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国集市的特点及介绍

如果有和其它年代的比对更好,谢谢~

第1个回答  2010-06-26
已经改革开放了,应该很繁荣吧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集市是指在一个指定的地点,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买者和卖者聚集在一起进行商品交易等活动的一个有组织的公共场所⑴。集市贸易,顾名思义,就是在集市上进行的贸易,它是我国商品流通的重要形式之一。集市和集市贸易密不可分,有集市必然有贸易,而有贸易的发展才能导致集市规模的扩大,否则,集市不会长久存在。

我国的集市有多种类型,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各有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亦有所差异。按集市交易的时期,可划分为定期集和不定期集;按集市日贸易的早晚,可划分为早市、午市、夜市;按集市的地理位置,可划分为山乡集市、城市集市和边疆互市等;按集市交易的规模,可划分为大集市和小集市;按集市发展的层次,可划分为乡村集市、市镇集市和城市集市;按集市交易的内容划分,主要有牛市、马市、猪市、柴市、煤市、花市、鸟市、布市、米市、药市、蚕市、桑市、茶市等专业性市场,但大多数集市兼营多种内容,发展为综合型集市。

集市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华北地区称之为“集”,长江流域称之为“市”,华南地区称之为“墟”,西南地区称之为“场”或“街”。从集市贸易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各朝各代集市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中国的集市贸易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日中为市”。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增多,在夏商时期形成了集市贸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加强实力,采取重商的措施,促进了集市贸易的繁荣。到唐宋时期出现了 “会市”、“草市”、“坊市”等不同名称的集市。明清时期,集市贸易进一步发展,几乎每个县都有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集市,综合性的定期集市如庙会、灯会等也丰富了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明清时期集市贸易的另一特点是市镇贸易的繁荣,在江南一些地方,草市、集市的规模扩大,交易频繁,逐步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中心——市镇。中国古代集市从“日中为市”、“会市”、“草市”发展到市镇,虽然名称不同,但却是市场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⑵。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下被迫打开大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下,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开始发展,大量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及一些中国经济作物的大量出口,使近代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集市和集市贸易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首先表现在华北地区集市数量的增长和集市贸易的发展。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相继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中国大批的通商口岸对外开放,到《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开放殆尽,这一方面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另一方面客观上也给沿海和内地一些地区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在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江南地区。但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华北地区集市和市镇数量都有了急剧的增加。以山东为例,据专家调查显示,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初这半个多世纪中,山东省的镇集数(包括县)从2150个增加到7272个,每县平均拥有的镇集数从20.1个增加到68.6个,增长率为241.3%⑶。河北、山西、河南等省也有较大的增长。“从清初至清末,直隶(关内)集市数从1313个增加到1820个”⑷,同时期山西集市场址数也有10%的增幅⑸。而且民国期间三省还出现更大规模的集市增长高潮,以至到1935年,“河南97县共有集镇2243处”⑹。因此,“如果说,明代中期至清代前期是江南市镇勃兴的黄金时代,那么,华北平原的市镇勃兴,则大致上是在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30年代的近半个世纪里”⑺。

其次,近代以来集市贸易主体和贸易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集市的贸易主体为买者和卖者两种,买者即消费者,卖者又可划分为坐贾、行商,或者划分为本地居民和客商。虽然名称不同,但他们尤其是商人们为了谋取利润纷纷来到集市上从事交易。西方列强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向中国倾销商品,用他们的商品来摧毁中国的万里长城,渗透到中国的每个角落,同时从中国掠夺廉价原材料,近代中国农村、市镇的集市贸易一定程度上为西方侵略者提供了方便。因此,在近代中国的集市贸易上又出现了一些受雇于外国资本家、洋行的商铺、货栈或者商贩。他们往来于集市之间,销售西方商品又从中国人的手中收购原材料,有时,还没等农民们把农产品运送到集市,在半路上就被商贩们抢购一空。

