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应该陪伴孩子到几岁

如题所述

妈妈这个词本身就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才能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呢?在此,我也很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我们需要当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而不是“完美妈妈”。
孩子的出生带给我们欢乐外,更多的是一分责任。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婴儿与母亲》中指出:“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生命之初母亲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想要遗传潜力有机会变成现实,环境的供应就必须充分”!
如果用100分作为满分,研究发现“满分妈妈”其实并不是最佳的角色,她只是满足了自己对于“好妈妈”的欲望,她更在意的是外部的评价,而真正对孩子好的妈妈是“及格妈妈”,60-90分不等,她们不完美,有不足和缺点,但会想办法去弥补,她们是“平凡而奉献的妈妈”。她们既爱孩子,也给孩子犯错,尝试的机会,她们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从人生最初的绝对依赖到童年的相对依赖,再到成年后的完全独立,妈妈需要做的是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期给予他们真正的需要,而不是用自己的欲望代替孩子的需要!

儿童最需要陪伴的年龄段是2~7岁。
也就是说儿童这段时间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然而,现实中不少父母认为整天被孩子缠着很烦、亲子活动很无聊等,把对孩子的陪伴当成一种负担。
其实,父母与孩子真正亲近的阶段只有孩子的胎儿时期,当孩子开始学走路、说话时,就是为了能离开父母去看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人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离别,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当作一种任务、一种付出,而是一种福利,且这个福利是有期限的,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会一次次挣脱,去寻找他想要的世界,变得不需要你的陪伴,所以陪伴孩子是每对父母都要争取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3

最好的就是既能陪孩子,也不放弃工作。

今天我写了个回答说到做全职妈妈的风险,有人回复我说家里有钱的就没风险,可以出资和丈夫一起投资之后共同分红之类的。我想说一下,我说情况不适合这种可以有资产投资丈夫创业而拿分红的女性。

对于大部分没有资产投资丈夫的女性来说,还是要努力做到不要因为陪伴孩子而失去工作。毕竟如果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很容易会让人处于被动的状态。

与其考虑在两者中二选一,不如考虑在陪孩子和工作中作个平衡。一个有工作的女性虽然陪孩子的时间少了点,不过随着她经济条件好了,才能给孩子更好的物质,同时以更好的面貌显示给孩子。相信孩子也会喜欢一个这样的妈妈。

还有,和丈夫一起工作,那才会一起养娃,这样也能让做父亲的更多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来。

所以,不如一边工作,一边陪娃。

第2个回答  2020-11-23
现在在大部分宝宝都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少部分是妈妈亲自带的,还有部分是保姆在带。爷爷奶奶带着的有一部分是跟爸爸妈妈住在一 起的,在爸爸妈妈下班后,宝宝可以跟爸爸妈妈待会儿。还有部分是跟爸爸妈妈分开的,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留守儿童

任何一种情况宝宝都能长大,但其心理.智力和性格发育是不同的。有研究说:妈妈亲自带的最好,爷奶带着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或者由保姆带着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的居中。为什么呢?

宝宝完全交由老人或者保姆带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稳固

妈妈和宝宝由于有10个月的同呼吸,共命运的时间,彼此心理上比旁人更亲密。所以只有妈妈更能了解宝宝的需要,更能察觉到宝宝的异常或者面临的危险,这是包括父亲在内的其他抚养人如爷爷奶奶或者保姆无法达到的境界。

在细心周到地照顾宝宝的过程中,宝宝对妈妈的依赖逐渐加深,最终形成亲密、稳固的亲子关系。这样的亲子关系使宝宝拥有充足的安全感,对他将来形成良好的性格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如果把宝宝完全交由爷爷奶奶或者保姆等人抚养,母子之间的亲子纽带就会逐渐弱化,甚至完全消失。这时,想要重新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就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了。

孩子最好是请人帮忙,而不是完全代养

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真不能像如日本韩国很多的妈妈一样生了孩子,爸爸赚钱养家,妈妈可以在家专心育儿,他们的育儿压力也不大,基本上也可以在家照顾孩子。

我们很多家里虽然不允许所有的妈妈都亲自带宝宝,既然如此不妨请人来家里带宝宝,比如请个保姆或者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请到家里来帮忙,带宝宝,这样自已也可以每天见到宝宝,不至于生疏。也不失是一个好方法。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23
妈妈这个词本身就是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才能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呢?在此,我也很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我们需要当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而不是“完美妈妈”。

孩子的出生带给我们欢乐外,更多的是一分责任。英国的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在《婴儿与母亲》中指出:“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健康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生命之初母亲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想要遗传潜力有机会变成现实,环境的供应就必须充分”!

