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会影响其货币供应量?

如题所述

中央银行没有储蓄业务,即没有负债业务,中央银行资产业务规模一定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她的资产业务就是发行货币。
商业银行不同,利用自己的负债转换成资产业务,基本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因为她吸收了社会的资产(储蓄转换成资产)货币供应量不变;但是商业银行无节制增加资产业务也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因为贷款会产生派生存款。
举例:商业银行只有100亿元存款,放贷款70亿元,这70亿元理论上讲有60亿元又存入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放款42亿元;42亿元理论上讲有37.8亿元存入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上述所述中60亿元、37.8亿元....属于派生存款);所以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也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据此中央银行总是限制商业银行贷款规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2
根据中央银行资产我债表内各项目的关系:
资产业务:贴现及放款/证券业务/黄金外汇储备/其他资产
负债业务主要包括:流通中的货币\各项存款\和其他负债.
静态:资产=负债+资本;
动态:资产增加,负债和资本必然增加
由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复式记帐的会计原理编制的,因此在任何时点上,中央银行未清偿负债总额与资本总额之和,必然等于其资产的价值。即资产=未清偿负债+资本项目。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进行宏观金融调控。例如,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上的政府债券(通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售出政府债券来实现),将会使商业银行为购进政府债券而压缩其他金融资产,如压缩贷款等,这样就缩小了社会的信用规模。
第2个回答  2019-02-25
答题思路:
1、央行的资产业务包括哪些:主要包括贷款业务,再贴现业务,证券买卖,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等。
2、货币供应量的定义,由哪些因素决定。在课本上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3、央行的资产业务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央行的向商业银行的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证券等资产业务,实质都是央行对外支出货币,从而通过影响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
思路是这样的,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20-02-27
这个问题要说清楚需要花很多时间啊。简单讲一下。
央行的资产方包括“国外净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银行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和其他资产。
央行的负债方包括”现金、准备金、政府存款、债券、其他权益和负债,其中现金+准备金=基础货币。
根据“资产方=负债方”,你会发现,如果负债方其他项目不变,资产方的资产业务规模一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基础货币发生变化。
基础货币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倾向供应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