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怎么样,扶风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4-19
中观山
中观山顶峰高峻,青石叠出,山腰有清代建造的寺院净光寺,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曾有不少高人方士、佛教名流隐居修行。净光寺左侧,有一清凤洞,洞口一尺有余,其深莫测,风声如雷。洞旁有一山泉,俗名风泉,相传为“三宵”用瓦罐从东海提来,每遇干旱当地人在此祈雨,留下了许多美妙离奇的故事传说。

法门寺
法门寺位于县城北法门镇,相传始建于东汉,素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寺内有13层8棱宝塔1座,高48米,1981年倒塌,1986年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了已有1700年历史的“地下宝库”,内有释迦牟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和大批珍贵文物。这一重大发现立即引起多方重视,不仅修复原塔,并扩建成法门寺博物馆。2013法门寺已成为陕西西线旅游龙头和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还有隋文帝泰陵、东汉班固墓、扶风城隍庙、唐代杨珣碑、杨珣墓、东汉马援墓以及姜塬遗址、王家台遗址等6处遗址。

马援墓
马援墓距陕西省扶风县城约3.5公里的伏波村旁,有一座圆锥形夯土堆,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这便是东汉初年的将领马援墓茔。墓前立有清代所刻“汉伏波将军墓”碑石一通。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字文渊,东汉初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新莽末为新城大尹(汉中太守),后归附割据陇西的隗嚣,不久跟从刘秀,参加讨伐隗嚣的征战。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任伏波将军,受封新息侯。大明寺位於陕西省扶风县段家镇,前身为福荫寺,始建於隋大业元年(605年)。

大明寺
相传,隋炀帝杨广为纪念其父隋文帝的功业,保佑江山永固、福荫子孙万代,与太陵旁边创建了此寺。由于福荫寺的创建有皇帝支持,所以当时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安史之乱”后佛热逐渐衰弱,福荫寺和其他佛教道场一样,也随之香火日少,武宗灭佛,福荫寺也在劫难逃,殿宇佛像全部被毁。明洪武、清乾隆和道光年间,福荫寺曾三次重修和补修,再次兴盛,较以前规模更大,僧人更多,计有土地一百八十馀亩,极一时之盛,清末民初,战乱四起,盗匪泛滥,福荫寺多处殿宇被毁,仅存三间大殿、六间厢房和钟鼓二楼,有数僧看门而已。1949年後,寺院尚有僧人住持,有土地二十馀亩,殿堂、佛像、钟、鼓齐备,但不幸毁於“文革”。1987年由净天法师倡导,在原福荫寺旧址上恢复重建,1989年7月大雄宝殿落成,改寺名为“大明寺”,取大放光明之意,成为政府批准的合法佛教道场,位于扶风下段家镇西部,段家镇与午井镇交界之处。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法门寺西北三公里处,是《诗经》所言“周原朊朊,堇荼如饴”之地。周原考古发现被列为21世纪中国百项考古新发现之一,自西汉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周原发现第一件青铜器以来,累计出土青铜器数以万计,其中晚清“四大国宝”中的毛公鼎、大盂鼎就出土于此,周原被誉为中国“青铜器之乡”。规划在建的周文化旅游园区,将再现三千年前周文化风貌,周原将成为陕西省“周、秦、汉、唐”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中“周文化”的重要部分。周原遗址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的西部,东到武功,西至宝鸡,横跨扶风、岐山两县的大部分。这一地区北倚岐山,南临渭水,形如高阜,海拔900米。根据史书的记载,这里是周人的发祥地和灭商前的都城遗址。公元前12世纪末至前11世纪初,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周人的重要政治中心。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法门寺合十舍利塔”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大师李祖原策划设计,呈双手合十状,塔高一百四十八米,相当于五十层楼高,中间有安放佛指舍利的宝塔型建筑,舍利塔前面有一条长达一千五百米的“佛光大道”,两旁用花岗石雕刻巨大的佛像。舍利塔总投资超过五十亿人民币。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属于佛教建筑,功能及设施完善。总建筑面积为76690平方米,其中地上为60225平方米,地下约为16465平方米。工程总高147米,宽54米(裙房底盘宽253米),合十双手的特殊造型,其恢宏的气势不仅传承佛教建筑的特色,更以现代化的技术融合古今中外建筑之精华,例如玻璃帷幕为现代科技的结晶,摩尼珠与莲花台亦蕴含印度传统佛教建筑的风格与精神等等,为佛教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展现新风貌。成为佛指舍利安供养和瞻礼中心和二十一世纪世界佛教文化中心。该工程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耐久性)为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乙类抗震设防。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基础底板为C35,地下室外墙C60,舍利塔主塔体(54mX54m)墙、柱C60,±0.000一6.050夹层楼板、梁C35。外墙防水采用1.5厚弹性水泥基以及2—2.5mm厚聚氨脂防水层。主楼±0.00以下钢筋用量为4580吨,钢结构1850吨,混凝土25600立方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