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为何整个日本武士阶层都不怕死呢?

如题所述

优美的富士山下,隐藏着喷涌的岩浆。美丽的北海道沿岸,处在太平洋地震带范围。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相对于其他大中华文化圈里的东亚各国,千百年来“独悬海外”的日本民族,形成了其积极中带着忧郁,从容里蕴含极端的特殊民族气质。

“向死而生”的武士道精神,就是这种特殊民族气质的突出表现,而

武士道精神之中对于名誉的重视,和对于死亡近乎于追求的执着,则是武士道精神的核心。


然而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和流传,都有其特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推动,日本武士道精神中轻生死重名誉的价值观念,也是在古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起源,武士兴起发展的历史,就是士兵从国家的保卫者转向家族私兵的过程

中国古代诗人李白在《侠客行》中曾写出这句十分荡气回肠的诗文: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日本武士道精神在现代人的眼中,似乎也具有这种极度浪漫的诗人气息。然而实际上,诗毕竟只是艺术作品,包含着诗人的寄托与想象,武士道精神也是如此

。现代人眼中的武士道精神,不过是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岁月之后,从历史的只字片语之中拾起,再加以现代人个体的想象,升华而成的一种向往。


真正的武士道精神,非但谈不上任何浪漫,反而隐藏着人作为独立个体的悲哀。

正如前文中所说的日本民族的整体气质,看似的积极之中,带着无可奈何的悲哀,从容赴死的选择下,

体现的是没有退路的极端情绪。

正如同日本武士道经典《叶隐》之中的那句话:

“所谓武士道,即死而已。”

武士首先还是人,是人就有求生的欲望,这世间也很少有一种精神是鼓励人“去死”,而且还能源远流长,深入到一个民族的血液里的。

这里的“即死而已”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无奈。


从日本武士道的起源来看,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治背景下的日本,其形成与发展,实质上类似于中国汉朝时期大一统王朝的瓦解和门阀制度的兴起。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武士道精神繁荣的中世纪,正是日本战乱不止,大名们混战不休的战国年代。

换句话说,在以天皇为代表的日本中央集权逐渐瓦解以后,生活在底层的日本百姓和小贵族,为了在战乱的年代里存活下去,不得不向大贵族们投靠效忠。武士的起源实质,是士兵从国家的保卫者转向家族私兵的过程。


藤原氏

所以说,武士道精神的兴起,其实是在日本大一统的天皇统治瓦解后,位于上层的大名们,和位于下层的武士阶层之间,形成的一个约定俗称的契约,即大名为武士提供地位和土地等赖以生存的资源,而武士则为大名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种契约因为没有法律的效力,只是道德和人格上的约束,上位者为了武士们的忠诚,只能不断推动强化武士道精神里的名誉观念,借以绑定武士们。


重名誉轻生死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的形成,是作为上位者的大名们为了保障武士的忠诚,推动形成的武士阶层的划分标志

如果说日本武士道精神之中重视名誉胜过生命的名誉观,只是一种武士阶层与上位者的契约的话,那么在面临真正生死抉择的时候,是什么支撑着武士们不会“违约”呢?是武士们本身的道德高尚吗?

是,也不是。

武士阶层跟日本社会的任何一个阶层一样,划分的依据是个人的武力和地位,而不是道德。武士阶层之中固然有真正的珍惜自己名誉胜过生命的人,也一样有面对生死抉择时贪生怕死的人,所以单纯的道德,不足以构成武士阶层整体对名誉观念的看重。



马克思曾经在《资本论》之中说: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武士道精神之中重名誉轻生死的价值选择,其实是武士阶级本身的利益所在。

日本毫无疑问的也是大中华文化圈的一部分,其起源哲学深受孔孟之道的影响,“仁义礼智信”和“忠君”的思想深入人心。在这一现实之下,那些以家族为核心崛起的大名们,本身就是天皇的“叛逆”,自然不可能宣扬大一统的忠君,或者说“忠于国”的思想,转而强调“忠于小家”,忠于自身的报恩思想。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名们为武士提供生活所需和稳定的家庭环境,而武士们则出于“报恩”的思想,忠诚于大名,强调的不是国与家,而是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