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化镇的名胜古迹

如题所述

旧时状况
慈化禅寺,简称“慈化寺”,由北宋袁州府宜春县石里乡太平里(今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普庵禅师(1115-1169)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创建于袁州南泉山下,因而也称南泉寺、袁州开元寺,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已经有900多年历史,多次得到皇帝诏封御题。慈化寺鼎盛之时建有10座殿堂,共2000多间房屋,占地6万多平方米,纳僧千名,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封为“天下第一禅林”。
元朝至元壬辰(1292年)春,寺罹烈火,化为灰烬。时有普庵五世孙慈昱明照大师,主持大都(北京)庆寿禅寺,道德昭彰,名扬京城,宣授紫衣,屡加封赠。成宗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钦奉归慈化寺主持。
元朝大德四年(1300年)春,又遭火毁。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慈昱明照大师进京奏帝,敕建大慈化禅寺。是年冬,广购土地,大兴土木,建有普光明殿、无量佛殿、五如来殿、四天王殿、雨华堂、达本堂、方丈、浴堂、钟楼、鼓楼、天轮殿、地轮殿、选佛场、梅檀林、藏经阁、四关(东曰朝宗、西曰西来、南曰南泉、北曰拱北)、东西二山门、24寮、小圆堂、大圆堂、东庵、西庵、观心堂、圆通阁、桂轮堂、香林书院,开清水河,建东西清水河庙,竖石塔二座(内藏真经于左右),建丹墀、僧堂、库房、永镇山门、四斋阁、日月二台、四围街道、东西两庑、廊楹千数,以及倒栽柏亭、坦和造诸塔寺。占地百亩,纳僧盈千。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寺院,一时朝佛之人,北至京城,南及广西,西至四川,东及台湾,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寺内则绿树成荫,四通八达,梵吹之音,灯烛之具,昼夜不绝,是慈化寺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时人描写道:“普庵大士开山祖,山色泉声似西土;道成留与坐禅身,名轧羲娥共今古;每年朝礼秋三月,不异灵山大会时;修廊夜点万枝灯,斋厨日办千人供;庭前柏树手亲栽,愿力宏深许再来;须知五百年间事,优钵昙花一度开。”
明朝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赐建龙亭,书“天下第一禅林”,世称“天下大慈化”即由此而来;明朝正统十年(1445年),英宗赐额“南泉山大护国大慈化禅寺”;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宪宗增赐额“广慈护国大慈化禅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孟秋六日,寺遭烈焰焚毁,化为灰烬。
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十一月,重建普光明殿。其南为敕赐坊,坊南有池若干亩,植莲,殿北为定光塔,庄严华美,覆以定光殿。塔之北为禁钟亭,内置鼻涕钟。亭之北为万佛阁、雨华堂。堂之左为达本堂,右为英雅堂。自雨华堂以北,架百余楹,后转以高墙。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僧闻秀赴京奏请藏经,揭榜治愈神宗皇后目疾。次年回慈化,敕赐全藏687函,赐金75两,敕二道,拨宜、萍、分、万四县三年赋税重修藏经阁,建东西24寮。
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庙宇佛像毁于兵祸,清朝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建,清朝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僧明远募修。嘉庆间复修。
建国初,慈化寺仅存山门、普光明殿、无量佛殿、东七寮、定光灵瑞塔、圆通阁等。“文革”中,毁定光灵瑞塔、圆通阁、石雕观音等。今尚存《敕赐南泉山宗谱》一、二卷、《普祖录验记》、《释迦如来密行化迹全谱》、《普庵手书加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千人锅、鼻涕钟等文物。