贸易主体的变化,必然导致贸易内容的变化。以往交易的内容多是农民手工业者自己生产的产品,属于商品生产的比重较小,然而现在洋货大量充斥其中。如外国的沉香、砂仁、燕窝、玳瑁、洋参、皮货等等,还有直到现在人们都记忆犹新的洋火、洋丁、洋油。与此同时,为适应对外出口的需要,中国农作物商品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在集市贸易上,大量中国的丝茶及土特产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但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农作物的商品化仅仅依靠国外市场是难以维持长久的,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强区域间经济的交流。随着日本、印度丝茶贸易崛起,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国丝茶的出口量就逐渐减少。

第三,近代以来,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建设,使集市的功能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众所周知,集市贸易有调剂余缺,满足人们人常生活的基本功能。每逢集日,人们提起菜篮,带上稍许钱币,来到集市购买自己日常所需。有些卖者在卖掉自己的农副产品后,往往也会购买一些生产资料及生活必需品。通过集市贸易,买卖得以进行,利润得以实现,从而为再生产提供条件以满足消费,如此循环往复,调剂余缺。

在近代以前,在陆路运输中,“华北和其它一些地区的货运主要依靠牛马车、骆驼等”⑻。这种畜运方式运量小,速度慢,极大的影响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也不利于集市商品的集散,使集散货物量小、速度慢,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895年后西方列强纷纷抢夺筑路权,从而促进了近代中国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原来需要一年半载才能运输到的货物现在十天半月就能运输到,从而为远距离贸易打下了基础。这样,交通设施的便利,使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产品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聚集到一些大的集市,又通过集市贸易迅速地运往全国各地,区域之间的差异得以互补,全国范围内的余缺得以调剂,集市的集散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此外,集市上旅馆、茶铺、饭庄等服务设施的增多也是近代集市贸易上的一大亮点。近代时期,集市上各种商铺林立,十分繁华。他们的设立为来往行人尤其是从事长途贸易的商人提供方便,从而赚取利润。对商人们来说,这些服务设施不仅是吃饭、住宿的好地方,也是商人获取贸易行情甚至完成交易的地方。在这里的交易有时可以躲避官府的督察,甚至可以避免上缴一些赋税,这也是这些服务设施繁荣的原因之一。

可见,近代以来,集市和集市贸易都有了相应的变化,集市数量尤其华北地区集市数量有所增加,集市功能更加完备,集市的贸易也更加繁荣。但我们也应认识到,中国疆域广大,地区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等条件的不同,往往导致了各个地区集市和集市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从集市的发展层次来划分,有山乡集市、乡镇集市和城市集市,这本身就使集市发展的不平衡。从横向区域来比较,早在明清时期,华北地区和江南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差异就很明显。近代以后,东部地区对外开埠通商,东部经济发展迅速,西部相对落后,更进一步加深了东西部的差距。因此,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是近代集市和集市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

区域化、专业化集市的大量存在和综合型集市的发展,是近代集市和集市贸易的另一显著特点,这在集市贸易的内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各地区自然资源不同,生产不同的产品,如江南地区盛产水稻,华北地区盛产小麦;苏杭地区丝织业发达、两湖地区茶叶贸易繁盛等等。区域产品的不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本地集市上交易的内容,从而使地区内的贸易体现了一定的地区特色,但地区间分工的不同却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区域化的差异越大越可能促进了地区间贸易的交流,这其中商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建设,他们的身影频繁的来往于各区域集市之间,带走本地的特色资源,带来外地的特色产品。商人们利用价格差异,赚取利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加强了地区间的联系。集市的贸易内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地的资源,外地产品也大量进入,集市贸易增多,集市规模增大,在专业性集市大量存在的同时,一些集市也出现了向综合型集市发展的趋势。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集市和集市贸易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特色。如近代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修建虽然有利于集市功能的发挥,有利于集市贸易的发展,却为西方列强侵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提供了方便。集市上替外国资本家、洋行代理的商铺、货栈、商贩则直接为外国资本服务,但这些不能归结于集市和集市贸易本身存在的问题。应当看到,集市和集市贸易在近代中国的发展是一可喜的现象,其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商品的流通,繁荣我国市场经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