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卷,最好比较完整。
谢啦哈,有追加的哦

小学六年级语文升学考试模拟试卷(3)
一、积累与运用。 (全卷100分,书写分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
A.蜷缩(quán) 藐视(mǎo)亲昵(ní) B.屏住(bǐn)煎熬(áo)奚落(xì)
C.累赘(lèi) 嘲笑(cháo) 抵御(yù) D.偏僻(pì)权利(quán)魅力(mèi)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 ( )不前 正( )危( ) 谈( )论( ) 百折不( )
脚 ( )踏实地 名( )其实 鬼( )神工 莫( )其妙
3、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很多,请按词填字。(4分)
一( )如故 ( )死如归 面面相( ) 管中( )豹
( )尘莫及 ( )前顾后 耳闻目( ) 走马( )花

4、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4分)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离校了,看着( )的校园,想着( ) 的老师和( )的同学,心中真有点( )。
5、填写下面诗句。(4分)
(1) ,天下谁人不识君?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等闲识得东风面, 。
(4) ,自在娇莺恰恰啼。

6、仿句。(任选一个)(4分)
(1)例句:燕子衔来了一个花枝招展的春天。
仿写:母亲用毛线编织出了 。
(2)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鲜花,如果 那 。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并写出句意。(4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若:
句译: 。
8、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2分)
A.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书桌里陈设着同学们使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C.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D.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因此他错过了这趟校车。
9、下面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有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碧野田间牛得草。你能根据下面这些名字写出下联吗?(3分)
冰心 白杨 林里 巴金 张天翼 马识途 流沙河
下联是: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下 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是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 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陶醉: 。

忧心忡忡: 。

2、 读第1自然段中“虽说不识‘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填写:(3分)
(1)“虽然……却……”表示 关系。
(2)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缕缕书香弥漫”指 。

3、读第2自然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本本‘苦书’”,填写(2分)
(1)“本本”迭用表示 的意思。
(2)“苦书”指的是 。

4、“卧床数年的母亲 (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 (2分)
(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横线处。
(2)这个词(所填的词)表示 的意思,也表现家人 的心情。

5、阅读文中画线句“母亲感慨地叮嘱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3+3分)
(1)“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2)“父亲的精神”指的是


6、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这“很多很多”指的就是
(3分)

三、习作。(45分)
你的身上总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足以让你值得为自己喝彩!请你选取自己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0
小学语文十一册检测试卷之基础部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是比喻句的打√)。(3%)
1.绿色的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 )
2.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 )
3.父亲是个打猎迷。( )
4.共产党是太阳,把温暖送到人们心里。( )
5.她长得很甜,像她妈妈一样。( )
6.陈秉正的手成了铁耙,什么棘针蒺藜都刺不破它。( )

二、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下列词语,并写下来。(2%)
1.准备活动 领奖品 冲刺 起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菊花 迎春花 腊梅花 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浇水 播种 买种 翻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缩句。(4%)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泪珠大颗大颗地落在热气腾腾的鱼汤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改病句。(6%)
1.同学们脸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改为:

2.中国名胜古迹很多,长城是唯一的一处。
改为:

3.一辆日本朋友乘坐的汽车去故宫参观。
改为:

五、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6%)
( )春天的郊外,景色多美啊!
( )一群蜜蜂正忙着采蜜呢。
( )小溪的尽头,满园的桃花绽开了笑脸。
( )脚下,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
( )再远处是一片金黄色的油菜花。
( )溪边一簇簇的野花开得火红火红的。

