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现象的本质

磁现象的本质

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和磁性有关。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看电视、听收音机、打电话;没有它,连夜晚甚至都是一片漆黑。

人类虽然很早就认识到磁现象,但直到了现代,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才逐渐系统化,发明了不计其数的电磁仪器,象电话、无线电、发电机、电动机等。如今,磁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技术的各个方面,我们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磁性材料的广泛应用。

由于物质的磁性既看不到,也摸不着,我们无法通过自己的五种感官(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直接体会磁性的存在,但人们还是在实践中逐步揭开了其神秘面纱。磁铁总有两个磁极,一个是N极,另一个是S极。一块磁铁,如果从中间锯开,它就变成了两块磁铁,它们各有一对磁极。不论把磁铁分割得多么小,它总是有N极和S极,也就是说N极和S极总是成对出现,无法让一块磁铁只有N极或只有S极。

磁极之间有相互作用,即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也就是说,N极和S极靠近时回相互吸引,而N极和N极靠近时回互相排斥。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指南针会自动指示方向。原来,地球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它的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而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这样,如果把一块长条形的磁铁用细线从中间悬挂起来,让它自由转动,那么,磁铁的N极就会和地球的S极互相吸引,磁铁的S极和地球的N极互相吸引,使得磁铁方向转动,直到磁铁的N极和S极分别指向地球的S极和N极为止。这时,磁铁的N极所指示的方向就是地理的北极附近。

参考资料:http://www.pslsh2f.pudong-edu.sh.cn/xsly/hdtd/efx_blog/more.asp?name=sunjianping&id=204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4

电与磁的本质

一、电性

依据物质均有电性,而电性有正负之分,且“同电相斥,异电相吸”,可得此结论:

1、任何物质,均可对外释放特定的能量——否则,其无法对其它蕴含能量的物质,产生影响。

2、此特定的能量,所蕴含的能量大小,远小于释放其的物质(可认为前者较后者,低一个能量级别)——否则,在短时间内,物质便会因释放特定的能量(简称为低释),而出现明显的质量损失。

3、任何物质,所低释的能量的种类,均相同,且必为2种——使物质显正性的能量,为阳能;使物质显负性的能量,为阴能。

4、若特定物质,所释放的阳能的强度,大于阴能,则其呈正性;所释放的阳能的强度,小于阴能,则其呈负性;若两者相当,则其呈中性(即既呈正性,又呈负性)。

5、电中性,是物质最稳定的状态;任何非电中性的物质,均有向电中性衍化的趋势。且物质的电性,越偏离电中性,则越不稳定;越接近电中性,则越稳定。

综上,物质因释能时,所低释的阳能与阴能的强度存在差异,而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电性。

二、磁性(一)

如欲明白磁的本质,须先知晓低释与运动的关联:

1、任何物质,都必须低释且运动。

2、低释和运动,是物质进行能量消减、仅有的两种方式。

3、能量的消减,可使物质更为稳定。

4、在封闭的系统中,特定物质在特定时间内,所消减的能量的强度,必为定值。

5、若特定物质经低释所消减的能量增多,则其经运动所消减的能量将减少;反之,若经运动所消减的能量增多,则经低释所消减的能量将减少。

6、对于不具备体积的物质(可视为内部的能量绝对均匀分布的具备体积的物质)而言,其在对外的各方向上,所消减的能量的强度均相同。

三、磁性(二)

特定物质由于运动,使得其内同一能心线(指过特定物质的质心,两端终于其表面的虚拟线段)上,相反的两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强度存在差异,而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性。具备磁性的物质,是为带磁体。

磁性有磁阳性与磁阴性之分。

特定物质由于运动,在特定能心线的某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强度高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阳性;所低释能量强度低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呈现出的性质,是为磁阴性;所低释的能量强度等于反方向,而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不具备磁性,是为磁中性。

四、磁性(三)

在呈磁阳性的方向上,特定物质所低释的能量强度越大于反方向,则其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磁阳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同理,在呈磁阴性的方向上,特定物质所低释的能量强度越小于反方向,则其在此能心线的此方向上,磁阴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特定物质的同一能心线上,相反的两方向上,所低释的能量相抵消后,而剩余的能量,是为磁能。正是磁能的存在,使得特定物质在此能心线上,具备磁性。

