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楚灭越,秦灭巴蜀,赵灭中山都没事,而齐湣王灭宋就遭围殴?

如题所述

不外乎就是这些被吞并的国家性质不同,以及牵扯到了各国利益问题。

公元前318年,秦国与三晋联军激战于修鱼,秦军在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情况下,几乎全歼了三晋联军,打开了秦国东出争霸的大门。因此,秦国朝堂之上爆发了一场对未来国策的争辩,最终秦惠文王采取了司马错提出的“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建议,命司马错打着驰援巴国的旗号,一举吞灭了巴蜀两国,各国并未因此有所反应。

不知道大家可还记得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在这其中曾有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在这其中其实便已经交代了蜀国的历史——古蜀国要比周王室更早建立,并非是周王室分封的诸侯国!

正因如此,蜀国虽然是当时仅次于七雄的二流强国,但却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秦灭古蜀国,正是有种“王化”的意味在里面,而巴国虽然是周王室分封的子爵,但常年被秦、楚两国所封锁,与中原各国交往甚少,因而也被归为了蛮夷,秦吞巴与吞蜀同理。

至于各国利益问题,巴蜀两国的兴亡与齐、赵、魏、韩、燕五国可谓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唯一一个有关系的楚国,独木难支,也不愿在此事上与秦国死磕,这就使得秦国一帆风顺的吞灭了巴蜀之地。

赵灭中山之战

中山国,这是一个“破后而立”的国家,早在战国初期便被魏文侯所灭,而后因魏国对中山国故地的控制力度越来越小,这才得以成功复国。复国之后的中山国迅速强盛,一度打得燕赵两国叫苦不迭。

在赵武灵王继位前,因三晋联盟破裂,魏惠王更是公然支持中山国袭扰赵国,使其成为了赵国统治者的心腹大患。赵武灵王即位之后,因赵国国力如江河日下,对外作战屡战屡败,便痛下决心在赵国掀起了胡服骑射。

与此同时,赵武灵王积极谋划灭中山国之战,自公元前307年到公元前296年的近十二年时间里,赵武灵王不断对中山国用兵,这才灭掉了中山国。

中山国的性质与蜀国相仿,皆是被中原各国视为“蛮夷”的国家,那么,是否赵国灭掉中山国也与各国无关呢?

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刚刚也说到了,魏惠王曾支持中山国袭扰赵国,大家可想而知中山国的作用。可是,此时的中山国因弃公称王,惹恼了齐国,又因入侵燕国,遭到了列国的抵制,在外交上,中山国几乎陷入了孤立的局面。不过,秦、齐、魏等国也还是希望中山国能够存在,继续“恶心”赵国,可奈何此时因楚国衰败,天下进入了秦齐两国争霸的时期,魏国和楚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这场风波之中,皆无暇关注中山国战事,这才给了赵国从容灭亡中山国的良机。

齐灭燕之战,子之之乱

公元前318年,燕国发生了“子之之乱”,即燕王哙将王位禅让给了燕相子之,太子平与将军市被不服,联手攻打子之,而后遭遇大败,市被与太子平之间矛盾激化,市被转攻太子平,使得太子平逃亡齐国,市被兵败被子之所杀。

此时,齐宣王接见了太子平,主动提出出兵帮助太子平复国,太子平欣然应允,却没想到齐国此举包藏祸心——齐军迅速击败了不得人心的子之,旋即燕王哙自缢,子之被杀,没过多久,太子平也死于非命,齐军在短短五十日(一说三十日)的时间里攻占了燕国全境。

我们继续用前面用的“套路”,分析一下燕国的国家性质以及各国的利益问题。

燕国,这是周王室初次分封之时仅有的几个“公爵国”之一,是召公奭的封国,可谓是根正苗红的姬姓诸侯国,反观此时执掌齐国的田氏,本是姜氏家臣,却耗费百年时间成功篡国,在国家性质上,齐灭燕根本不得人心。

而且,燕国的利存亡直接与赵国相关,而秦燕两国又有姻亲关系,这自然也就和秦国扯上了关系,试问作为齐国的主要对手,秦赵两国会坐视齐国吞灭燕国吗?

齐灭宋之战

宋国,占据着被誉为“天下膏腴”的淮泗之地,又有着商丘、陶丘以及彭城等商业都会,经济繁荣,引起了秦、楚、魏、齐、赵等国家的觊觎。

此时,戴偃发动政变夺取了宋国君位,史称“宋王偃”。宋王偃在位时期,穷兵黩武,四面出击,先后攻灭了滕国、薛国,又趁楚国衰败之时攻占了楚国淮北大片土地,对内施行暴政,使得国内动荡,这就给了各国攻灭宋国的机会。

不过,因秦国鞭长莫及,楚国国力大损,两国在争夺宋国控制权的问题上并未有多大的影响力,而魏国因霸业凋零,国力大损,在赵、齐两大强国面前自然也没有说话的份。如此一来,宋国的控制权就落到了齐赵手中,贪婪无度的齐闵王不愿与赵国分享宋国,便多次与赵国大战,于公元前287年彻底击败了赵国,夺得了宋国的控制权后,在次年灭掉了宋国。

