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12导联?

如题所述

1903年,荷兰生理学家设计出第1台弦线型心电流计。Einthoven提出等边三角学说,规定了I、Ⅱ、Ⅲ三个标准肢体导联,提出了定标电压的重要性,安放电极的要求,心电轴与导联的关系。命名心电图P、Q、R、S、T、U等,为心电图学发展打下基础,开创了临床心电图学。由于他对心电图机的发明和心电图创立和发展所做的巨大贡献,荣获了192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

1932年,美国 Wilson根据 Einthoven方程创立了“零电位中心电端理论”推出单极肢体导联 VL、VR、VF和单极心前导联,即现称的胸导联V1、V2、V3、V4、V5、V6。

 

1942年,Goldberger提出了单极加压肢体导联aVR、aVL、aVF。

1954年,美国心脏学会倡议使用I、Ⅱ、Ⅲ、aVR、aVL、aVF和V1、V2、V3、V4、V5、V6 12导联系统,成为当今国际上公认的心电图基准。以后又向右胸增加V3R~V5R和向左胸增加V7~V9,这就是当今的18导联系统。

 

然而近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五导联”和“八导联”的概念,其实肢体导联有三导联,但是没有五导联,有的话临床上也不叫为五导联,只称做V5导联。通俗的说 ,三导联可以出来三种心电波形 ,五导联可以出来五种心电波形 ,波形越多 ,对病情判断就越全面。“八导联”就是标准12导联简化了4个导联,只保留了左右心上的各一个导联,而省去了其他导联。

 

为什么说十二导联是临床“金标准”呢?首先,十二导联得到全世界医学临床上大面积使用和医生的认可。其次,十二导联针对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分型和心律失常的捕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不仅可以随时检测出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疾病发生情况,还能对梗死部位进行精准定位,及时发现心脏不同部位的缺血情况,进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从而避免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十二导联”在临床运用范围很广,在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亚健康人群中都可以灵活运用。那么专业的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只能在医院临床来使用吗?

在此向您温馨推荐:“Tongloc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护仪”,我们时刻关注您的身心健康!

“Tongloc十二导联动态心电监护仪”由心电数据记录器、心电衣、后台监测APP三个部分组成。拥有设计专利的心电衣面料轻薄柔软,在确保准确数据监测的前提下,兼顾使用者舒适与美观的需求。心电数据记录器小巧便携,可轻松放置于心电衣的收纳口袋中,把对用户日常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Tongloc功能强大!为您提供如:1-3分钟实时监测、1-24小时动态监测、系统智能生成报告、医师在线报告分析、心内科专家在线服务、危急时刻医生电话提醒等多种服务。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团队主导研发“核心T-MHT专利心电算法”让您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医疗级心电监测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心电图通常是由心电导联来记录的。心电导联是指在记录心电图信号时,输入导线与电极放置在机体特定的测试部位(正输入端)、参比部位(负输入端)和接地部位的连接方式。其中若将一个或两个电极与心脏相连,则称为直接导联。若电极远离心脏(超过心脏直径2倍以上)则称为间接导联。当电极(一个或两个)靠近心脏,但并未与心脏直接相连则称为半直接导联。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最多的是标准12导联系统。

其中:

1.标准I,II,III导联是间接的双极导联。I导联是RA(-)(Right Arm(右手负极)至LA(+)(Left Arm)(左手正极),II导联是RA(-)至LF(+)(Left Foot)(左脚正极),III导联是LA(-)至LF(+)。

2.V1-V6单极胸是半直接的单极导联。

3.aVR、aVL、aVF单极加压肢体导联是间接的单极导联。aVR导联是RA(+)至[LA & LF](-),aVL导联是LA(+)至[RA & LF](-),aVF导联是LF(+)至[RA & LA](-)。

标准导联与加压单极导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系列公式表示:

avr + avl + avf  = 0;

avr = (-I + II)/2;

avl = (I - III)/2;

avf = (II + III)/2;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03
你好,12导联是心电图检查的时候,
所用的导联,也就是常用的12导联心电图,是包括6个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肢体导联就是aVR,aVF,aVL,VⅠ,VⅡ,VⅢ导联,胸导联也就是V1,V2,V3,V4,V5,V6导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