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9-06-11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是一个普通的常识。我们要说给别人听,首先就得自己有。别小看了演讲时的几分钟,论辩时的几句话,就这几分钟、这几句话,需要我们有丰厚的知识积累。我们有些同学有这样一个好习惯:准备一个小本子,把每天从报纸、杂志、课文中看到的观点、方法,好的词、句子都记录下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看看,天长日久,就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见解,也有了自己的词汇库。说起话来也就头头是道,也不觉得没词儿可说了,甚至常常能妙语惊人,这就是积累的结果。
第2个回答 2019-06-11
让孩子学会朗读和背诵,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而背诵,并不仅仅要求把某篇演讲词、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既要背还要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第3个回答 2019-06-11
增强他的表述能力,有的时候,是孩子经常不说话,导致他的语言组织能力也下降了。在家里可以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并让孩子对故事进行复述,让他大声说出来。从而进行口才的锻炼,逐渐增强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第4个回答 2019-06-11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别人交流,特别是与有思想、语言表达熟练的人交流,久了自然会受到对方潜在的感染;还有,要有内容可说,良好的口才和渊博的知识是必然分不开的。所以,练就好口才的前提是要培养孩子广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