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的成就两例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工业革命的成就两例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人们进入蒸汽时代,科学成果主要是发明家的经验积累
科学成果:蒸汽机 珍妮纺纱机 飞梭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第二次工业革命人们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科学成果:发电机 发电厂 内燃机 汽车 飞机 电动机 电灯 电车 电报 电话 电影 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 电梯 电冰箱 洗衣机 电熨斗 吸尘器 化学工业 化工产品 染料化肥 塑料 药品 炸药 人造纤维 传统工业钢铁的发展 炼钢

一、积极意义: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
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
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
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消极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
2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3机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11
一、1765年至1840年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始。
历史意义:使生产力大为提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在工业社会中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19世纪30、40年代,工人运动兴起;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传播到各地,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东方从属于西方,殖民侵略导致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
历史意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形成。

三、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意义: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
第2个回答  2010-11-11
成就
一、生产力的一次巨大飞跃
二、全球交通网及世界市场的形成
三、先进技术的扩散
意义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积极意义:
1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2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对立的两大新兴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势力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而膨胀,逐渐战胜了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为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地位,开始斗争。
3改变了社会生活,城市化兴起。
4民族解放运动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也不断发展。欧洲爆发了三次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渐形成发展。
5工厂制度形成,自由主义经济盛行。
6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改变了世界面貌。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消极影响:
1无产阶级遭受到日益深重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贫困
2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拓展殖民地,奴役当地人民,加剧了当地的贫困落后,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
3机器的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