六、阅读理解
新春佳节之际,妈妈买来了一幅画。我粗粗一看,这幅画并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我心想:书店里有那么多色彩鲜艳的年画,妈妈为什么要买这幅呢?我一边琢磨,一边细细欣赏起来。
这是一幅国画,画的背景是巍峨挺拔的高山,被淡淡的烟云笼罩着,使群山若隐若现,令人格外神往。山坡下横插过来一株苍劲的松树,松树下是一对飞奔的骏马。奔在前头的是一匹枣红马,它浑身火红,仰天长嘶,红色的鬃毛高高飘起,全身的肌肉结实得像拳击场上的运动员,一块一块地凸出来,显得十分健美有力。枣红马腾空而起,柔软而漂亮的马尾巴甩得很起劲。紧挨着枣红马旁边是一匹白马,从头到尾一片洁白。连一根杂毛也没有,像一团白云轻轻飘来,显得那么洒脱矫健,分明是一匹千里马。
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这时,我猛然想起刚才的疑问,便跑去问妈妈。妈妈神秘地笑了,反问我:“你属什么呀?”我恍然大悟,抢着说:“知道了,知道了,我属马,这年画上的马象征着我。您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永远向前飞奔,对吗?”妈妈满意地点点头。
啊!马儿,你知道这是妈妈对我殷切的期望,我决心要让它变成现实。
1.填空。
(1)这幅国画画的是( )、( )、( )、( ),主要画的是( )。
(2)妈妈买这幅画的目的是( )。

2.用横线画出写“我”观画时联想的句子。
答:

3.用‖把文章分成3段,用简洁的语句写出文章的叙述顺序。

4.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5.给短文加标题。

小学语文十一册检测试卷之基础部分
参考答案
一、1.√;4.√;6.√
二、准备活动、起跑、冲刺、领奖品
三、1.天空挂着圆月。 2.泪珠落
四、1.把“心情”改为“神情”;
2.把“唯一”改为“其中”;
3.把“的”去掉,把“一辆”移到“汽车”前面。
五、1、4、5、2、6、3(注意:近处方可见到密蜂采蜜)
六、1、(1)高山、烟云、松树、骏马骏马(2)、希望我努力学习,不怕挫折。
2、我越看越着迷,似乎听到了它们“得得”的马蹄声,看到了他们身后卷起的阵阵尘土,仿佛看见它们自由自在地飞驰在广阔的原野上。
3、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自然段。第三段:4-5自然段。文章一开始写我看到的奔马图,然后写我看到奔马产生的联想和妈妈对我的教诲。
4、本文通过写我看到奔马图后产生的联想,明白了妈妈给我的教诲。
5、殷切的期望(只要意思接近主题其他亦可)
第2个回答  2010-06-20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 2009.06 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kuí kǎi yīn hàn lǚ yù
( )梧 ( )旋 ( )勤 震( ) 步( ) 抵( )
rě kān yǎn yè nüè cán
( )事 ( )探 ( )然 摇( ) 肆( ) ( )愧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东施效( ) ( )人心脾 负( )请罪 生死( )关
面面相( ) ( )而不舍 梦( )以求 国( )民穷
3、古诗填空。(6分)
①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 , ”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 , ”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李白在《赠汪伦》中以水之深喻情之深,化无形为有形的名句是“ , ”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 , ”安慰朋友。
②“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含“雨”字的诗句①“ ”。② “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再把句子的意思写下来。(6分)
① 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 ( ) 走( )

②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 ) 弗若( )

③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之 ( ) 陷( )

5、仿写。(3分)
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成群的蚂蚁 ,那是在教我们 ; ,那是在教我们 ; ,那是在教我们 。

