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究“过午不食”,究竟什么是“过午不食”?有什么科学依据吗?

如题所述

一日三餐在古代有着象征意义,早餐为天食,人要遵从天意,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好;午餐是人食,人们日出而作,中午时体力耗散,吃饭是符合自然定律的;晚餐为鬼食,阴气渐盛,阳气较弱,日出而息,既没有必要吃,也不能和鬼抢食。

自宋朝以后,人均寿命持续下降,宋金时期只有41岁,清朝更低至31岁。而一日三餐的起源,正是在宋朝。尽管寿命和的因素都有关系,可饮食习惯的改变,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而她的老同学从事媒体工作,平时工作压力就很大,对能量以及营养的需求会更高,就不适合过午不食,至少会影响到肠胃功能。

刘女士坚持过午不食已经有七八年了,作为一个艺术工作者,对自己的身材要求自然非常严格,过午不食就是刘女士保持身材的有效方法。七八年来,刘女士最大的收获就是身材苗条,皮肤年轻,让身边人羡慕不已,也一直把过午不食的经验发给身边想要减肥的女性朋友。其中有一位从事媒体工作的老同学,就效仿了刘女士的做法,一年不到,就因为胃痛而入院了。

过午不食是一种因人而异的减肥或养生方法,像刘女士这样每天工作轻松,日常对能量需求不大的人,逐渐养成过午不食,确实是有好处的,在做到均衡饮食的情况下,副作用几乎没有。故而,从秦汉时期开始,不吃晚餐就是固定的习俗。起源于迷信,但并非没有合理性依据,至少它和人的寿命会有一定的关系。历史学家们考证过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其中秦汉时期人的平均寿命是49岁,属于封建社会人均寿命最高的朝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21
过午不食是指,过了中午吃饭的时间,就不要再吃太多的饭了;这句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在过了饭点之后还吃太多的饭,会造成肠胃负担,导致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21-11-21
就是过了中午的时间不再吃饭。没有科学依据,古代人觉得过了中午不吃饭可以对身体好。
第3个回答  2021-11-28

午:《说文解字》用以纪时,即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13时),泛指白天或夜晚中间时段。即,午夜间也是为“午”。所以,这个“过午”也作零时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