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家族封尉迟恭为一品官,为何只封秦琼为三品官?

如题所述

尉迟恭生前最高官职是开府仪同三司,确实是从一品官,但这个是散官,可以理解为退休以后享受待遇的官职。而尉迟恭担任过的职官(真正管事的官职)最高是右武侯大将军,和秦琼的左武卫大将军一样是正三品(秦琼死于任上没有熬到退休)。至于死后追授的官职,尉迟恭是正一品,秦琼三品,这也与他们的功劳、活得长短有关。而爵位的话,两个人都是从一品的国公。这个要详细解释一下。

一、区分职官与散官

这里就先解释一下职官和散官。职官就是有具体职责岗位的官职,而散官就是没有具体职责,只是享受级别待遇。这种官职一般会授予劳苦功高退休后的官员。正常情况下,只要这个官员还能工作,基本是授予职官。秦琼和尉迟恭获得的职官一直是一样的品级。

玄武门之变前,秦琼和尉迟恭都是李世民秦王府的武将,秦琼是秦王府右三统军,尉迟恭是秦王府左二副护军。二者的品级都是正四品下,从职务上来讲,秦琼是正职,尉迟恭是副职,秦琼更高一点。玄武门之变后,秦琼获封左武卫大将军,尉迟恭获封右武候大将军。

这两个官职都是隋唐十六卫大将军之一,从品级上都是正三品,没有差异。正三品也是他们两人生前获得的最高职官品级。此后尉迟恭因为性格粗莽,与同僚不和,放外任,历任各州都督、刺史(都督分正三品和从三品两种,刺史有从三品、正四品上、正四品下三种)。

二、三品官不算小

那他们的职官品级为什么都只有三品而没有达到一二品呢?其实三品已经很高了。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只有尚书省长官尚书令是正二品(由于李世民称帝前做过所以此职位不再授予其他官员),另外两省长官门下省侍中和中书省中书令都只是正三品官。

而唐朝其他获得相权的大臣会被皇帝授予“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意思就是和中书门下二省的三品长官共同参与政务。正常情况下,三品官员已经到头。其他的一二品高官基本上是荣誉官职,获得这些职位的往往是皇亲国戚,宗室亲王们(许多宗室亲王获封过正一品太傅、从一品太子太师、从二品大都督等等)。其他的诸如太尉、司徒、司空等职务除了在开国时偶尔授予过长孙无忌等亲贵功臣之外,其他时候往往都是死后追授,不常给活人。

解释完了职官,我们再来说说散官。唐朝除了正一品外每个品级都有对应的散官,从一品、正二品、从二品散官通常都会授予劳苦功高、德高望重的老臣,他们年迈退休后享受一定的待遇,没有固定的职责。尉迟恭在贞观十七年上表请求退休养老。

朝廷授予其从一品散官开府仪同三司,不需要再承担职责,仅需要五天上朝一次。这是李世民念及这位劳苦功高的名将,特别加恩。而秦琼呢,在玄武门之变后一直受伤病困扰,没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功劳。也没机会活到退休。他在贞观十二年(638年)就去世了,而尉迟恭活到了显庆三年(658年),整整多了二十年。

然后说他们死后追授的官职,尉迟恭死后追授司徒、并州都督。唐朝,司徒是正一品,而并州都督品级不明。因为唐朝都督分大都督(从二品)、中都督(正三品)和下都督(从三品)。大都督都会标明“大都督”名号,如“扬州大都督”,所以尉迟恭肯定不是,这个官职应该是正三品中都督比较合理。

秦琼死后追授的官职是徐州都督,应该也是正三品比较合理。尉迟恭追授正一品,因为他原本就已经是从一品开府仪同三司了,并且是当时已经很少的开国元勋,获追封正一品比较合理。而秦琼在李世民登基后一直久病缠身,没能继续建功立业。所以停留在正三品。

那是不是简单的说尉迟恭是一品,秦琼是三品呢?也不是。尉迟恭和秦琼都是一品,因为他们还有爵位。秦琼生前的爵位是翼国公,死后追封胡国公;尉迟恭封爵吴国公,后改封鄂国公。当然国公和国公不完全一样。

秦琼的食邑是七百户,尉迟恭比较多,因为他和长孙无忌都是玄武门首功,额外获得封赏,食邑一千三百户。但无论食邑多少,都是从一品爵位(唐代爵位品级,亲王、公主为正一品;郡王、嗣王、国公为从一品)。尉迟恭高于秦琼,是因为玄武门之变,尉迟恭与长孙无忌等人是第一批身先士卒进入玄武门击杀李建成、李元吉的。而秦琼可能没有直接参与(但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应该有参与决策),功劳略小。而秦琼长期生病,死的又早,没有机会进一步建功立业。故而秦琼略低于尉迟恭,情有可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3

