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污染原因

如题所述

日本核污染原因:2011年发生在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的3·11日本地震,震级达到9.0,为历史第五大地震,此次地震所引发的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多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

1964年东京电力公司决定在福岛修建一所核电站,从1971年往后的8年间先后有6座沸水反应堆投入使用,发电量高达470万千瓦,地震产生的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内涌入大量海水,因此负责冷却核反应堆的供电系统瘫痪,内部4个反应堆的温度不断升高。

在应急工作正在进行时,地震引发的15米高海啸直接冲破了核电站前的防御堤坝,涌入的海水淹没了应急发电机所在的地下室,这直接导致了本来用于给反应堆降温的水泵停止工作,因此12日至15日1号,3号,4号机组燃料厂房发生氢气爆炸,后续注入海水降温以阻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相关影响

影响生物多样性:核废水对水体生物产生严重毒害,影响水体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降低农业生产:核废水对农田造成污染,降低农田的生产能力,并对农作物产生毒害。

核污水排放大海后的净化时间可能需要数年或数千年,具体时间取决于废水中的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浓度。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能仅为几个小时,而另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能长达数千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