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部湾港的钦州港

如题所述

钦州港位于北部湾湾顶的钦州湾内,三面环陆,南面向海,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发达,是我国西南主要出海通道中陆路运输距离最短的出海口。这里建港条件优越,后方陆域广阔,建港成本低,是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规划的中国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是国家重要港口,《广西南北钦防经济区域发展规划纲要》定位为广西临海工业港。
2008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钦州港设立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钦州保税港区。至此,钦州港成为中国西部沿海唯一的保税港区。 钦州港具备建设多功能的以货物、工业港为主的国际贸易深水港口的优良条件。国家的第六个保税港。
(一) 建港条件优越
钦州港三面环陆,南面向海,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水深,港池宽,潮差大,回淤少,后方陆域广阔。钦州港规划码头岸线长86.08公里,其中深水岸线长54.49公里,可建1~30万吨级深水泊位约200个,可形成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钦州湾为典型的溺谷型海湾,由内湾和外湾组成,内湾沿岸为低山丘陵环绕,湾口向南。内湾水域宽达3km,水深为-15~28m,外湾水域呈喇叭形展布,形成东、中、西三条水道。
(二) 区位优势突出
钦州港位于广西沿海地区中心位置,地处东南亚与中国大西南两个辐射扇面中心,是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连结部。钦州港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作用,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桥头堡”的战略地位,是广西沿海的交通枢纽,是中国西南物资的主要出海口,是西南省区走向东盟和世界的门户,区位优势非常突出。
(三) 经济腹地广阔
钦州港的经济腹地为南昆线、黔桂线、昆贵线、湘桂沿线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湖南枝柳沿线地区。腹地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发展潜力巨大。
(四) 交通便捷发达
广西桂海高速公路、南昆铁路、黎钦铁路构造了钦州港四通八达、立体、快捷的运输网络。西南货物由昆明经钦州出海仅900多公里,铁路运距比防城港短约25公里,比北海港短约80公里,比湛江港分别短约136公里(走黔贵线)、294公里(走南昆线),比广州港分别短约517公里(走黔贵线)、667公里(走南昆线)。航空港可利用南宁、北海机场,高速公路里程均约100公里,十分便利。
(五) 土地资源丰富
港区后方可利用发展临港工业、物流业等产业的低丘荒地达600平方公里,农田少,地基承载力好,容易平整,开发成本低,是大港口、大工业建设的天然场址。
(六) 淡水资源充裕
2004年港口的对坎龙水库和金窝水库日供水量5.5×104m³,2005年将扩容达到日供水量20×104m³,2006年将达55×104m³以上,“十一五”期间通过郁江调水扩容至日供水量达120×104m³以上,为港口和临港工业发展提供充裕水源。
(七) 电力资源充足
钦州港已建成220、110KAV变电站各一座,拟建500KAV变电站一座。布局在钦州港的钦州燃煤电厂已动工建设,一期工程2×60万KW机组计划于2007年9月发电,二期工程2×60万KW计划于2008年6月发电,三期工程扩建后发电能力达420万KW,将为港口、临港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廉价、充沛的电力资源。
(八) 临港工业初具规模
大型石化、能源、造纸、冶金、粮油加工项目落户钦州港,五大工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逐步为港口提供巨大的工业物流。 钦州港始建于1992年8月。1994年1月2个万吨级起步泊位投入使用,1997年6月钦州港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从1995年来,在党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钦州港走:“政府主导,社会共建,市场运作,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建港路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2007年钦州港已形成公用码头和工业码头共同发展的局面。2007年9月,港口设计年吞吐能力达2296万吨,完成货物吞吐量806.8万吨,同比增长50.2%。随着港口集疏运条件的逐步完善,港口货物吞吐量将快速增长。
码头
建成投产泊位2007年9月底,钦州港有市港口集团、中石化、广明、国星、广西东油、中山港务等码头经营及仓储企业32家,建成投产的件杂货、散货、油气、滚装、集装箱功能等公用、工业泊位共39个,其中7万吨级2个,5万吨级5个,3万吨级1个,1万吨级3个, 1000~5000吨级16个,1000吨级以下12个,港口年设计吞吐能力2296万吨。
在建泊位在建的有市港口集团、中油等公用、工业泊位共13个,功能为散杂货、油气、件杂货、集装箱等,其中10万吨级有4个,5万吨级有1个,1000~5000吨级有7个,500吨泊位1个,预计2007年底,有关泊位建成投资后,设计年吞吐能力2409万吨。
仓储
现有仓储企业10家,已建成投入使用仓库13.8×104m²,堆场62×104m²,各种储罐72×104m³,其中植物油储罐7.1×104m³,散装沥青储罐2.8×104m³,成品油储罐38.8×104m³,液化气储罐9.9×104m³,食糖储备仓8.8×104m²。港口仓储业经营范围涉及粮食加工配送、沥青加工配送、油气配送运输、食品油配送、食糖储备配送等。
航道
船舶进出钦州港主要利用钦州港东,西两水道。
万吨级西航道,底宽95~110m,设计通航水深9.6m,底标高为-6.6m,至勒沟作业区航道全长24.4km。
3万吨级东航道,该航道连贯11个作业区,航道全长33.7km。设计底宽110~120m,设计通航水12.3m,底标高为8.9m。
10万吨级航道于2004年2月21日开工建设,其走向基本和3万吨级航道一致,长30.7公里,连贯可建10万吨级以上泊位的8个作业区,设计水深16.65米,设计底标高13米。 铁路:港内勒沟专用线、鹰岭专用线经钦港线可通过南防线、钦北线、黎钦线等铁路与南昆、黔桂等全国铁路联网。
公路:贵阳、重庆、成都、昆明和长沙等至钦州港的高速公路、高等级干线公路均已贯通。
航空:南宁和北海机场距钦州港高速公路里程均约100公里。
海运:钦州港可与世界各港口通航,已经与50多个国家、地区的港口建立贸易往来。
口岸服务
1997年6月,钦州港作为国家一类口岸正式对外开放。为港口涉外服务的海关、检验检疫、海事、边检、边防等配套齐全,通关快速,服务优良。
此外,船舶代理、外轮理货、引航、船舶拖带、船舶供应、通讯、金融、保险等方面均已形成优质的服务体系。 随着港口开发建设的不断加快,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钦州港,大型临港工业初显规模,较大的工业项目有:
中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年炼化项目:项目于2006年12月30日启动奠基。项目总投资153亿元,计划于2008年投产。该项目是截止至2006年来广西最大投资项目。年产30万吨浆、60万吨高档纸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已动工建设。项目(共三期)总投资410亿元。
钦州燃煤电厂项目:一期工程2×60万KW机组已于2007年3月12日试产发电,7月5日正式投产,第2台机组将于2007年10月并网发电。二期工程2×60KW计划于2008年6月发电,三期工程扩建后发电能力达420万KW。
广西东油项目:一期工程生产规模为年加工100万吨重质原油,已投产。
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一期年产10万吨酒精,2万吨变性淀粉、2万吨CO2产品,于2005年2月份试投产;二期生产酒精50万吨,变性淀粉10万吨,CO2产品10万吨。
大洋8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于2005年6月份投产。
华港6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2005年9月已动工建设,计划2008年投产。
200万吨特殊钢厂项目正在申报国家核准。200万吨沥青、250万吨磷化工等工业项目正在抓紧筹建。这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钦州港临港工业的总产值将达一千亿元,形成港口吞吐量6000万吨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