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不该回去认我亲生父母呢?

如题所述

应该按着你自己的心和想法走吧。
很多人都感受不到你的内心。在我看来,取决于你现在的生活以及你去找亲生父母的原因。

一、如果你的养父母对你很好,你被善待,那你要去找亲生父母的事情要和他们好好说,争取他们同意后再去做。要不然你会伤了他们的心。
这种状态下,其实你找到你的亲生父母也会有很多不确定性:他们过得好,你等于是多了2 个至亲。如果他们过得不好,你是不是会承担赡养他们的义务?

二、
如果你在养父母家过得不好,那应该是去找亲生父母的可能性大一些。亲情关爱的缺失,会让你更想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已获得未曾感受到的亲情。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每个人的想法和感受都可能不同。有些人可能非常想了解自己的亲生父母和自己的出生背景,而有些人则可能更愿意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上,而不太在意过去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领养的,他可能会面临一些情感和心理上的挑战,比如好奇、不确定性、孤独感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会考虑去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或者其他亲属,以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了解自己的身世。

三、寻找亲生父母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信息的匮乏、亲生父母不愿意见面、身世的秘密被揭开后带来的情感上的冲击等等。因此,每个人在决定是否要寻找亲生父母时都需要谨慎权衡利弊,并考虑自己的情感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相关机构的帮助,以获得更好的支持和建议。

每年高考都是一个热门话题,或是讨论寒窗苦读金榜题名的“状元”,或是议论本科录取率在40%左右,或是争论新高考改革的利与弊,都引起家长们津津乐道。而有一个话题却让众多家长心中憋屈太久,那就是外语该不该作为高考主考科目,满分150分是不是太多了,现在终于有人为家长呐喊了,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表示,建议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01全国人大代表庹庆明接受采访明确表示:“提议高考外语分值从150分降到100分”。庹庆明作为一名中学校长,他深知外语给学生学习带来的困难,很多学生为了学好英语,大量背诵单词和语法导致外语科目浪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以至于很多学生有偏科现象,尤其在经济落后、教育落后的地方,这种现象尤其明显。而最终的结果是只为了在高考中考取高分,考出高分,上了大学,四年时间很多学生又把英语还给了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大多数学生是学的“哑巴”外语,大多数学生所处的环境和就业规划用不到外语,可谓是外语“用时太多,用处不大”,庹庆明一席话赢得众多家长和学生同感和支持。确实如此,用了十年时间学习外语,可学的是“哑巴”外语,可学习的结果只是为了应试教育的考试,特别是对外语的用处,大部分人是不用外语的吧,所以庹庆明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自然赢得大家支持。02我个人比较赞同庹庆明的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虽然说我的外语成绩从初中到高中甚至到大学一直很不错,高考英语成绩125分,大学英语四六级一次性通过,都考了460分左右。(高考外语不单单是指外语,还包括日语等其他语种)可事实上,不考研的我,毕业直接参加工作,根本就用不到英语啊,而且我的英语成绩虽高,但我完全是“哑巴”英语,认识单词却不会读它,更不能轻松和外国人对话,工作三四年,也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它还给了老师。但是我们要知道,为了考高分,我曾为它奋斗了多少日日夜夜,我记得高中时期每天早自习就是背单词,吃过早饭到班里还是背单词,上完晚自习回到宿舍也会看一遍单词再睡觉,真的是辛苦啊。所以,我是比较赞同庹庆明先生的提议把高考外语分值降到100分,有两点原因。第一点是降低外语分值并不是说它不重要,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学习外语。比如学生语言天赋强,从小立志当外交家,那当然注重外语口语知识学习;比如学生未来有出国打算,那当然也不能放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