汉姓记为胡氏;而嘎甲拉玛氏族,则在东汉末期便汉姓记为唐氏,至今仍是普米族中的大姓之一。

普米族最初只有以上八大汉姓,其它普米族汉姓大多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例如格母部落的汉姓已发展为郭、杨、马、董、烟、肖、龙、宋、项等等。

这四个普米族部落现今主要分布在木里盐源后所、右所、中所、宁蒗蒗蒗、永宁、宁蒗温泉、拉伯、西川、木底箐、翠玉、红桥、新营盘、战河、跑马坪、永胜、丽江、维西、宁蒗金绵、西川、新营盘、宁利等地。从整体看,大分散小聚居是普米族分布的一个特点。普米族大部分与其他民族杂居,使之形成了开朗。豁达、豪放的民族性格。

第四个渊源:源于回纥族,出自元朝时期大臣畏兀人唐仁祖,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

据史籍《元史·唐仁祖传》中的记载,元朝时期,西域畏兀人中有唐仁祖。

唐仁祖,字寿卿,畏兀人(回纥),因其祖辈称唐古直氏,因此宋、元时期其子孙都以汉姓唐为氏。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尔大德五年(辛丑,公元1301年),唐仁祖授翰林学士承旨。在此期间,元成宗尊太母元妃为皇太后,由于唐仁祖精于书法,特诏令他书写册文,深得元成宗的器重。

唐仁祖逝世后,被追封为洹国公,赐谥号为“文贞”。在唐仁祖的后裔子孙中,皆以汉姓唐为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塔喇氏,人数庞大,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ara Hala,汉义“旷野”。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白氏、唐氏、匡等。

⑵.蒙古族图罗鲁特氏,亦称佟尼果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Tulolu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

第六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他他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众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马察(今吉林浑江)、占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吉林市)、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以及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谭氏、舒氏。

⑵.满族泰瑚特氏,亦称唐乌勒特氏,满语为Taihut Hala,世居乌拉(今吉林永吉)。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⑶.满族唐达氏,满语为Tangda Hala,世居科普沁(科普喀滩,今乌苏里江北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佟氏。

⑷.满族唐古氏,亦称汤务氏、陶古浑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唐括部,以部为氏,满语为Tanggu Hala,汉义“百”,世居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陶氏。

⑸.满族唐佳氏,亦称汤佳氏,满语为T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安褚拉库(今俄罗斯滨海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多多冠汉姓为唐氏。

⑹.满族唐尼氏,满语为Tangni Hala,世居十方寺(今辽宁沈阳石佛寺)。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⑺.满族唐颜氏,满语为Tangyan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唐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土族唐氏,源出土族拉什唐氏族部落,在清朝中叶多取部落名称中的谐音汉字“唐”为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八个渊源:源于藏族,出自民国初期西藏唐官,属于以官职称为为氏。

民国初的北洋政府时期,在西藏地区设置了两大官吏体系,其中之一就是唐吉忒官,负责辅佐北洋政府管理西藏地区政务事宜,可以由任何普通人来担当,但必须通晓汉、藏两族语言,不论职位,统称唐吉忒官,简称唐官。

其实,唐吉忒官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汉族与藏族之间的语言与生活习俗,帮办一应杂务。

在唐吉忒官及其后裔子孙中,就有以其官职称谓为汉姓者,称唐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九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为氏。

今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唐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中央王朝在中南、西南地区实行改土归流运动中,被地方汉族最高行政长官赐予的汉姓,亦有汉族兵员驻守边疆时与各民族联姻后带入的汉姓。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予以考证后,再进行刊载。

得姓始祖:唐尧(伊祁放郧、姬放郧、帝尧)、唐叔虞(姬叔虞)、唐仁祖(唐古直·仁祖)。

唐氏的历史名人(三) -- 唐生明:(公元1906~1987年),湖南东安芦洪司白木町仁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空军中将,前民国政府国防部中将部员,总统府中将参谋,中国国民革命军事统计调查局中将设计委员、总统府参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唐生智胞弟,排行第四。1914年唐生明开始在私塾就读。1915年入长沙明德学堂。1919年秋入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高级部。1922年入长沙兴会中学初中就读。1924年春入湖南陆军讲武学堂。

1926年4月,唐生明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10月毕业。1932年入中央陆军大学,1935年秋毕业。1924年进入湘军第三师叶开鑫部,任上尉参谋。1926年3月,其兄唐生智投靠广东革命军,他作为其兄的私人代表驻广东革命政府。参加北伐战争,10月到达武汉。在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中任学生队副总队长,不久改任警卫第二团团长。

1927年春,唐生明率团随第四集团军从武汉北上,在河南摞河战役中旗开得胜。1927年夏,蒋中正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唐生明与陈庚等黄埔军校学生发表“讨蒋通电”。9月,毛泽东在湖南发动秋收起义,缺乏武器弹药,他率一个连从汉口坐火车到浏阳文家市,送给起义部队“汉阳造”步枪三百多枝、子弹近万发。

1930年后,先后任第四集团军第八军副军长、代理军长、民国政府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军委会高级参谋。抗日战争初期,任长沙警备副司令、代司令、常德警备司令等职。抗日战争中、后期,受蒋中正亲自派遣潜往南京,充当蒋中正“三面政策”的重要执行人之一。抗日战争初期,唐生明任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1938年春调离长沙,与常德、桃源警备司令酆悌对调。其父去世后,他在其兄唐生智筹办的耀祥中学旁边筹建耀祥中学附属小学。抗日战争中、后期,他被蒋中正暗中派往汪伪政府,从事策反工作。日本投降后,他仍留在上海。

1946年2月21日,蒋中正在上海召见唐生明,赞扬其工作很有成绩,委任为国防部中将部员。1948年3月任总统府中将参谋,国民党政府军统局中将设计委员、总统府参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官等职。在上海期间,唐生明认识了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从此逐渐向共产党靠拢。他见蒋中正一意孤行,有大打内战的趋势,在暗中极力鼓动“共同倒蒋”。

1948年10月,唐生智到南京,兄弟二人经过商议,开始在上海做策反工作,为国民党高层人士转向共产党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2月,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吴成方把其兄弟俩在京沪策反的情况报告中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共产党中央在人民解放军渡江南下前夕曾指示:“在江南要争取唐生智、唐生明等参加起义。”

1949年春,唐生明以经商为掩护回到湖南长沙,协助陈明仁起义。他到长沙不久,推荐自己的知心人黄克虎担任第一兵团参谋长,,进入起义指挥中枢。他深明大义,暗中保护中国共产党地下党领导人,用计骗过白崇禧,保住了捞刀河大桥,说服并促成湘鄂赣边区"剿匪"总指挥傅正模起义,为湖南的和平解放扫除了障碍。

1949年8月4日,陈明仁等三十七名中国国民革命军将领在长沙宣布起义。他参与湖南各界知名人士发表声明,支持起义。6日晚8时,以唐生明和唐星、刘公武等为代表的湖南代表团到浏阳河边东屯渡西岸,迎接以金明为首席代表的第四野战军和谈代表团。他作为湖南方面和平谈判团五名成员之一,与金明在谈判协议上签字,被金明称为“痛快的人”。湖南和平解放后,唐生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是年冬,去香港经商,对“两航起义”从旁做了促进工作。

1954年唐生明回到北京,任国务院参事。他是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届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唐生明不顾年迈多病,奔波于港、澳与大陆之间,为开展对外贸易和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贡献了力量。

1987年10月24日,唐生明在北京病逝,终年八十一岁。追问

是民国的人,我有副他写的匾,想了解他的资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