如果用100分作为满分,研究发现“满分妈妈”其实并不是最佳的角色,她只是满足了自己对于“好妈妈”的欲望,她更在意的是外部的评价,而真正对孩子好的妈妈是“及格妈妈”,60-90分不等,她们不完美,有不足和缺点,但会想办法去弥补,她们是“平凡而奉献的妈妈”。她们既爱孩子,也给孩子犯错,尝试的机会,她们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从人生最初的绝对依赖到童年的相对依赖,再到成年后的完全独立,妈妈需要做的是在孩子不同的成长期给予他们真正的需要,而不是用自己的欲望代替孩子的需要!

1.人生最初的几个月,需要妈妈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婴儿身上,我们要全心抚育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日常生活基本需要。这段依恋关系对于未来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关键。

2.半岁后到3岁前,这个阶段妈妈面临产假结束重回职场的问题,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就是一个重要课题。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是孩子大脑成长和性格成长的关键期,所以妈妈还是要把重点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尽可能分配最大的时间照顾孩子,陪伴孩子。尤其对于有工作的妈妈,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因为这个时间段的投入收益率最高,值得你放弃其他的事情。

3. 3岁以后,孩子慢慢进入上幼儿园和小学,孩子开始独立,这个时候妈妈们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提供一个真实的生存环境,在这里,他们要慢慢学会适应环境的不适和外部的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茁壮成长。但这种看似合理的机会却被很多追求完美的家长以爱之名给剥夺了。我们要认识到,随着社会教育资源的加入,学校、老师也分担了重要的教育责任,家长们更多地是分配好自己的时间进行接送管理,以及课后时间的安排和抚育。这个时候的父母如果齐心协力合作,妈妈完全可以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平衡。所以个人建议,这个阶段的妈妈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二、我们要当“园丁式”妈妈而不是“木匠型”妈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额顶尖学者戈普尼克的畅销书《园丁与木匠》中提到:作为父母,我们不是工作,不是木匠做桌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和技巧去打磨木材,我们需要的是爱,给孩子一个安全、温暖、自由的环境,就像园丁一样,我们只是给予一个易于生长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剩下的就是让孩子自由绽放,成为他想成为的那一朵花。“我们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我们的爱,都是无条件的、亲密的、深刻的,充满了感性的直觉。作为父母,我们最大的奖赏不是孩子的成绩或奖杯,甚至不是他们的毕业典礼或者婚礼,而是与那个孩子在一起时那种分分钟的喜悦,以及那个孩子与你在一起时那种分分钟的喜悦。”所以为人父母,本质是爱。我们能做到无私地爱,不要求任何的回报,我们完全可以牺牲一切去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但是现实中的你,真的能做到不求回报的付出呢?如果

今天的你不顾一切地辞掉工作,一心照顾孩子,如果孩子争气还好,但如果孩子不争气,不成材,你会不会埋怨生活,觉得自己的付出一分不值!所以家庭教育中,妈妈更需要做以下几件事:

1.关注自己的进步。任何时候,“自己”都要在第一位。妈妈如果为人上进,对学习有兴趣,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养过孩子的人会知道,婴幼儿的学习能力是最强的,对于他们来说,最基本的“看”和“听”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大人不经意的言语和行为都会被他们牢牢记住并模仿。“身教”的效率最高,孩子记得也最牢。

2.引导孩子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学校教育关心的是孩子的分数和排名,而我们家庭教就更应该关注孩子课堂外的教育,如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爱好,是否对学习充满兴趣,是否愿意探索这个世界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得到了良好引导,一个人的天分才有可能被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3. 不要包办孩子的事情。妈妈特别喜欢包办孩子的事情,但又发过来批判他“这都不会”,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循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妈妈和孩子都无法独立。妈妈要做的应该是帮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帮孩子尽早养成自律的习惯,然后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尽量把选择交给孩子。这样大人和孩子都会有充足的精力做自己的事。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然后做减法,这是爱。使劲往上加的不是爱,是大人的野心。

三、我们需要当一个有智慧的妈妈,见招拆招。

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存在各式各样的难题,而且孩子的成长是个很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的是把时间拉长,把眼光放得把眼光放得更远的考虑问题,这样的决策才会更加理智一些。

