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来历。

如题所述

在古时候,小年也叫“交年节”,意为立春前后,年节之交。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如《释名》中说:“灶。造也,创食物也。”《辞海》对“灶君”一词,有这样一段记录:《庄子·达生》灶有髻。司马彪注释:“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灶神的职责就是执掌灶火,管理饮食,后来扩大为考察人间善恶,以降福祸。灶神信仰是民间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13
第2个回答  2019-02-18
小年是因为一个民间传说而来。

民间传说,农历腊月廿三日(或廿四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尊重,于是,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小年,又称祭灶节,并非专指一个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

小年习俗

1、祭灶王

人们在灶王像前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2、扫尘土

过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离春节就剩六、七天了,各家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

3、剪窗花

所有的习俗中,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剪出喜鹊等寓意吉祥、喜庆、财运的图案,不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窗花更多直接买来贴了。

4、贴春联

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

5、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
第3个回答  2019-02-18
小年,是每年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在这一天,传统人家都会在家里祭拜灶神,以祈求平安吉祥。关于小年的由来,主要与民间传说中的灶王爷有关。
传说灶王爷名叫张单,本是民间的一个俊俏公子。张单娶妻后性格大变,成天游手好闲,最后落得个沿街乞讨的下场。一天,张单在乞讨时走到了前妻家中。见到妻子后,张单羞愧难当,一头钻进了灶台被大火烧死。玉帝知道此事后,认为张单知道羞愧,便把他封为了灶神掌管民间,并让他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百姓知道此事后,纷纷在腊月二十三日这天祭拜灶神,希望灶王爷上天后能够多汇报家里的好事,所以民间便有了: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的俗语。
久而久之,腊月二十三日就成了送灶神的日子,也被人们称为小年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