6、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4个错别字、3个病句,在原文中)。(5分)
雨过天情,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红,学校变得更美丽了。芒果树的树叶上不断地陆续地往下滴着晶银的水珠,蝴蝶在花圆里飞来飞去,小鸟在树上叫个不停……学校到处勃勃的生机。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画“×”。(5分)
①“黄、董、郭、张、唐”五种姓,按音序排列为:董、郭、黄、唐、张。 ( )
②“猝不及防、司空见贯、 容光焕发、崇山峻岭”中没有错别字。 ( )
③“猴子既然知道大家拿他取乐,而且更加放肆起来。”一句中关联词使用不当。( )
④“叶公好龙、郑人买履、自相矛盾”全是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 )
⑤“形势严峻、改正缺点、维持秩序、增强体质”四组词语搭配没有错误。 ( )
二、阅读理解。(35分)
自己建造的房子
①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②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后来都看得来,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细料,做出来的却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③ 这是你的房子 他说 我送给你的礼物
④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现在他得住在一幢粗制滥造的房子里!
⑤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 )积极行动,( )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⑥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一根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 )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 )要获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铭牌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8、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尽最大的努力(jǐn jìn ) 抹平(mā mǒ)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消极应付----( ) 粗制滥造----( )
10、“无地自容”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木匠无地自容的原因是 。(3分)
11、在文中括号内加上关联词语。(4分)
12、给文中第③段的句子加上标点。(3分)
13、画“ ” 的句子是 句,在文中起 作用。(2分)
14、“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给自己建造房子,他怎么会这样呢?”将这个句子改成陈述句,但不改变原意。(3分)

15、文章已分成两段,请概括第一段段意。(4分)

16、我们应该怎样“建造生活”?联系实际谈一谈。(4分)

参考资料:我们的考卷

第3个回答  2010-06-21
一、积累与运用。 (全卷100分,书写分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
A.蜷缩(quán) 藐视(mǎo)亲昵(ní) B.屏住(bǐn)煎熬(áo)奚落(xì)
C.累赘(lèi) 嘲笑( ) 抵御( ) D.偏僻( )权利( )魅力(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 ) ( )不前 正( )危( ) 谈( )论( ) 百折不( 屈 )
脚 ( )踏实地 名( 负 )其实 鬼( 斧 )神工 莫( 明 )其妙
3、表示“看”的意思的字很多,请按词填字。(4分)
一( 见)如故 ( 视)死如归 面面相( ) 管中( )豹
( )尘莫及 ( )前顾后 耳闻目( ) 走马( 观 )花

4、读下面的一段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4分)
明天,我们就要毕业离校了,看着( )的校园,想着( ) 的老师和( 朝夕相处 )的同学,心中真有点(依依不舍 )。
5、填写下面诗句。(4分)
(1) ,天下谁人不识君?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等闲识得东风面, 。
(4) ,自在娇莺恰恰啼。

6、仿句。(任选一个)(4分)
(1)例句:燕子衔来了一个花枝招展的春天。
仿写:母亲用毛线编织出了 。
(2)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鲜花,如果 那 。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并写出句意。(4分)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俱: 若:
句译: 。
8、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 )。(2分)
A.爸爸虽然很胖,但是行动很麻利。
B.书桌里陈设着同学们使用过的文具和书籍。
C.我们每个同学在今天的考试中都要发扬出自己的学习水平。
D.因为他迟到了10分钟,因此他错过了这趟校车。
9、下面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的名字或笔名,有人巧妙地利用它们编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碧野田间牛得草。你能根据下面这些名字写出下联吗?(3分)
冰心 白杨 林里 巴金 张天翼 马识途 流沙河
下联是: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9分)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下 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这是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 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陶醉:沉醉 。

忧心忡忡: 。

2、 读第1自然段中“虽说不识‘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填写:(3分)
(1)“虽然……却……”表示 关系。
(2)两个“书香”的意思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缕缕书香弥漫”指 。

3、读第2自然段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本本‘苦书’”,填写(2分)
(1)“本本”迭用表示 的意思。
(2)“苦书”指的是 。

4、“卧床数年的母亲 (竟然、突然、居然、忽然)下床了” (2分)
(1)选择适当的词填入横线处。—
(2)这个词(所填的词)表示 的意思,也表现家人 的心情。

5、阅读文中画线句“母亲感慨地叮嘱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3+3分)
(1)“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2)“父亲的精神”指的是


6、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这“很多很多”指的就是
(3分)

三、习作。(45分)
你的身上总有许多闪光点,这足以让你自豪,足以让你值得为自己喝彩!请你选取自己在生活中的闪光点,以《为自己喝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