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地处中东,超过60%的领土被沙漠所覆盖。再加上它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干旱少雨,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稀缺的国家之一。因此从建国那天起,为了争夺水资源,没少和周边的阿拉伯国家打仗。
为了控制水资源,以色列占领了原本属于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将有着“中东水塔”之称的淡水湖加利利海据为己有,解决了以色列北部的淡水需求。
但和北部温润的气候相比,占以色列绝大部分面积的南部地区,却是没有水源的沙漠地带。可时至今日,以色列不仅解决了全国的淡水供应问题,而且每吨水的售价,还不到五元人民币。
这不禁让人好奇,严重缺水的沙漠之国以色列,是如何实现只有水资源大国才有的供水低廉价格的?
一、中东水塔加利利海。
以色列和叙利亚之所以为戈兰高地争执不下,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水。这里不仅是天然的战略要塞,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是整个中东唯一一处年降水量超过500的地区。除了建国之初以色列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湖加利利海,连约旦河也发源于此。因此当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后,害怕断水的约旦马上成了听话的羔羊。
有着中东水塔之称的加利利海,镶嵌在加里里山和格兰高地之间,低于海平面达213米,也是整个巴勒斯坦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它全长21公里,宽12公里,水深60米左右,总面积170平方公里,承担着以色列近40%的北部城市用水。
二、“北水南调”和海水淡化工程。
为了解决南部地区的缺水问题,以色列建国之初曾采用挖地下水的方式,可很快地下水就面临供应不足。于是以色列政府开始尝试北水南调,将加利利海的水源引流至中部和南部。
从1953年开始,在花费1.7亿美元的财政支出,历经11年之后,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南部地区也用上了加利利海的淡水。
以色列认识到不能只依赖自然淡水资源,可南部地区紧临地中海,取之不尽的海水又不能使用,于是以色列开始研究海水淡化技术。
2001年,以色推行海水淡化计划。短短15年间,分别在哈代拉、索里克、帕尔马欣、阿什杜德、阿什凯隆建起了五座大型海水淡化工厂。另外两家也处于筹备阶段,等待兴建投入使用。
以色列的海水淡化属于先进的逆渗透技术,利用半渗透膜,滤除盐分,让水分子通过,再经过消毒、酸碱调节,就成了可吃用的清洁淡水。逆渗透技术淡化效率高,消耗能源少,而且还能将滤除的盐分制作成食盐再利用,实现一举两得。
海水淡化需要高压处理,属于高耗能产业。为降低成本,以色列的淡化工厂都有独立的发电厂,不仅实现电力自足,多余的电还对外出售。
同时,研发创新和自动化生产,使得海水淡化的成本进一步降低。据透露,日立60万吨淡水的索里克淡化厂,所有员工只有40人。凭借着电力和生产的低成本,以色列淡化每吨淡水的成本低至0.5美金。
三、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长期缺水的状态,使得以色列民众非常注意节水及循环利用。早在1965年,以色列就发明了滴灌技术,不仅大大提升了水的利用效率,有效减少蒸发,还能将肥料直接滴灌到植物根部,避免肥分浪费和流失。
以色列还注重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在盖利莫非歇的大型土豆加工厂,我们看到,清洗土豆的消毒水并不会直接排放,而是在净化池沉淀过滤后,继续用于农作物的灌溉。
对于一些大型的畜牧场也是如此,畜舍冲洗后的污水进入垃圾处理器后,进行水、粪分离,净化后的水再次用于冲洗和植被灌溉。
目前,以色列的污水回收利用率,达到全球第一。每年不仅为当地的农业提供大量灌溉淡水资源,对当地的环境保护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就连联合国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中,都专门提到了以色列在污水回收方面的成就。
为了解决恶劣自然条件带来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以色列人民发挥其聪明才智,在落后的环境下做出了出色的成就。极低的海水淡化成本,不仅使供水价格比一些水资源大国都要低,还成了中东沙漠中的淡水出口及农业生产大国。
一半是沙漠的以色列,几乎不下雨,为何能让一吨淡水仅卖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