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咸丰他误国殃民导致大清江山毁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11-20
咸丰即位后便面临国家内忧外患,封建君主专制到此时已经积聚了两千多年的沉疴,正是内外交困,国势垂危之际。对于这个时期登基的新皇来说,特别需要励精图治、发愤图强。面对困境,任何执政者都会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非常时期只有尽心竭力,力挽狂澜。当然,咸丰皇帝在执政期间也做了一定的贡献。比如:惩治腐败,革新吏治,破格重用汉臣等等。然而,终其十一年的执政,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他最终还是选择做了荒淫误国的昏君。有人称咸丰是“四无皇帝”,即: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也有人说咸丰是“苦命”皇帝。对于“四无”评价,我觉得有点儿的道理,但不全对。而“苦命”二字用在他身上,确实有些牵强。
人逢盛世当然是一件幸事,然而人逢末年,必然要倾力图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所以忧劳未必不是兴国的前兆,逸豫未必不是亡身的警示。拿咸丰与光绪相比,哪方面他都比光绪优越得多。然而,咸丰却仅活了三十一岁。光绪被咸丰的宠妃慈禧处处挟制,甚至左右为难,且被囚禁瀛台十年,以至于只恨自己无力回天,如此还活到三十八岁,而且还是被人毒死,并非“自戕”。试想,以光绪比咸丰,到底谁的“命苦”呢?世上若有咸丰这样的“苦命”人,那么天下便尽是“命苦”的贪官和腐败者了。一个贵为国君大权在握的人,在国势垂危、内外交困的之际,尚且能够做到“淡泊国耻”,不忘秽乱,甚至做到“宁在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地步,可见这种 “苦命”达到了何种境界!又何况他在逃离北京,入驻热河之后还能够做到乐不思蜀,忘尽亡国之恨,继续纵情声色,沉溺于戏曲歌舞呢!
在咸丰荒淫无度、荒芜朝政的日子里,挺身而出的西太后——当时的懿贵人为他立下了汗马功劳。或者说,依赖后宫这位铁腕女人,为他的荒淫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后盾吧!倘若咸丰明白自己误国,何不当初将这个“皇帝”职位让给奕�6�0呢!从咸丰的用人和做人诡秘上来看,他绝对不是无能之辈。他任用了肃顺等一大批有才能的大臣,惩治了朝廷中的贪官,同时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对那拉氏任用汉臣曾国藩攻打太平天国起义军极其赞成。那拉氏的计策也正合他的心意:打赢战争立即削去曾国藩的职位,打输战争,即刻让他脑袋落下,真后顾无忧也……可见说他“无远见”、“无胆识”、“无才能”、“无作为”,有些不属实,他的为人很诡秘,与慈禧一样擅用权术。但缺少意志,心理素质很差,说他是小人得志,鸡犬升天,倒是更为确切。道光皇帝当初选咸丰——奕詝做皇帝时,看中的是他的“德行”,可实际上,咸丰除了会在道光面前假惺惺地装装样子以外,其他方面又何德之有呢?可以说,咸丰只是一个胸无大志,自律不严,平庸消沉的无用男人,是个极不称职的皇帝。
一个男人纵然家有黄金千万,当外贼入侵,家贼难防的时候,绝对不会放松警惕,也不敢享乐浮华,纵情声色了。更不用说去搞N个、甚至N十、N百个小老婆了!所谓“好色自戕”,不过是咸丰堕落的掩拭吧!无论是执政者,还是一个普通人,要想健康地立足于社会,其心理素质必须是过硬的!倘若受不得一点打击便走向堕落,那么这个人还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公民吗?软弱是一个陷井,亦是生命禁区的沼泽!堕落本身就意味着犯罪!倘若一个国君一手搂着美女,一手握着权柄大叫“反腐”,很明显这就不是在“反腐”,而是在杀鸡骇猴,威慑朝廷,排除异己——没有约束才能为所欲为。相对于光绪的被囚,瀛台苦读、发愤图强和卧薪尝胆的励志精神,咸丰的堕落只能无颜面对后世!这样的皇帝,不是傀儡,却胜似傀儡!
