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大捷为什么是大明朝最后的荣光,宁远大捷发生了什么?

如题所述

提及袁崇焕,作为其成名之战的宁远大捷是始终绕不开的。所谓宁远大捷,指的是明天启六年发生在明朝和后金之间的一次攻防战,努尔哈赤率军攻打由袁崇焕驻守的宁远城,持续两日未克北返。

明朝单方面称这次保卫战为宁远大捷。后世以讹传讹,不少人认为此战袁崇焕歼敌近两万人,间接击毙努尔哈赤,更有擅写抒情散文的历史爱好者,称之为“大明最后的荣光”,认为宁远大捷为大明王朝续命十八年。

然而,抛开那些打着科普的幌子实则只是主观称颂袁崇焕的历史抒情散文诗,静下心来研读史料,不难发现,所谓宁远大捷,不过只是明朝为了鼓舞士气,所发起的一场造神运动罢了。

坚守宁远,难度不高

拜影视剧所赐,我们总是觉得攻破一座城池,固然十分惨烈,但是难度不高。往往几百士兵扛着个长长的梯子跑到城墙底下,然后顶着滚木雷石蚁附攻城,爬上城头一番厮杀就破城了。

事实上,在炸药以及重炮出现之前,冷兵器时代正面强行攻破一座坚城的难度,远远超乎你的想象。

诸葛亮二次北伐时,陈仓之战,三万蜀军进攻由郝昭驻守的陈仓城,而郝昭手底下只有一千多兵马,兵力对比大约二十比一,结果相持二十多天,诸葛亮无功而返;纵横天下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被军事力量孱弱的南宋生生阻挡在襄阳城下六年之久,不能前进一步。

对于攻防战的认知,纸上谈兵的袁崇焕只停留在“兵法有进无退”这个层面,然而两千年前的《孙子兵法·谋攻篇》就曾明确指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其实古代攻城,多半都是借助内应开城,比如努尔哈赤之前攻陷开原、铁岭等等;或是借助天灾以及人为天灾,例如纵火或者水淹。真正正面攻防极少,往往都是围而不攻,要么围点打援,要么围城以求守城一方困毙。“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是很有道理的。

具体到宁远之战,袁崇焕统兵两万,努尔哈赤手下兵力也不过是六七万而已,可以说,凭借这个兵力对比,只要没有内乱,封死四门,顶住努尔哈赤两天的攻击,根本没有什么难

关于宁远大捷的杀敌战果,有两个谣传:一是击毙或是击伤努尔哈赤,二是斩杀后金军队一万七千余人。

我们先说努尔哈赤之死。袁崇焕自己报功的奏章上没有提,后金方面也没有相关的记载,不知“红衣大炮击毙努尔哈赤”这个说法究竟从何而来。可能出于蓟辽经略高第奏报,炮毙一个“大头目”,敌人用红布包起来抬走了,而且边走边哭;也有可能是明人张岱记载的,红衣大炮击中了“黄龙幕”,伤一“裨王”。

然而无论如何,击毙努尔哈赤这种说法没有任何明确史料可以证明。可能后来有人也意识到了这个牛皮吹大了,毕竟宁远之战之后几个月,努尔哈赤本人还亲征蒙古,接见使者。于是,击毙变成了击伤,然而这个说法依然经不起推敲。

宁远城的红衣大炮现在依然还在那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实地去参观一番。这种火炮发射的是实心弹,那么后果无非就是两个,要么毫发无伤,要么打个稀巴烂,又不是后世的开花弹,没有弹片,何来击伤?

于是,造谣者又退了一步,说是因为没有攻克宁远,努尔哈赤是被袁崇焕活活气死的。总之无论如何,要让努尔哈赤的死和袁崇焕挂钩,也算用心良苦。然而,想想努尔哈赤生平,年轻时候吃过的苦,如果气量真的如此狭窄,恐怕他连“七大恨”都来不及说,就已经气死了。

再说杀敌数量,无论明朝还是后金,官方记载虽然有些出入,但是基本差不太多,都是三五百人,袁崇焕上交二百多斩首。然而不知何时起出现了一个“一万七千人”的惊人数字。

认同这个数字的人,大致出于两个理由,一是推测。毕竟红衣大炮对着人群里轰,动辄就是“糜烂数里”甚至“数十里”,杀敌数量怎么会只有区区几百人?第二还是推测,努尔哈赤号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么究竟区区几百损失,何至于让他退兵呢?肯定是兵力损失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努尔哈赤才会无奈退兵。

其实两点可以合并反驳。在攻城时,骑兵的作用是凭借速度进行抛射,压制城头敌军,攻城工作最终还是要步兵完成的。然而步兵攻城是需要器械的,比如偏桥、鹅车、对楼等云梯类工具。宁远之战只持续了两天,就地打造的话,时间上肯定是来不及的。

因此,努尔哈赤确实是进行了围城,应该也做了攻城的尝试,但是绝非孤注一掷,誓要破城。等到知道自己需要的粮草不在宁远,而在觉华岛,于是努尔哈赤就放弃了。如此一来,守城方无法主动杀敌,攻城方无意拼死一战,那么明军实际杀敌数量能有多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