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学风的形成主要是靠教师的引导还是靠学生自律?

针对这个辩题,正反双方立论的论点可以分别从哪几个角度入手那》?攻辩问题又该怎么样提出?

教师教学工作对学生良好学风的影响马村学校 马 萍 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这就要求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才能达到新课程的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与良好学风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尽可能的环境和条件,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方法,同学生一起去增长知识、寻找真理,并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当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学习中学生遇到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该怎样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的热情更加高涨;要培养学生的自律、自信与合作,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同学友好相处。其次,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种新挑战。过去,教师只注重与传授知识,而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并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观念和能力上要发生转变。(一)观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先导,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要明确:(1)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责任,同时兼有知识的研究与生产责任的改变,学校也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是日益成为兼有知识的传播与生产的中心。(2)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以对话、交流、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失去了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教学是一种互相尊重、心理相容、教学相长、学习探求真理、交流人生的体验。教学过程不再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师生之间直接性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实现双方主体的建构和发展。(3)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的挑选者、研究者、创造者;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教师不仅要考虑教什么,怎样教,而且要考虑为什么教的问题。教师必须立足于真实的教育情景研究,创生课程的活动才由此得以展开。教师要研究自己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学生一起去探索知识的生成。(二)教师要具有新的教学技能和能力。(1)具备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教学活动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组织方式及质量效益都和教学活动中使用的工具有关。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问题,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2)具备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和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新教材提供老师很多新的教学方式,有趣、新颖、独特、生动,每一部分内容都充满新意,每一节课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新课程的教师需要不断更新,加强对新知识、新领域和新发展的认识和了解,提高适应能力。同时要能够指导掌握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才能引导学生形成一股良好的学习风气,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班主任促进良好学风形成的途径 良好的学风是指一个班集体应具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活跃的探究思维,是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良好学风一旦形成,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班主任不权要会运用学习理论指导学生学习,而且要在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进而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首先,理解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老师要摒弃传统教育中遏制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如单纯的填鸭式教学),代之以灵活、多样、引导型、创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而且是建立在学生主动、自愿的基础上。因此,班主任要想很好地理解学生,就必须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以学生能够接纳的方式处理问题,使学生信任自己、悦纳自己,进而引导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其次,了解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智能。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优势智能,即便这种优势智能本身与学习无关,教师也可以通过挖掘学生潜在智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进而将这种自信心迁移到学习上,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再次,树立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的榜样包括两种,一种是教师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广博的学识与优秀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另一种是树立学生中的学习典型,鼓励其他学生学习典型的学习态度与学习精神,进而带动全班形成良好的学风。 综上所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并不是简单套用某种学习理论的,而是需要班主任在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托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有目的、有计划、有特色地开展各种活动,有效地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