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内幸福感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如题所述

关于国内幸福感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A.60年代早期引进学习西方幸福心理学

B.在70年代后期,涉及幸福感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

C.80年代中期大规模经验研究

D.90年代左右进行本土化研究

答案:BCD

对于人的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在20世纪60年代晚期到80年代中期,成为心理学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探讨更多地来自生活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老年学三个学科领域。由于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加入幸福感研究的行列,幸福感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形式得到了更多的揭示。

应该说,作为社会心理体系一个部分的幸福感,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济因素如就业状况、收入水平等;社会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质量等;人口因素如性别、年龄等;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传统习惯等;心理因素如民族性格、自尊程度、生活态度、个性特征、成就动机等;政治因素如民主权利、参与机会等。

还有一种因素,是我们无法忽视的,就是遗传因素。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许多科学研究者近年来对幸福感的研究很是热衷,幸福感是一个很庞大的概念,或者说比较宏观,不是实打实的某种物质或者某种症状。科学家们对幸福感的研究,一般会抓住某一项进行研究,例如抑郁症,或者神经敏感症,等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正常人对于幸福感的体验。即便是这样,之前对抑郁症和神经过敏症相关的遗传变异研究,由于样本量不足等原因而没有得到确切的结果。主观上的幸福感是与这两种症状存在遗传关联的一种表型性状,还不曾用基因组的数据研究过。

2016年在世界顶级科学杂志《Nature Genetics》上曾经发表过一项研究,该研究是由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多家大学和研究机构共同合作,从人全基因组的角度进行分析,来探究与幸福感相关联的基因。通过检测和分析与幸福感相关联的基因,以及抑郁症患者、神经过敏症患者基因,分别鉴定与主管幸福感关联,以及与抑郁症和神经过敏症关联的基因位点,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关联关系。

从试验者的基因检测结果中,发现了多个可信的与主观幸福感、抑郁症和神经过敏症相关的位点。首先,本研究的样本量很大,比之前研究的分析结果相比统计效力更高。基因检测(GWAS方法)发现了3个与主观幸福感相关,2个与抑郁症相关,11个与神经过敏症相关的基因位点,支持了GWAS能够成功地在足够大的样本中发现多基因性状的遗传关联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其中发现了两个相关的倒位多态性位点,此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假设,染色体的倒立可能会直接影响人的幸福感的主观感受。

其次,研究者分析了所研究的3个性状之间的强遗传重叠关系,又新发现了2个与神经过敏症关联,以及2个与抑郁症和神经过敏症共同关联的位点。通过准重复检验表明,在研究中同时选择遗传上有重叠的不用表型性状可以提高GWAS结果的可靠性。

此研究证明人的幸福感有一大部分原因来自于遗传,也就是基因,在精准医疗被大力倡导的今天,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够通过改变人的某一个基因位点,消除人的病痛或其他不良情绪,这一天还很遥远,但我们在一步步的靠近,就有希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1

一,原题解释:
[多选题]关于国内幸福感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
A.60年代早期引进学习西方幸福心理学
B.在70年代后期,涉及幸福感生活质量方面的研究
C.80年代中期大规模经验研究
D.90年代左右进行本土化研究
答案:B,C,D


二,幸福感
1. 幸福感的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主要强调以积极情感占主要优势,对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性感知。虽然国内学者对幸福感的界定各自不同,但都根植于主观幸福感研究的较多,也有对心理幸福感及二者综合的研究。


2.幸福感研究的群体
国内最开始主要局限于老年人群体的幸福感研究上,后来也不断扩展到企业员工、教师、学生等不同行业群体的研究上。
3.幸福感的研究
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国内幸福感研究开始真正起步,而且从单一地引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理念,到21世纪初学者们围绕瑞夫的心理幸福感概念展开本土化研究,幸福感的研究因此备受瞩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