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和楚国相匹敌,为什么后来楚灭亡,中间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楚国败亡的主要原因是楚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

雄踞南方的楚国,西邻秦东接齐,地位极其重要,是制约齐、秦争雄的关键力量。商於之地六百里,当在今丹水流域一带,是秦、楚相接地段,武关在其中,物产富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秦国准备对齐国发起进攻,但这时正值楚结齐,齐、楚“方欢”、“交善” ,秦惠文王很忧虑,与张仪商量对策。

张仪自告奋勇,前往楚国游说,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为条件,要楚怀王“闭关绝齐”,待楚、齐绝交后,张仪只承认献地六里。楚怀王见受到欺诈,恼怒至极,举兵伐秦,结果惨败,这就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张仪“诈楚”事件。

楚怀王十七年(前312年),楚、秦间的大战全面展开,秦大胜,斩首八万。又攻楚之汉中,取地六百里,仿楚制,亦设置汉中郡。

楚怀王十八年(前311年),秦又攻楚,攻取了召陵,楚国无力还击。 楚怀王三十年(前299年),楚怀王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楚国国势迅速衰弱。

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

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政变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

前223年,秦军大败楚军,俘虏楚君负。项燕扶持的熊启也很快被俘杀,楚国灭亡。

扩展资料:

秦楚之战:

齐魏之战后,秦赵先后进攻魏国,魏国实力大减,从一开始的超级大国变成了战国中的二流国家。此后战国进入了秦齐争霸的新局面。而秦齐争霸的关键在于当时的另一个大国楚国。

楚国虽然是老牌强国,但在春秋末期遭受了吴国的入侵,连国都都未能幸免,后来还是靠着秦国的援助复国。但随着数代楚王的休养,楚国渐渐有了复兴的苗头。战国初期吴起的变法更是让这个古老的国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魏国衰落后,秦齐楚三强并立。剩下的国家为和大国抗衡,选择了合纵抗秦齐楚三强。魏国在纵横家公孙衍的带领下联合其他五国相王以对抗秦齐楚三国。由于各国各怀鬼胎,联军指挥不当,于襄陵被楚国击败。

随后公孙衍选择合纵攻秦,但是遭到惨败。面对大国的步步紧逼,韩魏选择连横秦国对抗齐楚。秦国为瓦解齐楚联盟,派张仪赴楚行离间计。

在张仪许以600里地重利下,楚王同意与齐绝交。在楚王与齐断交后,楚王派使者往秦索地。然而张仪称只许6里地。楚怀王大怒,派大军攻秦。秦国迎战韩国出军援助,两军战于丹阳,秦国再施离间计,使楚军将领互不配合,从而大败楚军,斩首8万。

就在秦楚丹阳之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侯,齐国联合宋国攻魏,形成了以齐宋联军对秦韩魏联军的东线战场。秦韩联军前往魏国与齐军交战,并大败齐宋联军。

此时的楚王先是遭到张仪的欺骗,后又遭到丹阳大败,受到了天下人的耻笑。因此对于这种局面十分不甘,因此在丹阳之战后不久,楚王见秦军赴魏作战后,决定兵行险招,倾全国之兵攻秦。楚王的冒险行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收回了全部失地,而且攻入了秦国军事重地蓝田。

秦国面对此种危局,一方面立即从各地调集军队,另一方面,请韩、魏两国出兵进攻楚国后方。但由于蓝田之战的过程缺乏记载,不知秦楚两方哪方占据优势。

但是由于楚军精锐尽出。韩魏联军攻入楚国,而此时齐国兵败,见楚国国内空虚,主力又深陷蓝田战场,齐国选择了倒戈一击进攻楚国。楚军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危险。楚军只能撤退并向秦国割地求和。

