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的级别怎么划分的

如题所述

按排水量来划分,从大到小依次:航空母舰、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登陆舰。一般把排水量为500吨以上的水面舰只称为舰,而把排水量为500吨以下的水面舰只称为艇。

1、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依舰载机的情况分为专用和多用途的航空母舰。专用航空母舰可分为攻击型航空母舰、反潜航空母舰(或直升机母舰)。攻击型航空母舰主要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反潜航空母舰载有反潜直升机。多用途航空母舰既载有直升机,又载有战斗机和攻击机。

2、战列舰(比巡洋舰更大)

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一直是各主要海权国家的主力舰种之一,因此在过去又曾经一度被称为主力舰,但由于近代以来战列舰的战略地位被航空母舰和弹道导弹潜艇所取代再也不是舰队中的主力。

3、巡洋舰(7000~14000吨)

巡洋舰具有多种作战能力,是海军在远洋作战的主要舰种之一。现代巡洋舰按排水量的不同,分为轻型导弹巡洋舰和重型导弹巡洋;按动力装置分为常规动力巡洋舰和核动力巡洋舰。

4、驱逐舰(3000~7000吨以上)

驱逐舰是以导弹、鱼雷、舰炮为主要武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战斗舰只,是海军舰队编成中的重要舰种之一。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分类方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驱逐舰的主要武器为火炮,满载排水量大都在1000~1300吨,所以当时没有严格的分类。

5、护卫舰(500吨~3000吨)

护卫舰是一种以水中武器、舰炮、导弹为主要武器的轻型军舰,用于执行护航、反潜、警戒等战斗性任务。目前护卫舰按排水量的大小可分为中型护卫舰(1000~3000吨)和小型护卫舰(600~1000吨)两种,按使命可分为反潜型、对空型和对海型三种。

6、扫雷舰(500吨-1000吨,500吨以下为扫雷艇)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把扫雷舰艇划分为舰队扫雷舰、基地扫雷舰和扫雷艇三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新型水雷的出现,扫雷舰艇的吨位也随之增大,于是人们把扫雷舰艇按排水量分为:大型远洋舰队扫雷舰、中型沿海扫雷舰、小型港湾江河扫雷艇和艇具合一扫雷艇等四类。

7、登陆舰(500吨-10000吨,500吨以下为登陆艇)

登陆舰艇是指在实施登陆作战时,负责将登陆兵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迅速输送到登陆地点以保障登陆作战成功的舰艇。按登陆方式可分为登陆舰艇和两栖舰艇。登陆舰艇一般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目前,小型登陆艇正向着气垫艇的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