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政务公开的外在原因
1、政府部门及领导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公开内容的表层化。
我市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范畴部门共70
个,包括50个市直部门、15个乡(镇)、3个办事处、2个开发区。把部门分成市直、乡镇办两部分,把信息分为主动公开信息和依申请公开信息两大部分。市直部门主动公开信息10大类,乡镇办主动公开信息7大类。从这两年公开的情况看,政策法规类信息占30.5%,规划计划类占信息6%,业务管理类信息占11%,动态类信息占16%。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政策法规类信息占全部信息比重近三分之一,由于这类信息在上级网站大部分可以查到,我们把它归类为表层信息,而公众最想知道的本级政府的意图和指导思想类信息仅占6%,公众急需了解的具体实施意见和措施大小40类信息只占11%。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可能与
政府和领导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关。
探究思想根源,不外乎“三怕"思想在做
怪:一怕麻烦,不想公开;二怕担责,不愿公开;三怕失利,不敢公开。具体体现在:第一、个别部门及领导服务观念淡薄,公开怕麻烦,不想公开。领导者的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年代,习惯于对政府
信息的掌控,愿以“父母官”自居,认为政府信息自然是就由政府掌握就行了,没有必要什么都向外公布。如把这些信息梳理、发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信息公开了,公众知道了,弄不好会引来诸如
上访会造成社会不稳定等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及领导会编出各种借口
不向公众公开政府信息。2010年7月,某企业职工吕某,到某部门申请政府信息,要求出具书面答复,工作人员只给予口头答而不肯出具书面文书,后经主管部门协调,才出具了书面答复,而书面答复与其09:54
. ∞ 40
。百度
与工作人员并无利益关系,仅是服务观念
淡薄,怕麻烦所致。第二、部门领导责任
意识不强,公开怕担责任,不愿意公开。
推行信息公开,部门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他不但有责任把信息公布开来,更有责任
界定信息的涉密与否,而对信息密级的确
定是要参照一定的标准和法律依据的,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泄密。而信息公开要求
又是软约束,仅仅是号召,做为部门不公
开责任会小些,一旦公开了,反而要承担
一定的法律责任,这是一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所以宁可不公开也不愿承担看似不必要的责任。第三、公开了会失去某些优势和利益,不敢公开。政府部门掌握信息,就拥有了信息掌控权,信息优势代表着一定的权利,致使本应公开的政府信息私有化,封闭信息有助于掩饰某些既得利益,由于受利益驱使,致使部门及领导不愿把这些政府信息进行公开。由于政府部门及
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重视程度不够,致使
公开的政府信息停在表层阶段,上级业务
主管部门公开了什么,我也跟着公开什么,公众都知道的,我就拿出来公开它,造成大量信息与上级政府的门户网站重
复,这些“不洗脸"的政府信息,没有针对性,失去时效性,不具备指导性,只能是空耗人力、物力和精力。
2、行政部门以涉密为籍口,致使网站
公开形式化。2009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联合发布了第七届
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x市政府门户网站“数字*排名第x位,是我省唯一入迭前100名的县政府网站。我市门户网站历经数次大型改版升级,影响日益扩大,建立政务公开专栏28个,发布政府信息2613条,公开专栏的点击次数达30多万次,日点击逾千次。看到这组数宇,应该很是振兴人心,可留心细查,我们不难发现,涉及与公众相关的扶贫优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粮食直补、小车油补等信息少之又少,网站更多的是一作为实施政府信息公开的政府门户网站,本应是信息发布的载体,信息服务的平台,信息交互的窗口,信息沟通的桥梁。而现实中政府门户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现成的法规、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只重视网页宣传的静态功能,对于反映政府部门计划、办法、结果等信息缺少动态反应,信 息内容不全面、更新不及时。我市虽在此项工作中走在前列,但仅能做到每年更新一些动态类的信息2次,不过这些信息少之又少,不是政府各部门没有产生新信息,而是政府部门总是以涉密为由,不把公众特别关注的信息编辑上传,致使网站公开形式化,是走过场,应付检查。2008年我市上传信息2390条,2009年上传2613条,一年中70个部门仅增加223条政府信息,便可窥豹一斑。
3、信息公开管理部门的杈威弱势,形成公开功能瓶劲化。
负责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职能部门,本应属行政部门,代表政府行使职能,具有相对的行政权力。而受种种体制的制约,根本达不到这个标准。我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是由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
来主抓,在政务大厅加挂政务公开办公室的牌子,两块牌子一个机构。t政务大厅管理办公室属本级承认的正科级事业单位,无执法权,无监督权,只有组织协调的职能。而需要公开政府信息的绝大多数为市政府正科级行政部门,还有“三权”在上的部门。事业单位来协调行政机关的事,心有余而力不足,位卑而职低,根本不可能对信息公开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管。
这种管理体制的不顺畅,监管权威不
到位,导致各部门对信息公开的内容自行
设定,避实就虚,敷衍了事,表面看门户
网站上大量公开了政府信息,深窥网站的
内容和程序却 是千篇一律,单向流动,公众只能被动接受,失去政府信息本该有的咨询功能、指导功能和答复功能。实则是行政机关的不做为所致,行政机关不做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13
1、政务公开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促进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2、政务公开是我们党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措施。3、政务公开顺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4、政务公开适应了发展人民民主的要求,推动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务公开是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性工作。 5、政务公开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政务公开为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促进了领导干部作风转变。 6、政务公开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政府的行政行为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从源头上拓展防治腐败工作领域,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消除腐败赖以生存的环境。
第2个回答  2022-12-11
政务公开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应该知晓政府的这些决策过程和结果,这是体现阳光政府,也是广大人民的普遍要求。
第3个回答  2022-12-12
必须接受媒体和人民的监督,防止系统性的腐败,若政务不公开办事难效率就更不用说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