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常说的“衣裳”在古代是两个词,指两种不同的衣服,它们分别指什么?

如题所述

在古代“衣”和“裳”指的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衣服哦~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

在诗经中有“东方未明,颠倒衣裳”,“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到了汉代的时候,人们在正规场合一般会穿深衣。什么是深衣呢?原来深衣就把衣和裳连接了起来。

深衣可是有着严格的规制呢。《礼记》说:“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比如:穿深衣的时候,短不能露出肌肤,长不能披在地上。一般要十二幅布做成,以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袖口必须要圆,领口要方以合“规矩”等等。

总之深衣的构造复杂,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理念,直到清代人们才渐渐弄清深衣的本来面目呢!

同时秦汉时期人们日常穿的服装还有袍服、祥衣、檐褕等等。

起初袍是作为内衣穿在身上的,外面必须要有外衣罩住。到了汉代逐渐演化为外衣成为另一种常见礼服啦。

有研究说,古人服装原本是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

再到后来干脆衣裳上下相通,通体而下不再讲究缝接,这便成了禅衣。

除了这些宽大修长足以蔽体的上衣,汉代人下身穿的有禅、袴、裙等衣服。

以禅为例,有种名叫犊鼻禅的样式,有人认为它就是用一块布缠在腰上的。

《史记》记载,当年司马相如就曾穿着犊鼻祥与菜佣酒保一起劳作混迹于市场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3
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释名》:“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障”是保护的意思,“蔽”有遮羞的意思。由于古代纺织工具简陋,布的幅面很狭,所以一件下裳就得用几块狭幅布横拼起来,样子象一幅腰围。这种古老的服制,直到周代还作为礼服的一部分保留着,在祭祀和朝会时穿着。后来,衣裳泛指衣服。在赣语中还在使用这种称呼。
第2个回答  2019-09-01
原来“衣”一般指上衣,“裳”一般指下衣,就是所谓的“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等等
第3个回答  2019-09-01
同时秦汉时期人们日常穿的服装还有袍服、祥衣、檐褕等等。有研究说,古人服装原本是上衣下裳,后来为了方便,就将衣和裳缝接起来,深衣就是这种样式。
第4个回答  2019-09-01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裳”指下衣,就是常说的“上衣下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