秦琼和尉迟恭,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两大猛将。在许多人眼中,秦琼应该比尉迟恭更厉害,品阶更高才对,但历史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尉迟恭被李世民授“开府仪同三司”待遇,这在唐朝时期,属于一品大员(是从一品,非正一品)。而秦琼却惨了,仅是左武卫大将军,死后被追赠了一个徐州都督,这属于正三品。那么这是为什么?大致三点原因。

其一:李世民更偏爱尉迟恭。秦琼虽在美良川之战中打败了尉迟恭,逼得其走投无路,最终被李世民招降。但李世民却更偏爱尉迟恭。比如李世民曾这样点评尉迟恭: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意思就是说,我持弓,你挥槊,咱俩配合作战,就算面对百万敌军也不在话下。

对秦琼,李世民则视其为单挑王,每次看到敌军战将耀武扬威时,就命秦琼出阵干掉对方。从这个对比中,就可以明显发现,尉迟恭跟李世民的默契度更高,两人的关系自然就更亲密,因此得到了偏爱。自然这种偏爱,也就体现在了待遇(品阶)之上。

其二:尉迟恭的贡献更大。尉迟恭完全可视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故而在玄武门之变时成为了李世民最得力的助手,跟在李世民身边,先杀李元吉救下李世民。随后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喝散了玄武门外,依旧在拼杀的太子侍卫。

最后尉迟恭又去恐吓李渊,逼李渊为玄武门之变定调子: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反作乱,而李世民是来护驾的。这等于是让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变得名正言顺了。

所谓功高莫过于救主。尉迟恭不但拥救主大功,还替李世民拿到了最需要的“李渊的态度”,为玄武门之变画上一个完美句话。因此就凭尉迟恭在玄武门之变中的表现,秦琼怎么比?

这里必须要强调一下,秦琼是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具体职能(担当的任务)不祥,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秦琼和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外,抵挡太子府的侍卫。因为李建成身边也有猛将,如薛万彻,但任务完成的不好。薛万彻眼见无法功开玄武门救援李建成,便喊出“血洗秦王府”。若真这么干了恐怕长孙皇后等人必死无疑。亏得关键时刻又是尉迟恭,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出现,这才化解了这次危机。

第二种说法是,秦琼负责保护秦王府。这显然是从第一种可能中推导出来的。不过笔者却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玄武门之变,就是李世民孤注一掷的最后一搏,自然要把所有力量都集中在玄武门,岂能让秦琼这种猛将浪费在自己府内,保护家人?须知一旦玄武门之变失败,全家都要被杀的。

但无论怎样,尉迟恭的贡献,显然是远超秦琼,自然他享受的待遇,就要比秦琼更高,这是成正比的。秦琼没啥可冤的。

其三:活得长才是“王道”。秦琼死于公元638年,最终官职定格在左武卫大将军,并被追赠为“徐州都督”,这是正三品的待遇。

再看尉迟恭,他死于公元658年。这就使得尉迟恭的官阶能不断调整,不断晋升。

在秦琼死后六年,也就是公元643年,尉迟恭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成为了(从)一品大员。这就是所谓的:活得长就是“王道”。

第2个回答  2020-11-25
之所以只封秦琼为三品官,是因为李世民认为秦琼还有提升的空间,所以暂时将其分为三品官。
第3个回答  2020-11-25
因为秦琼并没有什么功劳,秦琼只是人脉好以及人品才能够得到李世民重用。
第4个回答  2022-10-21
功莫大于救主,尉迟恭战功战且不论,单试过他与李世民,尉迟恭有三次救驾之功!第一次洛阳之战时李世民带少量轻骑侦查地形时,突遇单雄信,单雄信差点杀了李世民,尉迟恭及时赶到打败了单雄信,这是第一次!刚刚投降李世民的尉迟恭得到了李世民表扬!调侃他报答知遇之恩的速度有点快!第二次李世民与刘黑闼大战洺水之前,李世民被刘黑闼杀了个回马枪,差点战殁与阵中,尉迟恭带队拼杀把李世民捞了出来!最后一次则不仅救了李世民的命,还帮助李世民控制局面,夺取了皇位!玄武门之变当天李世民射杀李建成时战马受惊了,李世民掉下马来差点儿给他弟弟李元吉用弓给勒死,尉迟恭及时赶到,大喝一声,李元吉本来就相当忌惮尉迟恭,之前两人还比过武,李元吉在尉迟恭面前就是弟弟,尉迟恭,秦叔宝,罗士信,裴行俨(大唐高宗后期第一名将战神裴行俭的亲大哥,父兄被王世充啥的时候他还在襁褓之中)这四位是隋唐之际的绝世猛将!我这里说的是正史而不是野史和演义小说!话说回来,尉迟恭一箭射杀了李元吉,然后砍下李建成李元吉的头颅,东宫和齐王府的兵士于是才树倒猢狲散!然后尉迟恭穿着铠甲拿着马槊血淋淋的站在李渊面前,局面控制住了!由此来看,尉迟恭位列凌烟阁24功臣武将第一实至名归!尤在大唐第一名将李靖之上,功劳太大了,武将里他和李世民的关系最近,李世民引他为心腹爱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