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故事之二十八:半幅对联慑群魔

如题所述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后,迫使清政府割地赔款。帝国主义列强看到清政府的软弱,纷纷觊觎中国这块肥肉,张开了血盆大口。 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略我国,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积贫积弱的清政府不敢抵抗,急忙下令求和。
在一次谈判会开始之前,一侵略者代表自恃是个“中国通”,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想和清政府官员玩儿清高——对对联儿。其实,这个家伙是蓄谋已久,经过几天的搜肠刮肚,作出了一幅上联,他想借此机会发动突然袭击,戏弄清政府官员。
这家伙坐在太师椅上,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架势,翘起二郎腿,捋着八字胡,首先发难,眼露鄙夷的目光,带着揶揄的口气说道:“你们大清不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吗?诸位大人都是大清的佼佼者,现在我想先和你们玩个文字游戏——对对联儿,我出上联儿,看哪位大人能对得出下联儿?”他昂起头,眯缝着鼠眼先向会场扫了一遍,然后一字一顿、有板有眼地高声念道:“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神态就像是灶王爷放屁——神气!其意是首先在气势上压倒清政府官员,把侵略中国的诸帝国自诩为高高在上的“王”,想在中国称王称霸的不可一世之态昭然若揭。
对上这幅对联应该说有点难度,难就难在不仅要考虑到联首四个同形近义字的字形字义,而且更要考虑整幅上联的政治意义。下联除了必须具有普通对联特有的词性词义、平仄声等的严格对仗外,还必须要有严谨的拆字功夫,保证下联选字、词的词性词义和下联的政治意义与上联对应,在气势上还要压倒对方。这是一场不动刀枪却颇有火药味儿的战斗,难度可想而知。
突如其来的变故令在场的清政府官员手足无措,个个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其它国家的代表见清政府官员一时对不出下联,个个狗窦大开,发出一阵阵狂笑,甚至吹口哨起哄,会场乱作一团。
其实,清政府虽国力衰微,但清廷内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和有正义感者还是大有人在的。再说对联在中国已经流传1000多年,上至官府衙门,下至黎民百姓,可谓妇孺皆知,春节贴春联在民间流传甚广,已成为十分普及的习俗,文人墨客更是把编对联、写对联、对对联当作家常便饭。所以,虽说洋鬼子凭着“船坚炮利”,利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在汉语言文字上永远不会超过中国。他们在此炫耀,不过是关公门前耍大刀,圣人面前卖字画。
这帮家伙正在得意忘形之际,只见清朝官员中有一人肃然站起,面带愠色,义正词严地答道:“班门弄斧,雕虫小技也!中国是对联的发源地,尔等外国人能作出上联,中国人就一定能对出下联!你们且看我的下联: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话音刚落,“好、好、好!对得好!”清廷官员都鼓起掌来。
听到这幅文笔犀利、对仗工整、锐似利剑的下联,多数洋鬼子听了似懂非懂,不解其意,唯有出上联的那个洋鬼子听出了弦外之音:这分明在骂我们是屡次侵犯中国边境的小鬼儿啊!但在这种场合他又不好发作,盛气凌人的嚣张气焰顿时被打了下去,甘拜下风了,就像放了气的皮球一样,顿时瘫坐在椅子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