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

如题所述

一、 在激趣中引题

激趣引题是指教师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要求教师一堂课的开头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绪,打动学生的心灵,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切入口。教师简短的导入是为学生自学探究作铺垫,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进入自学探究阶段。目标是挖掘学生心力,发挥其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使其终身受益。学生在自学探究中,能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就会给自学增添无限的乐趣和动力。因此,不必担心学生有没有能力,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重要的是教师相信不相信学生,给不给学生自学探究的权利。能相信学生,也能给权利,学生自学探究水平肯定会迅速提高。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学校四(二)班有男同学32人,女同学24人。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把28个实心球分给男女同学,让他们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可以怎样分?学生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平均分,另种是按男女同学的人数来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哪一种分法更合理, 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探究的问题。


二、在互动中引导

在小学学习环境中,随时随地进行一些提问对话“引导”就能提高学生的集中力,就能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要求和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问式互动活动。如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多百分之几?”或“少几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应用题时: 1.先提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什么方法时,让学生回答用(减法)。2、问:“哪个数比哪个数多或少”?怎样列式?让学生回答大数减小数字。3、再问:“求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谁除以谁?哪个数作除数?这是解决这个应用题关键处。让学生回答就是比后面的数作除数。如“150比130多几分之几?”或“多百分之几?”用130作除数(150-130) ÷130,如“200比250少几分之几?”或“少百分之几?”用250作除数(250-200)÷250。 这样好记忆,也记得牢,学得快,学得好。这是解决关键问题所在,通过引导,学生就能理解和掌握内在的问题。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必须充分重视独立思考。先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他就有话可说,有助于把问题讨论深刻,提高讨论的效率。同时也避免因从众心理,由个别学生的误导性发言而造成群体的认识偏差。因此,在每一次合作交流之前都应该安排独立思考。


三、在探究过程中引导

探究过程应该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探究过程中,教师应该创设具有探索性的教学情境,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学会“尝试一观察一猜想一验证”。

在课始复习了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猜想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本课时教学中,通过实验来组织学生探索,体现探究过程的探索性和开放性。

教学中首先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操作,进行以下实验:

第一步,用小圆珠在数位顺序表中摆一些数(出示数位表)。

第二步,记录圆珠的个数和摆出的数。

第三步,判断能不能被3整除并记录。

然后,把学生实验的结果集中反馈到记录表中(出示记录表)通过具有开放性的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思考、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探究过程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提倡学生独立思考,让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去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在上面的实验过程,运用合作学习的策略,使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在操作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实验结果,为探究提供全面的研究素材。通过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每个学生有发言的机会,从而取长补短,有利于揭示规律。


四、在思维过程中引导

在教学中,让学生动脑思考、分析、理解题意,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如教学“简单应用题”时,让学生们各自找出每个数量名称之间的关系,学生们自己思考,如何得出三个数量关系式。得知:时间、速度、路程三者解答的方法,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得出一些理论知识,有什么条件,没有什么条件,怎样列出未知数的方程式,由单应用题掌握诸多复合应用题方面的知识,对于其它各种类似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在实际生活中才能解决很多问题,尽而使学生大脑思维能力发挥和扩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6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有效的自主探索有两个前提:一是学生能探索。即选择的数学问题要适合学生通过探索去解决,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是学生能够想到的。其二,学生会探索。即探索的思路不是通过教师的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生经过个体或群体的努力,自己想出的。当然,有效的探索并不排拆生生、师生的互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是在教师引领下的生生、师生合作基础上的能探索和会探索。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呢一、创设生活情境,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许多名师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只有当教学触及到学生情感的琴弦,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兴奋起来时,学生才会表现出这种神态。因此,教师积极走进课堂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仔的《教育论》中就已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正如我们不能带领他们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但我们却能把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一、从实际出发
1、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参与学习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教材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体会数学、领悟数学、感受乐趣。如教学《轴对称》一节,我让学生观察我们学校的两幢教学楼(包括门窗)有什么共同特点?并且让学生把教学楼的平面图在纸上画出来,把两楼中间的甬路作为一条直线,让学生沿直线折叠两幢楼房的平面图出现了什么情况?像这样的例子谁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学生们热情激昂:双喜字、飞行的蝴蝶、蜻蜓等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感知对称、欣赏对称,增强了学生们的审美意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进一步探究这种图形的特点。"一切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的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有问题。而学生对这些身边的物体比较熟悉,容易辨别,所以从生活入手,可以使学生很轻松的掌握所学的数学概念。
2、开展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做数学中亲历学习过程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的学习不能光靠背、记进行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因为,通过探索与引导,能在自己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
3、交给孩子学习选择权,唤起自主意识。"选择",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选择机制,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整体素质,也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举一反三的应用能力,从而促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例如在教《9加几》在课堂中让学生借助手中的小棒,说说"9+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学生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打破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想,然后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4、留给孩子质疑的时间,激发孩子合作探究学习的兴趣。疑是追求新知的开始,是创新的萌芽。学生多方面的疑,也许是来自老师教学的"遗漏",也许是学生自读自悟中的"疑惑",也许是教材中的"空白"或"欠缺",不管什么样情形,都是学生内化语言文字过程中的一种自觉思维火花的闪现。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来,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的兴趣。老师应给足学生质疑的时间,及时抓住闪光点,给予鼓励,并组织其析疑、解疑,还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教师在学生质疑解疑中起到"中介作用",引导学生处理疑难问题。浅显的问题问学生自己解答;重点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难点的问题引导帮助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最后教师讲解评价。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5、信息技术为自主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资源媒体,如光盘、磁盘、因特网等,光盘的容量之大,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之相比,网络更是一个信息的海洋,基于网络的学习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能为学习者提供符合人类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按超文本结构组织的大规模知识库与信息库,因而很易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为学习者实现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可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真正达到让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实现自己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甚至创造新知识的理想目标。这种学习方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Internet搜集大量相关课题的学习资料,然后将资料整理好放在局域网中,上课时,对于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这些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最终自主性地解决问题。
二、鼓励交流合作,促进自主学习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还充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地、多角度地、全方位地交流与合作的群言堂,使每一位学生在顺境学习中体验欢乐,在逆境探索中体验成功,拥有主动参与的丰富情感经历。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关注问题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在这节课中,我力求创造出开放型的师生关系,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的生命力得到真实的体现。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提出"如果把圆形的纸四角剪成弧形可能变成一个正方形"。随即又有学生说"在一个长方形里还能剪出一个圆呢,在三角形里也能"。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出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
三、开放思维,留足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终归宿,需要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掌握各种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在灵活运用方法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使能力得到发展。所以,在教学时,多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途径调动眼、口、手、脑、耳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的内化创造条件。
课堂上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去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在创设的研讨、竞争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状态,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不但要在课内激发和维持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更要将课内迸发出的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使其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而使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之中。
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总之,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10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索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兴趣能促进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它是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2、数学活动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实践,要培养小学生自觉地把数学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态度,使数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实践的工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