所以,只要特定物质的同一能心线上的两相反反向上,所低释的能量的强度,存在差异——那么,此能心线上,便存在磁能。

显然,与运动方向的夹角(0~90°)越大的能心线上,特定物质的磁能的强度越小,磁性相应越弱;反之,与运动方向的夹角(0~90°)越小的能心线上,特定物质的磁能的强度越大,磁性相应越强。

五、磁极

过特定物质质心,且与其运动方向垂直的虚拟平面,是为磁对称面。

磁对称面将特定物质一分为二,其中:与运动方向同向的部分,整体呈磁阴性,称为磁阴极;与运动方向反向的部分,整体呈磁阳性,称为磁阳极。

磁阳极与磁阴极,合称磁极。可以确定,人们习惯使用的N极与S极,分别对应着磁阳极与磁阴极。

磁极具备明显磁性的物质,是为磁体;磁极不具备明显磁性的物质,是为磁中体。

须知特定物质的磁性越弱(即越接近磁中性),越为稳定;磁性越强,越不稳定。所以,同能级的不同磁体,将出现“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磁阳极或磁阴极总的磁性强度,便是相应磁体磁性的强度。与电性相同,磁性亦可叠加或抵消。对磁中体而言,磁极的磁性不明显,既可因运动速率低引起,亦可由内部物质的磁性相互抵消所致。

六、磁与电的转化

至此,想必各位对磁与电的转化原理,已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未通电时,电子的运动方向并无规律可循;导线内,各电子的磁性基本相互抵消,故导线为磁中体。通电后,大量的电子沿导线定向运动,导线内移动的电子的磁性相互叠加,故导线成为磁体——此即电生磁的原理。

磁感线,实是人为虚拟出的磁性强度线。同一磁感线上,磁性的类型与强度相同——换而言之,同一磁感线上,任意两点间,并无磁能存在。

同理可知,均匀的磁场,实为磁中体——其内任意两点之间,所低释的能量强度,并不存在差异。所以,磁体在均匀的磁场中,并不会因磁性而运动。

而导线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运动前后,两处的磁场强度不同,故两者之间存在磁能与磁性,从而诱发具备磁性的电子定向运动,进而产生电流——此即磁生电的原理。

第2个回答  2005-12-02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于1820年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第一次揭示了磁与电存在着联系,从而把电学和磁学联系起来。为了解释永磁和磁化现象,安培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安培认为,任何物质的分子中都存在着环形电流,称为分子龟流,而分子电流相当一个基元磁体。当物质在宏观上不存在磁性时,这些分子电流做的取向是无规则的,它们对外界所产生的磁效应互相抵消,故使整个物体不显磁性。在外磁场作用下,等效于基元磁体的各个分子电流将倾向于沿外磁场方向取向,而使物体显示磁性。安培的假说还说明了磁体的N、S两种磁极不能单独存在的原因,因为基元磁体的两个极对应于环形电流所在平面的两个侧面,显然这两个侧面是不能单独存在的。近代物理表明:原子核外电子除绕核运动外,电子自身还有自旋。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内这些电子的运动均构成等效的分子电流。按照近代的观点,电荷在(不论其运动与否)其周围激发电场。而运动电荷(电流)在其周围激发磁场。与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一样,磁场也是一种特殊物质,在磁场中的运动电荷(电流)受到该磁场给予的作用力(磁场力)。电流I1和I2之间的相互作用,是I1的磁场给其场中的电流I2以作用;反过来I2的磁场又给其场中电流I2以作用。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来传递的。永磁体之间的磁现象,来源于永磁体中分子电流所激发的磁场和磁场给永磁体内分子电流的作用力。
第3个回答  2005-12-02
电荷在(不论其运动与否)其周围激发电场。而运动电荷(电流)在其周围激发磁场。
第4个回答  2005-12-02
爱因斯坦:
磁场是一种物质,(一般人不好理解),他就与你坐的凳子一样实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