现在状况
1992年着手修复慈化禅寺;1997年恢复禅宗祖庭慈化寺;2004年5月28日,宜春市政府正式将慈化禅寺移交给佛教界,由僧众自主管理;2006年2月,慈化禅寺大雄宝殿全面开始重修,重修慈化寺一期规划总投资约2300万元,将按照明代时期庙宇建筑风格重修;2008年1月5日,慈化禅寺隆重举行纪念普庵禅师诞辰890周年暨大雄宝殿落成庆典法会,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人参加了庆典活动;2010年10月24日,在普庵祖师光明殿前盛大举行“江西宜春慈化禅寺第二届佛教音乐会暨普庵祖师诞辰896年纪念法会”。
今日慈化寺虽经数百年流衍变故,已不再有九殿二十四寮的宏大规模,但旧址犹在,遗迹历历,依稀让人想见当年天下大慈化寺的风采。如今的慈化寺已修复一门、一楼、二殿、二塔,大门上保留了过去“盛迹纪南泉,天下名山推第一;圆音嗣西竺,宣阳法旨阐无双”的楹联;复制了明太祖“天下第一禅林”的御题。普兴明殿、大雄宝殿、万佛楼气势雄伟,气氛肃穆。宽阔的山门前,两座精巧的牛角塔分列左右,直指苍穹,引人驻足仰望。正门墙上,嵌有皇封“敕赐南泉”匾,门楼上有相传为仙家吕洞宾所书“海阔天空”四个鎏金大字,气势慑人。前殿中央,安放着一尊巨大的慈化寺开山祖师普庵高僧佛像,姿势端庄,神态慈祥。1995年以来,前来慈化寺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香客遍及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台湾、浙江等地。
2006年12月,慈化寺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宜春慈化寺传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寺现由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宜春市佛教协会会长、江西佛学院副院长妙安法师住持。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慈化寺瞻仰先贤,礼佛观光。
2014年12月4日,福建省晋江东石镇郭岑村334名信众冒着严寒,驱车千里到袁州区慈化禅寺朝礼普庵祖师,受到慈化禅寺两序大众热情接待。
2015年10月25日,南昌近百位义工,乘车约5小时,不辞劳累辛苦,来慈化寺打扫卫生。为迎接普庵祖师九百年诞辰纪念日,他们打扫了万佛楼、大雄宝殿、普光明殿,经打扫后慈化寺焕然一新,内外相应,清净庄严。
2015年11月17日--23日,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故乡》栏目组深入袁州区拍摄禅宗文化系列纪录片之《守望宜春》。深入慈化寺拍摄并了解历史详情,自此“天下大慈化”进入了屏幕,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900年前的故事就此展开。 南泉山风光秀美,诗云:“名山僧占满,问景数南泉”。“南泉八景”向负盛名,如“龙岩瀑布”、“炉岭晓烟”、“月沼连香”、“兰山耸翠”等景点,现存“登南桥、南岭下、南泉关”等地址。明朝袁州知府朱华吟“兰山耸翠”诗云:
兰山万仞秀钟灵,黛色常凝似拥屏。
无柳与人游系马,有松借鹤立梳翎。
云收屹屹连天碧,雨过峨峨拔地青。
永镇南泉增胜慨,王维笔健画难成。
(清)黄兆祥题南泉八景:
古有南泉古有关,频频车马过南山;
停骖若问长安路,只在行人往返间。
在南泉山上,有一处距今三千年左右的天然洞穴,俗名“观音洞”。据考古人员称:“这是江西省迄今发现的第一处商周时代的洞穴遗址。”此洞穴高出地表面约25米,系岩溶洞穴,纵深百余米,东西贯通有洞口,内有井、石柱子、七层楼、水田、半边猪等景观。 观音阁相传为宋代普庵禅师弟子圆通法师所建,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故又名圆通阁,整组建筑纵列为山门、前院、前殿、中殿和后殿。山门正上方直额:“圆通阁”,下横额:“即是南海”。山门石柱上楹联云:
何须叩普陀,法雨频来三千界;
即此是南海,慈云遍覆十二洲。
后殿供奉观音大士神像,法相庄严,每逢农历9月19日,此地都举办观音阁庙会,会期近半月。届时,除毗邻地区万载、浏阳、萍乡外,还有远道而来的福建、湖北、江苏、安徽等地香客来朝,焚香礼拜,贸易交流,热闹非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