齐灭宋与齐吞燕的利益问题效仿,秦赵两国自然不会坐视齐国消化宋国资源,使得国力“再上一层楼”,而魏楚两国又在灭楚之战中给齐国白白出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自然也对齐国不满,燕国又因此前的“子之之乱”,早已对齐国不满,而剩下一个韩国,自然是“随大流”,跟着其余各国蹭一蹭“经验值”。

在齐灭宋之战的两年之后,燕、秦、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楚国也打着救援齐国的旗号,攻略齐国土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6

这主要和诸侯国对宋国的重视程度有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历史事件在诸侯国中的重视度。

其一,楚灭越国。

越国位于当时周王朝的东南方,离中原地带比较远,存在感比较低,直到春秋末期,吴越争霸时这两个小国才一跃而起。

其实,吴越两国的崛起离不开晋楚的百年争霸。当时,晋国为了长期压制楚国,一方面让六卿轮流带兵袭扰楚国(这也造成晋国末年国君大权旁落,六卿掌权,最终发生三家分晋),另一方面派人去发展吴国,从背后袭扰楚国,吴国在吴王阖闾时代西征楚国,使楚国遭到沉重打击;楚国看到晋国扶持吴国后,便与越国结成联盟,让越国在背后袭扰吴国。

结果,在周王朝的东南方向,发生了历史上精彩的吴越争霸事件,产生了专诸刺僚、吴王伐楚、五战入郢、卧薪尝胆等历史事件,诞生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雄心勃勃的君主和兵圣孙武、伍子胥、范蠡、文种等名臣。

虽然吴越两国在春秋末期先后崛起,但毕竟地处周王朝偏远的东南,很多中原大国并没有把他们放在强国之列。勾践灭吴后,越国迅速没落,后来企图讨伐齐国,齐国劝说后又转而讨伐楚国,结果反倒被楚国所灭。

楚国在灭越国前已经得罪齐国,齐国自然不会帮助,越国对其他的诸侯国而言同样不重要,于是任其自生自灭。

其二,秦灭巴蜀。

巴蜀两国同样地处周王朝的西南一隅,并不是诸侯国竞相争夺的重点地区,甚至很多诸侯国把其视为蛮荒之地。

秦灭巴蜀唯一能触动的是楚国的利益,一方面楚国也想把巴蜀据为己有;另一方面,如果秦国占领巴蜀,便可以居高临下,顺流而下直击楚国,对楚国而已非常不利。

但是,春秋时期一度称霸的楚国,在进入战国时代后再也不如从前,地大物博却并不是特别强盛,无法制止秦国吞并巴蜀。

其三,赵灭中山。

中山国一度被一些史学家称为战国第八强,并得到周天子的册封,齐国也暗中支持中山国,以牵制赵国。

但是,中山国原本是白狄的一支,并不是传统的华夏族,这也是很多诸侯国看不上中山国的原因之一。

而且,中山国处于赵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利益相关国主要是赵、燕、齐三国,对于赵灭中山,比较弱的燕国自然帮不上,而且得到赵武灵王帮助的燕国更会帮助赵国灭中山。齐国也并不会因为中山和赵国死磕,别的诸侯国更不会。

除此之外,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赵国一跃而起,没有多少诸侯国敢轻易惹赵国。

其四,齐灭宋国。

宋国和上面几个诸侯国情形完全不同,地处中原,非常富庶,各诸侯国都很眼馋。而且宋国属于诸侯国的交通要道,直接关系到齐、楚、赵、魏的核心利益,齐国灭宋直接威胁到中原诸侯国的利益

除此之外,齐国先前得罪了燕国,燕国早就想着胖揍齐国,秦国同样希望讨伐齐国削弱三晋和楚国的幕后支持者,以方便之后东出。

于是乎,齐灭宋后,遭到列国伐齐,齐国差点灭国。

第2个回答  2020-12-01

春秋战国时期,简单点说,就是大国吞并中等国,中等国吞并小国的历史。从春秋时期的几百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的十几个诸侯国已经说明了一切。

因此,能够存活到战国的诸侯国,本身就是实力强劲的。比如战国七雄,又比如中山国、宋国、郑国和越国。

那么,为何楚灭越,秦灭巴蜀,韩灭郑,赵灭中山都没有引起列国干涉,而齐湣王灭宋就遭围殴呢?

