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危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以危机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的就是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左传·襄公》中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居安思危”这句成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成为中国几千年来从政者的警句和座右铭。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危机意识,这个国家迟早会出问题。  话说唐朝有位才华出众的宰相魏征,他为辅佐唐太宗李世民治理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魏征政治管理的核心是“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常常以隋朝灭亡作为教训,规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克终”。他认为自古失国之主、亡国之君,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国家如此,企业何况不是这样呢。  早在1984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当着全体员工的面,将76台带有轻微质量问题的电冰箱当众砸毁,使员工产生了一种危机感与责任感,由此创造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海尔式产品质量和服务,譬如“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卖的不是产品,而是信誉,“真诚到永远”等等。近日又喜获海尔的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更给人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这是海尔集团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市场竞争不相信眼泪,也不怜悯和可怜弱者,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是优胜劣汰,强者为“王”,弱者为“寇”。所以,海尔集团在自我发展和与国外品牌的激烈竞争中,一直不赞成“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因为国外企业进军中国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占领与瓦解你的市场,我们虽然拿到了一些先进技术,但国外并没有把一流的技术真正交给我们,而我们失去的却是许多不该失去的市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海尔集团正是在这种危机意识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轨迹,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企业是这样,那么,作为个人呢?个人如果没有危机意识……。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好,如果一个人连危机意识都没有了,危机便像决堤的黄河水一样席卷而来。在我们现在的处境和环境中,也许倾其一辈子的求索,也不可能和不会有能够达到别人辉煌的地步了。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没有了危机的东西,或是危机已经远离了我们。 我们可以不再去追求那些功名利禄,,我们可以什么事情都不敢兴趣,或者说只想过简单的生活而没有太多的欲望,等等……这很好,但是这并不等于危机已经不与你通行。危机实际上就在时刻左右着你。因为,当你失去了事业上的追求后,还有不少生活上的烦恼在等待着你,在破坏你的好心绪,会使你的心情或沮丧或沉寂或消沉,你甚至不能说危机的洪水来了,很好。因为所有的人,都是为了摆脱某种危机才来与危机抗衡,或是要把危机的危害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是不让危机爆发的。面对危机人们可以有不同的处置方式,面对危机人们的心灵可以得到最大的放大效应,面对危机会让人的本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出来。危机提供了让人们的思想和灵魂暴光的机会。危机感,很强的危机感在时刻左右你的时候不一定是坏事,可是危机感太强也许并不是好事。危机的存在是客观的,而我们超越危机的唯一的可能似乎并不是必须迎面走去,我们也能找到较好的方式,但是,我们却不能对危机的存在视而不见。   我们无法剔除危机不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甚至都不能不接触这个字眼,可是我们能够挽救危机,就象我们必须有一种危机感,知道自己命运其实就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我惧怕的,你同样也会惧怕;我所有的恐怖给你时,你甚至会更加的恐惧。但是,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不就是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危机的旁观者。有了危机的意识,我们至少有了思想的准备,就象我们在得知自己的生命的时限时,我们还能做许多的事情,而这样来看这危机就不会是多么的可怕。同样对于一个民族来讲,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应面对什么样的危机,其实并不是坏事。危机就在一触即发之际,但也能化解。就象当年多喝了点酒的苏共领袖赫鲁晓夫一样,就在那个晚上一场核危机,已经使得白宫紧张了一宿,而所谓的化解仅仅是因为决策者多喝了点酒。于是在天亮的时候,世界依旧是归于安宁。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而人也不是天天走好运的,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有危机意识,也许就是这些存在的危机意识,使我们清醒,也使得我们创造出来了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奇迹。我们是自然界里最伟大的奇迹……     其实你要想的“万一”并不只我说的这几样,所有事你都要有“万一……怎么办”的危机意识,并未雨绸缪,预先准备。尤其关乎前程与一家人生活的事业,更应该有危险意识,随时把“万一”摆在心里。人最怕的就是过安逸的日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4
雪灾让我们学会居安思危   丁刚   无论你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总会感受到气候变化的诡谲莫测,如同最近这场袭击了中国南方的雪灾一样,大自然以声东击西的方式寻找我们的软肋下手。气候变化不仅是我们在今后几年、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要始终面对的问题,更是我们今天早上醒来就要面对的问题。   不久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曾发出这样的警告,“世界正处在巨大灾难的边缘”,“包括纽约、孟买、上海在内的一些沿海城市将被淹没”。潘基文的文的警告有些危言耸听,让我们想起电影《后天》里排山倒海般的巨浪将高楼大厦吞没的恐怖镜头。   好莱坞的科幻片向来都是以危言耸听来吸引眼球的,但潘基文却不是杞人忧天。当大自然的脾气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时,当最先进的仪器、最有经验的科学家也很难估计灾难会以什么形式发生时,危言很可能就是忠告。   没有人事先估计到印度洋大海啸的发生,也没有人估计到卡特里娜飓风的巨大危害,很多人也没有想到,今年的暴风雪会出现在中国的南方而不是北方,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交通、供电问题。对于人类生存了几千年的这个地球,我们知道得还太少。   美国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防灾能力、预警系统十分先进,但面对卡特里娜飓风依然是手足无措,几天之间,一座城市竟被海水淹没,上千人亡;地处北欧的瑞典原本以暴风雪为家常便饭,又有着世界一流的应对机制,但前年的一场暴风雪,却造成了大面积停电,座机、手机全部失灵,40多万户居民陷入黑暗之中。而就在我们应对南方的雪灾时,欧洲多国暴雪成灾,美国中部地区遭到狂风和冰雹的突然袭击,突如其来的大雪使得当地大部分电力设施受损,居民无法取暖,没有照明用电。在中东,许多国家遭遇几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大雪。雪灾也让各国措手不及,即使有抗雪经验的国家也不例外。这再一次告诉我们,人类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仍十分有限。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依然是个小学生,还需要交很多学费。   学者们喜欢使用“不确定性”这个词来描述未来的国际关系,其实,人类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很可能会来自于生态。自然灾害就像一个躲在黑暗中的敌手,用狡黠的目光寻找着复仇的机会,它对人类的出手已经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富有野性。它并不会格外关照中国人,而且它不早不晚,偏偏是在中国的现代化刚刚起步,也正是最需要稳定的时候,猖狂地活动了起来。   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设想,2050年,中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现在起到那时,还有40多年时间,这无疑是生态危机愈加严重的时期,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违反常态的自然灾害,并由此引发许多我们可能会意想不到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过程,会有很多来自环境、生态、社会发展等诸方面的新问题、新考验和新挑战,这场大雪灾又给我们上了一堂居安思危之课。   危言有时会令人恐惧,但它也会让那些富有智慧、奋发向上的人具有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往往是在其变化之后,而不是在变化之前,甚至不是伴随其产生的,只有居安思危的人才最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遭遇灾害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高盛公司的风险分析师李兹伯格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一直试图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但是,风险管理不能完全依靠历史,你必须对前所未有的事件做出假设。”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对自然灾害的应对。我们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我们只能把困难和问题预计得更充分一些,做最坏的打算,制定最详细的预案,以更多的努力来改善生态环境,以更多的努力为应对自然灾害踏踏实实地做好准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