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央行贯彻执行货币政策怎样优化辖内信贷机构

如题所述

建议如下:
( 一 ) 重塑新型银政、银企关系,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地方政府要积极支持金融部门维护金融债权,规范企业改制、破产等行为,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要牵头建立担保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等问题。
( 二 )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完善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机制。一是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管理。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根据辖区金融生态环境状况,确定窗口指导的具体实施方式,加大货币政策的宣传和对金融机构的指导力度,及时向金融机构传达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意图,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不断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信贷支持。
( 三 ) 通过加强和改进窗口指导,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四 ) 加快发展金融市场业务,积极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联社加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
( 五 ) 协调好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关系,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有关部门应建立密切的协调和信息通报制度,及时研究分析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定期发布和适时调整相关产业政策,指导社会投资方向。
( 六 ) 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政府部门要树立保护金融债权, 就是保护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的意识,利用行政、法律的力量 , 严格保护金融债权,支持商业银行继续对以各种形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实施金融制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1-28
随着2010年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逐步呈现回升向好走势,反危机的特殊时期宣告结束,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适时退出。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
  这次稳健货币政策实施的国内外环境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由于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危机我国出台了强力的经济刺激措施,投资高位增长、货币信贷供给宽松,加之输入性通胀等因素影响,通胀预期加大,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维护物价稳定的压力巨大。二是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在危机中暴露得更加突出,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更加尖锐,转方式调结构的压力前所未有。面对这样的形势,稳健货币政策不仅要肩负使货币条件回归中性,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合理的货币信贷支持的同时稳定物价的首要使命,还要承担推动经济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经济发展动力的有序转换的重要责任。较之以往的货币政策定位,此次稳健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更加多元化、调控形势更加复杂、调控任务更加繁重、与其他政策的兼容性要求也更高。
  稳健货币政策实施以来,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密集出台,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完善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加强差别化房地产信贷调控,在管理流动性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从2011年1月份金融数据来看,贷款新增、广义货币供应等多项指标均较上年出现了明显回落。但是外汇占款倒逼基础货币的货币供应机制没有改变,发达国家既有宽松政策的取向没有改变,国内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规模、增加盈利的模式没有改变,调节过剩流动性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信贷分布的非均衡性依然十分突出,既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也对银行业整体稳健水平和系统性金融安全产生了负面影响。总量和结构问题相互叠加、互为因果,如何在紧货币、稳物价、促增长的同时,强力推动需求结构转换、产业结构升级和投入结构优化,支持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新轨道,对中央银行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智慧和艺术都是极大的挑战和考验。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