楚灭越,秦灭巴蜀,赵灭中山

一、楚灭越

楚国灭越国,发生在楚怀王时期。楚怀王时期,楚灭越,使得楚国的领土再一次得到了扩张。

纵观越国周边的领土,可以发现,楚国的周围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齐国,一个楚国。也就是说,楚国灭越国,仅仅对齐国有影响。

而齐国之所以对楚灭越没想法,主要是因为:楚怀王被张仪欺骗以后,国力衰败,秦、楚、齐三国争霸的局势变成了齐、秦争霸。这这样的背景下,楚国就成为了齐、秦争霸中的重要筹码。饿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实力衰弱,却依旧是个重要的助力。

二、秦灭巴蜀

巴蜀之地,因为蜀道难的缘故,中原各国对于巴蜀都是没想法的。而且巴蜀之地被当时的中原称之为戎狄之长,文化落后,山东六国对巴蜀这个地方都是嗤之以鼻的。

因此,秦灭巴蜀,山东六国并没有什么感觉。

三、赵灭中山

中山国,邻近国家是赵国和燕国。因此,赵灭中山只能对燕国产生影响。那么,燕国会对赵国进行反击吗?

不会,理由有两个:

赵灭中山国,在胡服骑射以后,经历过胡服骑射变法的赵国,已经是当时的强国。而燕国向来孱弱,一句话,打不过。

中山国,自古以来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理由就是中山国在赵国腹地,几乎将赵国一分为二了。因此,赵灭中山,合情合理。

齐灭宋国

战国时期,大国消灭小国,实际上是很常见的,能够引起列国干涉的大国吞并小国之战,一定是因为其影响到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否则其他国家一般来说是不会干涉的。因为干涉的代价往往更大。

比如秦国秦昭襄王时期,魏冉执政。魏冉为了提高自己在陶邑的领土,便要越过别国的视野,攻打齐国,因为陶邑在齐国附近。此举被范雎嘲笑,因为这是远攻近交,得不偿失。

但是齐灭宋国不同。

宋国是当时商业的中心,且只是个中等国家,也就是说,宋国在战国七雄眼里,就是个香饽饽。

另外,宋国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和魏、楚、齐、赵几乎都有相连。

更为重要的是,有两个国家也对齐国十分不满,一个是秦国、一个是燕国。

燕国和齐国的矛盾在子之之乱。齐国当时趁燕国内乱,大举进犯,吞并了燕国不少的土地。燕昭王即位后,一直想着复仇。

而秦国,当时正处于秦、齐争霸的关键阶段,秦国自然乐于见得齐国倒霉。

也就是说,齐国灭宋国,几乎和大半的诸侯国产生了利益的冲突。那么五国伐齐,也就不意外了。

第3个回答  2022-01-05
第一点:思想问题。中山,巴蜀,越国都不是真正周天子所封的封国。只是当地的部族势力臣服了周天子,领了周天子的封爵而已。当时虽然礼崩乐坏,但是华夷需严辨这一条还是大家都遵守的。中山,巴蜀,越国在中原各国眼里就是蛮夷。为蛮夷出兵,师出无名。只有可能和某一国利益关联太大,这一国有可能出兵干涉。而宋国,那可是堂堂正正的周天子封国,而且在西周时代那是众封国之首,唯一的公国。连姜子牙的齐国都只是侯国。齐国敢灭宋,正好给了天下诸国讨逆的借口。
第二点:实力决定一切。组不成联军,就等于要单挑。但跟秦赵楚三国之一单挑,谁敢说自己必胜。没有必胜的把握,自然就不会有国家出兵干涉。
第三:外交问题。齐泯王之前几乎把天下诸侯都给得罪了一遍。单挑打不过,只能忍气吞声。现在能组联军,一起打齐国,而且还有个儿大的顶着。自然是个个踊跃。
第4个回答  2022-01-06
赵灭中山 是因为中山国本身就是个刺头 周围各国惹了个遍 之前还被魏国灭国一次 后复国 中山国为北方游牧民族所建 民风彪悍 不善外交 所以被灭不会引起多大浪头 而且此时 中山国周边的 燕国 齐国 魏国国力都比较弱与赵国自然没人敢说啥
秦灭巴蜀 首先是地理位置 秦国可以从陇地派大军直插巴蜀盆地 虽然当时楚国也距离巴蜀较近 可耐于北方的秦国和东边的齐国所构成的威胁 楚国才不会傻乎乎派军队去占领巴蜀 还因为楚国到巴蜀 群山连绵 道路险峻 楚国不敢冒险 于是秦国一家就能吞并巴蜀之地
齐灭宋国 实乃作死之路 齐国齐湣王在位时国家强盛 先后打败楚国 秦国 后又北欺燕国和南边的鲁国 还吞并了楚国的淮北之地可谓是强盛一时 而宋国是当时各诸侯国商人聚集之地 且首都陶邑还是天下制陶中心 可谓是富甲一方 宋国距离周天子的周王畿很近 常年供养周天子的护卫军队 又交好各国
虽然各国都有吞并之心 但都不敢明面上动心思 而齐国明目张胆吞并宋国 就是动了所有人都想吃的一块肉 招到诸侯们的不满 秦国挑头六国联合灭齐 而燕国和楚国是抱之前被齐国凌辱的私仇 导致齐灭宋 齐国被瓜分 仅剩两城 齐湣王被楚军杀死 齐国差点灭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