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究竟是怎样从一代明君跌入万丈深渊的?

如题所述

很多人都觉得玄宗在前期的时候是明君,而在后来却变成了昏君。其实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就明君和昏君来说,是没有一个具体界限的,所以我们不能通过一些事的表现去随意评价他们。

唐玄宗的一生

他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孙子,同时也是唐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他在位的时候是唐朝全盛的时期,正是因为他的执政才使得唐朝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造诣等再度出现了极度繁荣的状态。他在前期的时候,设计诛杀了不可一世的韦后,也铲除了韦后身后的大集团、大势力,后来随着李旦的禅位,使得他登基成为了万人敬仰的皇帝。在成为了皇帝后,他便励精图治,想要将自己的王朝,自己的国家再度开辟一个新的盛世,一个新的时代。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严于律己、勤政爱民,任用贤臣和能人,排斥小人和奸邪,慢慢的便使得他的国家开始从最初量的积累,变成了质的飞跃,正是在他的手上,唐朝迎来了又一个盛世,也就是后来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开元盛世”。

使用李林甫是昏庸的表现?

其实并不是,之所以很多文人会在史料上记载一个皇帝的昏庸,往往是因为在那个时候,皇帝并没有给这些文人“面子”,有的皇帝甚至不仅不给面子,还直接“压制”和“抛弃”,这就使得这些文人们会在后来的历史上做文章,就如明朝时期的嘉靖皇帝而言,就这个皇帝来说,他是一个极度聪明的皇帝。他只是在后期不上朝,但是在文件的批阅上,以及政策的下达上,都是由他亲自过目的,可是因为他在大礼议上很不给文官面子,而且在后来的行政中也是如此,才使得这些文官们在史书上进行“报复”,在给后世看的文献上进行报复。

所以李隆基也是如此,因为文官们对李林甫这个人很不喜欢,所以也就慢慢的将其延伸到了皇帝的身上。说起李林甫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成语,这个成语便是“口蜜腹剑”,这是因为他在做事的时候,嘴上和政敌说的很甜,可是在背地里却捅别人刀子;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古代的官场上很是多见,而之所以李林甫会被作为典型拿出来说,也是因为他的行为得罪了大量的文人。

其实玄宗在后期并不是昏庸,相反来说他还是很精明的,可之所以他会被扣上昏庸的帽子,一是因为他专宠杨贵妃,而二则是重用李林甫。其实就这两个说法来说,其实是不成立的,因为在之前玄宗也曾经专宠过一个贵妃,而且正是在那个时候,他一手创立了“开元盛世”,所以说只是以单单专宠杨贵妃来说明玄宗后期的昏庸,其实是一种站不住脚的说法。

而第二个重用李林甫被扣上昏庸的帽子,也是不对的,毕竟李林甫的能力是有的,要不然也不会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而且“开元盛世”的形成,他是出了很大的力。

而且就李林甫和一些普通的文人来说,他的能力以及做法会很符合皇帝的心意,这便是他的独特之处,很多文人在知道皇帝要做什么比较突破他们底线的事情时,便会借口一些堂而皇之的大道理来阻挠皇帝实现要求,而李林甫不同,他会顺着皇帝的心意折中去做,这往往会使得皇帝对他很是满意,所以可能正是如此,才使得朝中的一些文人墨客会很痛恨他的原因。

所以说玄宗后期昏庸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只是一些文人主观的态度。

唐朝衰落的关键

这个关键便是“安史之乱”。要说安史之乱的发生并不是因为皇帝过于宠幸安禄山造成的。要知道节度使的权力在那个时候正在慢慢的扩大,“边境兵众,中央兵寡”是一件历史性的问题,为了防止大员们造反和叛乱,皇帝便会利用一系列的好处去拉拢,毕竟想要一时解决这样的状况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当时皇帝对于安禄山的宠幸,其实是出于拉拢节度使的思维去考量的。

综上所述,之所以后期唐朝会衰弱,是因为“边境兵众,中央兵寡”所引起的安史之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2
实际上是两方面原因综合导致的。一是唐代在唐玄宗中期已经发展到封建时期的瓶颈期,二是个人享乐思想占据主要思想。
第2个回答  2020-04-02
可以用一句是概括:“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说白了唐玄宗万年的时候沉迷于酒色耽于朝政,不但葬送了大唐盛世,而且从一代明君跌入深渊。
第3个回答  2020-04-02
唐玄宗前期之所以会被称为是一代明君,是因为他的励精图治。而到了后期,他已经无心于朝政,只顾享乐,把大唐王朝搞得满地苍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