咸丰21岁即位,从即位第一天起,便迫不及待地大选秀女。相对于咸丰,奕�6�0却比他更有真才实学,且文武兼备,才华出众,做人也实在。本是做皇帝的最佳人选,可惜道光要的只是表象,却不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慈禧太后是咸丰在第一批选秀中看中的一个秀女,在宫黛三千,美女如云里,慈禧并没有得到咸丰的重视。但是聪明的慈禧很会笼络太监和侍卫,有人给她出主意:皇帝春心荡漾,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早晚还会有临幸到你的一天。满族女人使他厌倦了,你打扮成汉族女子去装点一下另类吧!慈禧在御医的指导下,还学会了一套养颜术,用蛋清敷面——这其实就是最早的面膜吧!又用人奶沐浴,渐渐将皮肤滋养得白细柔嫩。当咸丰醉心于圆明圆,流连于后宫而不愿上朝的时候,慈禧的一身江南风味,便紧紧地吸引住了咸丰的眼睛。一曲江南小调,引得咸丰频频回首。尽管有了最亲密的接触,仍然没有得到咸丰的专宠。
慈禧与咸丰来往亲密之后,即被册封为“兰贵人”,然而她的身后还有丽贵人、婉贵人、伊贵人与她相媲美。另外还有“四常在”委随而来:容常在、鑫常在、明常在、玫常在。然而有这么多的美人侍候,却仍然不能满足咸丰的欲望。渐渐玩腻了满族女子,又打破满汉不通婚的祖制,命人暗中挑选汉族姑娘。在奸佞大臣的帮助下,果然物色了十多名汉族美女,其中备受宠爱的有“四春娘娘”:牡丹春、海棠春、武陵春、杏花春。“咸丰帝终日拥娇爱翠,莺歌燕舞,把圆明园当作了销魂之所,忙得乐不思蜀”(摘自《慈禧太后和她身边的男人们》)。可是这还不够,咸丰又让人帮忙寻来年轻寡妇嬉戏……我们可以想象,在英法入侵、太平天国革命、捻军起义的危机中,咸丰不仅荒芜了政事,而且还深陷于荒淫无度之中。
一个皇帝,一个国家,无论贫穷也罢,软弱也罢、无能也罢,无智也罢!哪怕象崇桢那样煤山吊死,象李煜那样,吟几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也不至于如此的缺失最其码的天良吧?“战士军前半死生”,皇帝宫中无尽兴……试想连囚禁在瀛台的傀儡皇帝光绪都不忘忧国爱民,而咸丰不顾一切窃得了祖宗的江山,拥有了治国大权,又有何理由置国家危亡之不顾呢?何况君主也是立国的形象,以咸丰之颓废堕落,大臣如何不一一效仿?满族贵族如何不以他为先例?而他唯一的儿子——后来的同治皇帝,又如何不孱弱呢?且不言咸丰“命苦”,可叹那些被他玩弄的女子,结局不是比他更凄惨吗?她们不一样都是无辜的生命吗?没有悲天悯人之心,咸丰“德”何在?
圆明园是个四季如春、花团锦簇而又堆金砌玉的地方,亦是帝王纵情淫乐的场所。先前的皇帝只在四月到八月入住一段时间,而咸丰却以颐养为名,违反祖制常年住进去淫乐,后来干脆也不上朝了,就在圆明园里处理政务。咸丰还酷爱听戏,看过名角的表演意犹未尽,居然让太监扮戏,自己亲自导演。可见咸丰斯人也类似于他的后世孙“京师大阿哥” 溥儁一流了。“大阿哥”本是咸丰弟弟的孙子,侄子端郡王载漪的儿子,慈禧想废掉光绪皇帝,立溥儁为皇储。溥儁不仅爱听、爱看、爱唱京戏,而且还会吹奏喇叭、唢呐,玩弄各种乐器。十四岁时进了皇宫,便立即显出“好色”的本性。不仅敢在宫中穿着宫女的大裤衩子乱跑,而且连慈禧身边的宫女都敢招惹,举止轻浮。大阿哥因“庚子国祸”被废,生活放荡,整日花天酒地,混迹妓院、赌场和戏园,结果花光了家业,只好四处流浪,最后因穷困潦倒而死。试想,倘若咸丰被废,是不是也会落得同样的结局呢?或者说,可能比他的孙子辈溥儁还惨!不管怎么说溥儁还活到51岁,比咸丰还多活了20年呢!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着,溥儁没当上傀儡皇帝,也是一大幸事吧!
可见误国误己误人,说到底,堕落腐败能有什么样的好结局呢!
