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一般是怎样的过程?

如题所述

心理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当事人求助问题的相关资料

(一)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有效咨询的基本条件,就是咨询员必须与当事人有良好的咨询关系。所谓良好的咨询关系,是指咨询员以同理、一致、真诚、关爱与支持的态度,让当事人觉得被了解、重视、关心,因而信任咨询员,愿意开放经验,与咨询员一起探索问题。目前大多数的咨询学派认为咨询关系会影响咨询效果,因为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咨询只能停留在表面信息的交换而已。

目前一些非专业人土对咨询的一些误解,是因为不知道咨询效果需要依赖咨询关系。他们认为:

1、咨询可以立即让当事人产生改变。

2、只要咨询员与当事人谈过,就必须产生效果,否则就是咨询员无能

3、咨询是一问一答的过程,所以咨询员可以很快地了解当事人的问题,并且分析原因协助当事人了解。

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他们误以为咨询一开始,就必须立即解决当事人的问题。他们不知道,不管咨询员有多大能耐,除非当事人愿意,否则咨询员无法进人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更无法引领当事人觉察未知的感觉与想法。所以,咨询第一阶段的目的不是立即协助当事人解决问题,而是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需要多少时间,这个问题因当事人的特质而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没有良好的咨询关系,—定无法产生长久的咨询效果。

(二)收集当事人求助问题的相关资料

在咨询开始,当事人会叙述他的问题,此时,咨询员必须全神贯注聆听当事人的描述,在必要的情况回应当事人,传递他对当事人的了解。为了收集当事人的问题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问题,借以收集当事人的进一步相关资料。

二、深入探讨当事人问题,发掘问题的根源

当咨询进入第二阶段时,咨询员与当事人已有良好的咨询关系,所以咨询员可以引导当事人进入深层的内心世界,探索当事人未觉察的经验。

在这个阶段,咨询员可以从第一阶段收集到的资料,引导当事人深入探索有关的主题.从表面的外显行为追溯到问题的根源。因为不同的咨询员有不同的理论架构,所以探索的方向各不相同。例如,家族理论、完形治疗、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对异常行为的产生各有不同的诠释,探讨的方向自然不同。

三、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与终止咨询:

咨询第三阶段的目的有二:第一,当事人了解问题根源后,必须拟定计划采取行动解决问题。第二,结束两人的咨询关系。

就第一个目标而言,在第二阶段的探讨中,当事人已经明白问题的根源。有些当事人可以从第二阶段探索的顿悟中,直接产生行为上的变化,可是有更多的当事人必须藉由咨询员协助,拟定改变行为的计划,才能从“顿悟”跨越到“行动”,让改变的成果具体呈现在当事人的行为上。

扩展资料:

行为主义的心理咨询是以学习理论和行为疗法理论为依据的心理咨询,认为人的问题行为、症状是由错误的认知与学习所导致的,主张把心理咨询的着眼点放在来访者当前的行为问题上,注重当前某一特殊行为问题的学习和解决、以促进问题行为的改变、消失或新的行为的获得。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但对心理咨询产生较大影响的却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食,这样结合多次后,单独听到铃声狗也会分泌唾液。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引起唾液分泌。

如果形成的条件反射不予强化和保持,就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消退。对于在无意识中的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心理问题、心身障碍等,在咨询时可以使用反条件刺激予以清除和击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7

8.心理咨询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第2个回答  2018-01-23
一般来说,心理咨询师首先要对您的问题有一个初步了解的过程,在了解了您的详细情况后,会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然后做出心理诊断,最后才能针对性地确定咨询方案,心理咨询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动态的过程,有着系统、科学、专业的严格设置。只有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真正为来访者负责,取得显著的疗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03

相信很多糖丸儿都对心理咨询这件事情十分好奇,有的还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有的还在纠结犹豫是否参加咨询,有的在疑惑怎么选择咨询师~今天我们跟随蛤蟆先生的脚步去看看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回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