秦楚之战使得楚国军力损失惨重,楚国屈氏一族在楚国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这也是之后屈原遭到冷落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后楚遇秦则必败的恶性循环开始上演。楚国逐渐退出大国的行列,沦为了齐秦争霸的棋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主要就是秦国经过变法强大了,派张仪诈楚,一下子击败了楚国百万大军,占领了楚国西边大片土地,之后白起又打到了楚国都城,秦王嬴政时期楚国已经很弱,楚王不得不逃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失守后项燕也只好自杀了
第2个回答  2019-01-27
秦国和楚国不是匹敌,楚国国力财政至少是秦国的五倍以上。
秦国主要是变法成功了,军力逐渐变强,但依然难以撼动楚国,楚国败于腐败。
试问一个一直厉兵秣马团结一心的秦国,一个贪图安逸自信国土国力最大的楚国,谁胜谁败还用说吗?
以前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是楚国,只是楚国没遇到明君而已。
秦始皇虽然沾了祖辈的光,但秦始皇只用了十年就统一六国,从根本就说明了其它六国的腐败。
项羽标准的楚人,以他的势力,也是最有可能当皇帝的,可是依然被人少兵寡的刘邦给干掉了,可见胜败如否,看的还是一把手的操作。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8
事情是这样的:结局注定了失败
衰弱期:
楚怀王在即位后,开始重用屈原等大臣,针对主要弊政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却引来楚国贵族一致性的反对。日久,难以抵挡反对声浪的楚怀王遂意兴阑珊,变法终告失败。前299年,楚怀王晚年被秦昭襄王骗去秦国,客死咸阳,欲兴兵夺回楚王的楚国军队又为秦将白起击败。楚国国势迅速衰弱。前280年楚顷襄王时代,秦伐楚,楚军败。秦昭襄王诈以公主许配给楚顷襄王,屈原长跪城外力谏不果。前278年,秦军趁顷襄王开城迎亲,长驱直进,攻入楚都郢,屈原投河自尽。
灭亡:
前263年,楚考烈王继位,任用春申君为令尹,春申君派兵助赵国解邯郸之围,又领兵灭鲁国,楚国一度复兴。但前241年,春申君组织东方国家最后一次合纵,但被秦军所败,楚考烈王怕秦国报复,再次迁都至更东面的寿春。前238年,楚考烈王死后,春申君门客李园发动政变杀害春申君,楚国国力更加一蹶不振。秦王政亲政后,知楚将项燕擅战,先遣李信为将,领二十万兵马,欲灭楚,惨败。再遣老将王翦,统秦师六十万,前223年,大败楚军,俘虏楚国国君。到了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国长江以南的广大土地,楚国彻底灭亡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1-10
主要原因如下:
  一、在与楚国的自身君主的原因,因为楚国虽然国力强大但是它的君主除了楚庄王之外其他的都能力平平,甚至有些昏庸至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使楚国长期处于君主昏庸无能,奸臣当道的局面。这就如同一个人拥有着巨大的财富但是不懂得如何去合理的运用,只懂如何去浪费.而秦国却不同了,它历代名君辈出,任用贤能,使原本弱小的秦国迅速的崛起。
  二、秦后来统一之势在即,楚随有能征善战之将也无能为力.但是楚国的国力强大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秦要灭它竟要用60万大军是秦灭六国中用兵最多的。
  三、楚国参与的战争太多了,而且规模太大了,公元前506年可以说是楚国的转折点,柏举之战,吴国军队攻入楚都,大败楚军,幸得秦军营救,可是楚国领土大为减少,淮河以南,合肥以东土地全部被吴国攻破,后来被越国占领。柏举之战后,楚国力量大减,再也无力参加中原大战。到了公元前389年,吴起变法,楚国元气稍有恢复,北并陈、蔡,夺回楚方城已北至黄河一带土地。此次战争规模极大,也引起了秦、齐等诸侯国的注意,在前323年,楚国一举打败魏国占领了8座城池,威慑齐国。前306年,楚越大战,越国被楚国灭亡。还有最致命的,导致楚国灭亡的是前278年,秦将白起在消灭巴蜀两国之后,开始南侵,大举进攻楚国,将鄢郢攻破,楚国500多年的都城就这样被攻破了。
  楚国力量大减,再加上当时楚国君王楚怀王被骗到秦国,人心惶惶。白起运用水攻法,大举攻破郢都,淹死了10万军民,很快,楚国被迫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楚方城以西土地全部被攻破,而此时“祸不单行”楚国内部爆发农民起义,浪费了楚国的时间,也使楚国开始不堪一击。
  不久,楚国又一次被秦军大举攻破,楚方城、湖北全省、贵州全省、湖南全省全部被秦国攻破,楚国大为震惊,赶紧迁都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求避祸。前257年,楚军又再次开动,与魏国、赵国一起,击败秦军。前250年,楚国灭掉了可怜的鲁国。前250——前225年,楚国都没有发生大事。前230,秦灭韩;前229,大败赵军;前228,灭赵;前225,大举破燕;前225,魏国灭亡;前225,楚军大败秦军,7个秦国都尉被杀,楚军大胜;前223,楚国灭亡;前223,燕国灭亡;前223,代国灭亡(赵国公子赵嘉所建立的);前222,秦军灭掉楚国残余势力和韩国残余势力,以及越国残余势力;前221,齐国灭亡,秦国统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