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长什么样的?

跟罂粟花一样吗?

虞美人,属罂粟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每年夏季开花。其花缀生于细长直立的枝茎顶端,色泽鲜艳,绚丽多姿,袅袅轻盈,有如彩云飘忽,显得百般娇柔。《花镜》中说它:“单瓣丛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常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之妙品。” 虞美人花,原产于欧州和亚州北部,唐代以前使传入中国。



虞美人花未开时,蛋圆形的花蕾上包着两片绿色白边的萼片,垂独生于细长直立的花梗上,极像低头沉思的少女。待到虞美人花蕾绽放,萼片脱落时,虞美人便脱颖而出了:弯着的身子直立起来,向上的花朵上4片薄薄的花瓣质薄如绫,光洁似绸,轻盈花冠似朵朵红云片片彩绸,虽无风亦似自摇,风动时更是飘然欲飞,原来弯曲柔弱的花枝,此时竟也挺直了身子撑起了花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6
虞美人,属罂粟科一年生草本花卉,每年夏季开花。其花缀生于细长直立的枝茎顶端,色泽鲜艳,绚丽多姿,袅袅轻盈,有如彩云飘忽,显得百般娇柔。《花镜》中说它:“单瓣丛心,五色俱备,姿态葱秀,常因风飞舞,俨如蝶翅扇动,亦花中之妙品。” 虞美人花,原产于欧州和亚州北部,唐代以前使传入中国。此花因人而得名,则是出于我国历史上的一段悲壮故事。虞美人本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妾虞姬。这位姿质并蓄,色如丽春的绝黛佳人随项羽转战南北,形影不离。后来项羽失利,被刘邦困于垓下,虞姬见大势已去,遂唱:“汉兵已掠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气已尽,贱妾何聊生。”悲歌一曲拔剑自刎。以后,人们为悼念这位绝色美人,便以虞美人作为曲牌名,以人名花虞美人(亦称丽春花)的美名据此由来。 历代诗人赋咏此花的诗文词赋,多取材于这一美丽悲壮的历史传说,借题发挥,写花思人,写下了许多缠绵悱恻的诗句,概然而寄凄切之情。 唐代诗人杜甫曾有《丽春》一诗:“百草竟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纷纷桃李枝,处处总都移。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项羽当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自刎于乌江之上,而虞姬则以“大王气已尽,贱妾何聊生。”以身殉情,从而留下了千古佳谈。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就赞道:“生当为人杰,死去亦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代诗人辛弃疾的《浪淘沙·赋虞美人草》,也是以虞姬的故事为题,直取其意。“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如今草木忆英雄。”睹物思人,由眼前的虞美人草而忆及项羽这位古代英雄。“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故然,儿女情长,这本是千古相同如此的事理,除了项羽、虞姬的儿女之情,古代更有帝舜和娥皇女英的故事。可舜是古代圣贤,而项羽则是失败的英雄,自然使人更为伤痛恨和同情。词中褒贬恰当,慨然激越而又凄清哀婉,很值得一读。 清代诗人赋咏虞美人的诗歌最多。南京人孙念某诗曰:“垓下已捐身,花 血溅新。芳魂化幽草,羞作汉宫春”(《虞美人花》),在忆花思人。清代另一位诗人吴嘉纪在游虞姬基(今安徽灵壁城东15里处)后曾写道:“楚汉已俱没,君坟草尚存。几枝亡国恨,千载美人魂。影弱还如舞,花娇欲有音。年年持此意,以报项家恩。”(《虞美人花》〉。项羽是失败了,可是成功的英雄而今安在?还不是功名俱没,往事都化着了烟云,项羽只不过留下荒场一堆。诗中避开了楚汉之争中成功与失败的这一主题,相对来说倒是把虞姬的形象写得更为突出,更活了。她不但是美妄良妻,而且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故而香魂千古不灭,与花同艳。春风花动,就象是虞姬在言在舞,妖娆尚存。 许氏,清代女诗人,姓名未详,她曾以第一人称口气写了一首情意很深的绝句:“君王意气尽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碧血,《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常以碧血赞颂为国死难的人。杜鹃,为蜀帝,“死后魂化为杜鹃鸟,日夜哀啼:‘不如归去’,以至啼出血来,化为杜鹃花”(《华阳国志·蜀志》)。杜鹃是由人化为鸟,又由鸟化为花,虞美人则由虞姬的一腔碧血幻化而成,故而开得更红,更为动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6
我种过的啦,很漂亮,草本的,毛乎乎的.不是罂粟花. 虞美人,别名丽春花。属罂粟科,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多为丛生,高80厘米左右,茎叶均有毛,茎具乳汁。叶互生羽状分裂。花单生于花葶顶端,4瓣或重瓣,纸质而有光彩,里红、紫、粉、白等色,并有复色、镶边和斑点,非常娇艳。花期4一5月。
第3个回答  2020-12-03
虞美人其实就是一种果实较小的罂粟花,经过历代观赏化培植,果实越来越不发达。
第4个回答  2020-07-05
虞美人是罂粟科的,它含有鸦片这种麻醉剂,欧洲人叫它包米罂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