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可回收火箭完爆中美俄了吗?

如题所述

一直有个疑问,火箭复用,仅仅只是回收而已吗。一个经过了发射高强度震动,大过载推力,发动机器件严重烧蚀的本体,再次使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惯性器件可靠性又如何保证。重新检修和器件的成本及换来的再次使用成功率隐患可能都大于新建一个。SpaceX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头,回收后的火箭多次执行任务的成功率才是关键,如果这个无法被证明,只能说又走到了美帝航天飞机复用的老路上了。也许这个成本账,才是所谓中,俄,美都没去做的原因。火箭发动机所有高温部件,燃料室,火箭壳体防热层,喷口摆动执行机构,这样复用可靠性,或者是否具有复用可行性值得疑问?再说一个商业公司,是否具有推动如此多的技术发展的动力值得疑问。复用是建立在大规模的量的基础上,才会有经济效益。比如说波音飞机,所有的维修人员都会有一个详尽的指导手册和备件的存储和供应体系。维修要怎么做?保养怎么做,间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检查什么部分。一个部件性能不佳,应该如何处理,换件还是维修?还是降级使用?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庞大的机队和每天数千架次的飞行上。中国要搞大飞机,最大的难点也在这里,不是说你飞机设计好了就行了,产品好做,体系难搞。Spx要搞复用,最大的难点也在这里,而不是这个“花样跳水”式的回收。航天飞机有过先例,但是失败了。这甚至不是部门利益的问题,是全新建立一套体系的问题。大家把希望都寄托在Spx上,有点不可承受之重的意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此次成功,真的说明SpaceX已经走在省钱的阳关大道上吗。恐怕不然。此次仅仅实现一级火箭的垂直回收,和回收轨道运载火箭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甚至颇有些国人认为火箭回收就是可整只火箭射出去,再整只收回来再用,更是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不错,回收一级火箭固然可以省下一部分制造成本(不管正确与否,回顾一下那些新闻报道——“一次发射的燃料费仅需20万美元”)。但是为了实现火箭回收,必然要担负额外的燃料重量和增加相应的额外结构,这导致火箭成本和燃料成本的上升,更不用提火箭燃料的每次加注本身就是一种高难度,高成本的行为;前述行为又导致火箭整体质量增加,成为火箭发射的额外负担。过高的死重,又将引起运载能力的下降,从而带来经济性上的损失。近地轨道上这种损失或许可以接受,放到高轨道上。

第2个回答  2018-01-06

回收之后免不了要进行重新检查,还需要更换零部件,还需要重新加注燃料,这都需要额外的成本。可回收的航天器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要比一次性的高。比如说零件要可以替换,那么就不能一次成型而必须要用螺丝固定。比如要重复加注燃料,就要求燃料箱必须是可以反复开启和关闭的。比如还要足够坚固,以免在大气层内烧毁。还需要加装定位装置,以保证能够回收。随着元器件的自然老化,航天器的可靠性必然会不断下降。不可回收的航天器意味着每次都是新的,一次发生周期内可靠性足够就可以。而可回收的航天器就必须保证在设计寿命内可靠性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指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