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为什么道光选择咸丰为储?

如题所述

每一个皇帝,都要做下一个决定,而这个决定,又对王朝的命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那就是王储的继承人选。

当道光晚年的时候,他也遇到了这个问题,而摆在他面前的,有四阿哥奕?,六阿哥奕?6?。清朝没有什么一定要立嫡立长的规矩,大多时候,还是能者居之。尤其是道光朝的时候,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威胁以及变化的世界格局,清朝已经处于一个劣势之中,清王朝需要确立一个有魄力的继承人,以便能应付险恶的国际环境。

如果单纯的按照这个标准去选择,道光帝应该是毫无犹豫的选择六阿哥奕?6?。他聪明机警,能力突出,对事情有敏锐的洞察力,而四阿哥就显得比较愚钝,不管是从国家的发展还是国际形势来看,六阿哥都会比四阿哥更撑得住这个场面。后来咸丰即位后,恭亲王的处事能力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这是后话了,暂且先略过不提。

一个以贤来做标准,很明显的对比,出乎意料的是,道光最终还是选择了四阿哥奕?做皇帝,也就是后来的咸丰帝。其实原因很简单,也很现实,六阿哥奕?6?没有四阿哥奕?会卖乖。

在普通人的家庭里,很多时候,最优秀的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地位,也许是比不上最会卖乖的那个孩子的。道光的心理,亦是如此。

刚开始道光对两个皇子犹豫不决的时候,对他们进行测评。先是让他们去狩猎。但是年长的四阿哥却根本不如比自己小的弟弟。他的老师杜受田左思右想,想了一个妙计,让四阿哥根本不狩猎,说是不忍杀之,却掩盖了自己的无能。这番仁义,很是触动崇尚仁孝的道光。四阿哥虽然没有参加狩猎,仍然赢得了好感。

狩猎时六阿哥的勇猛让人刮目相看,但似乎四阿哥的仁义又更胜一筹。道光继续准备下一道试题。他把四阿哥和六阿哥找来,让他们陈述时政,如果论真才实干,四阿哥不是六阿哥的对手。于是他的老师杜受田再次献计,当六阿哥滔滔不绝,引经据典的时候,四阿哥却不发一言,只是默默流泪。因此时的道光病重,四阿哥的这番作态,倒是让道光觉得四阿哥纯孝不已,相比之下,六阿哥就显得没有那么孝顺了。

六阿哥才干远胜于兄长四阿哥,但说起这份卖乖的本事,显然没有兄长强了。

最终,弥留之际,道光将朝政大臣召集到御前,派人取出立储密匣,公布立储密旨。只见上面并排写了两行:“皇六子奕?6?封为亲王;皇四子奕?立为皇太子”,或许是因为心中隐隐的对自己这个决定充满不确定性,他不仅将六阿哥的名字和四阿哥的一起放在立储遗诏上,还将六阿哥被封为亲王的遗嘱写在前面。

只因道光自己心中也明白,论才干,四阿哥远不如六阿哥,他希望即使是四阿哥继位,六阿哥也能尽自己所能,好好的辅佐自己的兄长,只是他没有想到,人性之复杂。他这样的遗诏,让新登基的咸丰(即四阿哥)对自己这个弟弟充满了防范,在后来,甚至下令解除了奕?6?的全部职务——包括军机大臣,并让已经25岁的奕?浠厣鲜榉垦?啊?/p>

当然,奕?6?不会甘于这样平凡,后来咸丰在逃亡中驾崩后,奕?6?和慈禧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掌握了朝中大权,对于清朝的格局,发展,更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依慈禧后面的作为看,这影响也不是什么积极正面的。

若是当初道光遵循本心,依照才能去选择储君,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卖乖表现,或许清朝的后续,也不一样的发展,也未可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