比如就拿当前最困扰我们的要不要回家自己带孩子这件事,这也和家庭的经济收入有关系。随着保姆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在一个保姆的收入是高于普通大学生和一般打工者的收入。所以除非家境非常优越的家庭,一般家庭中,妈妈的收入甚至比不上保姆,所以与其请一个保姆,不如自己辞职带孩子,如果妈妈带好了孩子,妈妈也会觉得这是不错的选择。对于妈妈辞职这件事,我觉得还是要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在这里用一个古典老师的WOOP模型,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W:wish,假如我的愿望:辞职在家带孩子

O:outcome,我希望的结果:陪伴孩子成长,让孩子成才。

O:obstacle,障碍:

1.我没有耐心陪孩子,我会情绪焦躁;

2.我没有学过专业的知识教育孩子帮助他成长,对此我很茫然;

3.专职妈妈的角色让我无法独立,我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觉很空。

…你还可以列举更多的因素。

plan:计划,在制定计划的时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场景的预设:

1.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没有时间带孩子,那么我可以动员老人帮我带一下,或者找一个住家保姆,帮我分担一下。

2.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我有更多的时间,那么我可以找一份兼职工作或者开始学习,把自己的兴趣发展为自由职业,让自己既有时间照顾家庭又可以有自己的空间。

3.如果我认为孩子是最需要的,那么我就安心带孩子,利用空余时间多学习育儿和家庭教育的知识,不仅让自己的宝宝受益,还可以分享给其他的朋友,甚至把它发展为自己的事业。

4.如果我对自己带孩子没有信心,那么我就把它交给专业的保姆和幼儿园,我更多地在职场中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时实现高质量陪伴,让孩子感受我的爱。

5.如果我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那么我要注意陪伴的质量,不能让我的爱变成孩子的负担,我要学会边界管理,让孩子独立而不是万事包办。

妈妈的爱是最伟大的,愿我们每个妈妈都能幸福快乐!
第4个回答  2020-11-23
你好,孩子是我们的未来,那么作为父母的应该陪伴孩子到几岁呢?
儿童最需要陪伴的年龄段是2~7岁。
也就是说儿童这段时间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然而,现实中不少父母认为整天被孩子缠着很烦、亲子活动很无聊等,把对孩子的陪伴当成一种负担。
其实,父母与孩子真正亲近的阶段只有孩子的胎儿时期,当孩子开始学走路、说话时,就是为了能离开父母去看更大的世界、和更多的人交流;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离别,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当作一种任务、一种付出,而是一种福利,且这个福利是有期限的,当孩子慢慢长大,他会一次次挣脱,去寻找他想要的世界,变得不需要你的陪伴,所以陪伴孩子是每对父母都要争取的权利。
3~6岁的时候:
这几年孩子要正式离开爸妈的臂弯,踏上步入社会的第一步,妈妈在高兴之余,又忍不住担心你他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万一被老师责怪、被同学欺负该怎么办?送他去学校的路上,妈妈嘲笑这么大了还哭鼻子,其实告诉你一个秘密:在回家的路上,妈妈也哭了好久,整整一个星期,妈妈都没办法好好工作,满脑子都是他的影子。
后来你终于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每天上学都特别积极,有时还会高兴地对妈妈说在学校的故事,并且把老师奖励的小红花、小锦旗拿给妈妈看,一脸骄傲的样子真的特别可爱,你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人,嘴中出现了其他人的名字了,妈妈已经开始怅然若失了。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父母究竟能和孩子在一起多少年呢?还能陪孩子多久呢?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
孩子出生后,如果妈妈选择全职在家带孩子3年,也就是365天/年×3年=1095天;
3岁到6岁是孩子上幼儿园的时间,这期间父母每天早送晚接,算上周末和节假日,实际上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能占三分之二就不错了,所以也就是365天/年×3年×2/3=730天;
6岁到12岁是孩子上小学的时间,加上周末孩子还要学习特长,父母和孩子待一起的时间算三分之二,也就是365天/年×6年×2/3=1460天;
12岁到16岁是孩子上初中的时间,就算孩子还是住在家里,父母大概能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算三分之二,也就是365天/年×3年×2/3=730天。
到了高中也就是他们住校的时间多一些了,那么陪伴他们的时间也会相对减少了。
到了大学就基本上他们可以有自己独立的时候了,需要独自面对一些事情和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了。
所以我们要珍惜真正陪在孩子身边的那段最美好的时光。那也是我们终身难忘的一段美好时光。到老了,我们每当想起那段时光的时候,也会感觉到非常的甜蜜和幸福。
爱他就要抽时间经常陪他,让孩子能够每天开心快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