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在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如题所述

现在,煤层气已经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煤层气产量已经占天然气总产量的30%以上;在中国,已经有多个煤层气田进入商业开发阶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煤层气及其储层具有双相赋存、双相孔隙、双相运移和双向流动的特征。由于这些特征,煤层气是局部富集、局部高产的。富集主要与微孔隙的发育有关,而高产主要与节理、裂隙、微裂隙有关。与常规天然气勘探比较,煤层气更需要AVO等直接碳氢检测方法,以确定高产富集的部位,图4-26可以说明这样的需求。该图是一个背斜构造的剖面图。如果图中的黑色岩层是砂岩,并且A井和B井都钻遇了气饱和砂岩,那么,可以有把握地预测C井也是一个天然气井。相反,如果图中的黑色岩层是煤层,即使A井和B井都是高产煤层气井,也不能保证C井是有工业价值的煤层气井。对于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使用地震资料,特别是三维地震资料,通过精细构造解释,获得对油气圈闭的正确描述,能够有效地提高钻井成功率。对于煤层气勘探开发,尽管地震构造解释仍然是重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但是,其效用已经有重大变化,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方法以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钻井成功率。也就是说,相对于天然气在圈闭顶部均匀富集的特性。经过十多年的研究,我们发现煤层气煤层中局部富集高产的特性使得煤层气勘探开发更需要AVO等直接预测技术,利用实验室测定成果、煤层气测井、地震资料AVO叠前反演技术,综合圈定出煤层气地震预测富集区是目前可行的技术手段。

图4-26 显示煤层气勘探与常规天然气勘探差别的背斜构造示意图

应用实例1

该实例选择了沁水盆地某工区二维地震资料、录井测井及实验室含气量数据。使用测井获得的密度、纵波速度以及由Castagna泥岩线性关系转换的横波速度,AVO正演模拟研究了该区AVO响应特征。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储层与其围岩构成了典型的第IV类岩性组合。它的第IV类AVO响应特征是:煤层顶板界面的反射信号是负振幅、正梯度,振幅的绝对值随偏移距增大而减小;煤层底板界面的反射信号是正振幅、负梯度,振幅也随偏移距增大而减小(图4-27)。

图4-27展示了经过AVO处理后的几个CDP道集,显示地震资料质量及其预处理较好,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规律与正演数值模拟揭示的AVO响应特征一致,这预示该线的AVO反演和解释成果有较高的可靠性。图4-28展示了经过AVO反演并进行了综合解释后的剖面图,蓝色椭圆标出了煤层气富集程度较高的部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