咸丰的昏庸曾经使翰林丁文诚遇到了一次难堪。据说丁文诚被招到圆明园觐见,由于去得早了点,咸丰搂着后妃还没有起床,丁文诚被太监引到偏殿等候,宫女呈上几颗红润通透的水果,放在几案上。水果看上去十分诱人,丁文诚便拿起一个放在嘴里,谁料刚刚吃下就觉得浑身不对劲了。他顺势大喊肚疼,仰在地上打起滚来。太监以为他真的得了什么病,吓得手足无措,只好提前将他送回家中。走到家里,丁文诚一边擦汗,一边庆幸,多亏自己聪明机智,差点在圆明园露了丑!原来那几个看起来十分诱人的水果,其实就是宫中的春药。这事一度传为清末皇宫里的奇闻。
由于咸丰的昏庸堕落,终于将慈禧推上了政治舞台。或者说,是咸丰拱手将权力让给了慈禧。虽然大清朝有后宫不得涉政的祖制,但是咸丰为了自己沉湎于荒淫享乐,发现喜爱读书的慈禧颇有才能,便让慈禧代批奏章。大事他一拖再拖,直到大臣们催促不知多少次方才载决。小事让慈禧——懿贵人批个“已阅”、“再奏”罢了。就是这样,慈禧渐渐被咸丰培养成为一代女政治家,后来就干脆将所有的大权全部交部慈禧处理了。据说后期的咸丰性情变得反复无常,喝醉了酒便拿宫女、太监和妃子们出气,非打即骂,甚至也闹出过人命。等酒醒之后,又对挨打的太监、宫女和妃子们,进行一番忏悔,赔礼道歉,然后再赐给他们钱物重赏。好在懿贵人聪明多变,没有遭受过他的欺侮,何况他还需要她帮助自己处理政务呢!
“不爱江山爱美人”,这种“爱”是纯粹的性交易,算不上爱情。不管咸丰腐败也罢,贪欲也罢,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时候,最其码也应该将权力让给有能力的人去分担吧!然而他最亲近的兄弟奕欣,权力早已被他剥夺得干干净净,只剩下“恭亲王”一个虚职了!正是:我做不好这个皇帝,你也别想插进手来!宁可亡国,也不能让比自己能力强的人上台!真是误国到了极至,转手将大权无条件地交给自己醉心的美人。爱屋及乌到了极点。如若象某些人评价的那样,咸丰“苦命”,一时失意的话,那他总该明白,权力这个东西可不是随意移交的吧?自家兄弟都不舍得,一个妃子凭啥赚这么大便宜呢?反正打算“自戕”了!还有什么好惧怕的呢!世上居然有如此廉价出让权力的人,只凭一频一笑,千娇百媚的一个眼色,床弟之间的几次苟合,便无条件地将一个国家白白赠与了,而且还违背了祖制——后宫不得干政。咸丰之过,何其大也!
慈禧在咸丰需要的时候,确实帮他挑起了执政大梁,才使他得以将全部身心扑在无节制的纵欲之上。然而,在执著无悔,一去不回头的堕落荒淫中,终于耗尽了年轻的生命——31岁的咸丰帝病死在热河。执政仅仅十一年的咸丰,临死又自作聪明地玩弄了一手“托孤”游戏,正象当年他为了登上皇位,算计奕�6�0一样耍了个花招。可惜这次没能算准,反被他醉心的美人识破了,以至于使大清玩弄于慈禧的股掌之上。
1860年,在咸丰的昏庸领导下,大清帝国与英法俄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好色,即是误国之征兆!吴王因西施而亡国,夏桀为千金一笑而丧身,纣王因妲己而毁灭,陈后主金屋藏娇,身死敌手。而在大唐初期,由于唐太宗好色,才出现了后来的武则天称帝,大清朝由于咸丰的好色,以至于国势更加垂危,为后期的慈禧专政铺平了道路。可见君王不检点,才是“后宫涉政”的诱因。“爱屋及屋”也罢,天象预言也罢,总而言之,幻得即是幻失,世上有了男权,也少不了女权与之争锋。倒是男女平等,能者上,庸者下才是明智的治国方略。
第2个回答  2013-11-20
听说他十分好色,性欲方面又很强。
第3个回答  2013-11-20
明知可以阻挡却又不去阻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