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如何种植

如题所述

艾草,产新期在每年的5-9月。当前国内流通规格可分为蕲艾、艾叶与五月艾三种。艾草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田边、地头、山坡、荒地均可种植,其播种时间如下:

1、选种艾草留种以2~3年生植株为好,选生长健壮、丰产、无病虫害的植株留下不收,果实成熟时剪下果枝摊晾至干,脱粒、过筛、簸去杂质,种子装于布袋里,放于阴凉干燥处贮藏。

2、播种艾草应于早春播种,南方2~3月,北方3~4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50厘米,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出苗后注意管理,当苗高10~15厘米时按株距20~30厘米定苗。

艾叶草是我国南方几乎到处都有的一种植物,在广西桂林,更是直接用艾叶草的叶子包米饭来做着吃的。艾叶防瘟疫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

因为中草药就是就地取材,因此艾草成为那个时候防瘟疫的功臣,据现代医学药理证明艾草是一种抗菌抗病毒的药物,因为艾草对病菌有着抑制和杀伤的作用,而且对呼吸系统疾病也有着防治的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6
你好:
艾草生长主要以采收鲜嫩株头及嫩叶为目的。
艾草的种植方法:
艾草的适应性强,普遍生长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艾草种植要求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有利生长。种子直播,每穴3-5粒,株高5CM时须疏苗,以利生长。株高30CM时可撒肥料,让叶子及茎干充分生长,因特殊叶形及特殊需要银色色彩,近年来常被花艺老师拿来作花材。

艾草主要以根茎分株进行无性繁殖,但也可用种子繁殖。一般进行种子繁殖在3月份播种,根茎繁殖在11月份进行。畦宽1.5米左右,畦面中间高两边低似“鱼背”型,以免积水,造成病害。播种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农家肥4000千克,深耕与土壤充分拦匀,排后即浇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茎开始萌发,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顷每茬采收鲜产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获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粪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

艾草的味道与柠檬味道相似,具有香甜可口的味道,常被用于制作花露水、香醋时的材料,可擦于皮肤上具有防蚊防蝇的效果。叶常被欧洲人拿来泡茶饮用,有益肠胃健康,并驱除孩童体内的寄生虫叶可放于洗澡水泡澡,增进血液循环,置于枕头中并可治疗失眠。

希望能帮到你,祝生活幸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02
艾草(Artemisia argyi)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冰台(《尔雅》)、艾蒿、黄草(《埤雅》)、医草(《别录》)、灸草等,在我国具有悠久的药食同源应用历史。艾草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如我国大部分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蒙古等地。现代研究表明,艾草含有多糖、黄酮类、萜类、苯丙素类、甾体类、脂肪酸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治疗溃疡、活血、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癌和免疫调节等生物活性。古籍及中药典籍记载,艾草全草入药具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等作用,且因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人们对其可接受程度高,用药相对安全性较高,近几年艾草的需求量大幅攀升。
艾草的产地分布极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乎遍及全国,可生长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在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蒙古、朝鲜、苏联(远东地区)、日本也有栽培。艾草极易繁衍生长,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以潮湿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人工栽培在丘陵、低中山地区,生长繁盛期24~30 ℃,气温高于30 ℃时,茎杆易老化、抽枝、病虫害加重;冬季低温小于-3 ℃时,当年生宿根生长不好。
现在艾草的使用不仅仅局限于药用,在食用、建材、家纺、日化等方面的用途也越来越多,野生艾草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人工种植艾草发展迅速,已经占领了大部分市场。人工种植艾草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季节生产的艾草含有的活性成分差异较大,且艾草的品质也各不相同。因此,亟需对艾草人工标准化种植进行研究,以便按照标准种植,获得品质较好的艾草,满足市场需求。本文参考相关的文献和当地的种植技术,规范艾草的种植流程,对艾草标准化种植及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选地整地
1.1 选地
艾草适生性强,喜阳光、耐干旱、较耐寒,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土壤通透性好、有机质丰富的中性土壤为佳,肥沃、松润、排水良好的砂壤及黏壤土生长良好。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应选择丘陵等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进行合理布局,坡地和平地均可种植,也可以在房前屋后、田间边角地种植。但是作为食药用的艾草,栽培中除了要获得较高的产量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艾草原料的质量安全及其药效。因此,种植地块周边空气应洁净无扬尘,附近无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水污染,空气质量应符合国标GB 3059—2012 的规定。
1.2 整地
地块选好后,先进行深耕,耕深30 cm 以上。深耕土地不仅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温度和保墒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耕质土下积淀的氮、磷、钾元素;同时,也起到部分除草作用,使当年的草籽基本上全部深埋,可除掉翌年50%左右的杂草。关键是将往年未分解的非艾草专用除草剂深埋于地下,解除其对艾草生长的影响。深耕时墒情过大,应适当进行晾(晒)垡,防止旋耙时耙不碎,出现过大的明垡和过多死垡,影响种植。
1.3 施肥
有农家肥的,可结合犁耙整地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农家肥30~45 t/hm2;或用腐熟的稀人畜粪撒一层作底肥。无农家肥的,可选用颗粒状艾草专用有机肥,在深耕后、旋耙前,均匀撒施750 kg/hm2 左右。用作艾草有机肥的有效元素含量指标:有机氮磷钾含量20%以上,氨基酸类含量超过20%,有机质超过20%,腐植酸大于5%,硫元素含量大于10%,不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1.4 整畦(厢)
泥土耙碎后,开始整畦(厢)。畦(厢)宽5 m 左右(视地块情况而定),便于人工除草和机械作业。每2 畦(厢)间开一浅沟,沟深20 cm 左右、宽30 cm 左右,便于防涝排水。每畦(厢)中间高、两边低(呈龟背形),高低差不超过1.5 cm,便于排溉。地块四周宜开好排水沟,沟深50 cm 左右、宽60 cm以上,便于旱时灌溉、涝时排水。整地后,喷洒1 次艾草专用除草剂(遇水分解),对杂草进行封闭杀灭,10~15 d 后即可栽苗。
2 种苗繁殖
2.1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应于早春播种,3—4 月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直播行距40~50 cm,播种后覆土不宜太厚,以0.5 cm 为宜或以盖严种子为度。苗高10~15 cm 时,按株距20~30 cm定苗。
2.2 分株繁殖
艾草分蘖能力强,一般1 株艾一年能分蘖成几株至几十株,可以作为分株繁殖的材料。因此,生产上大部分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该方式也是目前人工栽培的主要繁殖方式。每年3—4 月,由根茎生长出的幼苗高15~20 cm时,在土壤湿润时,最好是雨后或浇水后,挖取艾草全株按照行株距45 cm×30 cm 种植,栽培后2~3 d 若无降水要滴水保墒。
3 种植
普通种植行株距为45 cm×30 cm(7.5 万株/hm2);密植行株距为45 cm×15 cm(15 万株/hm2);合理密植行株距则为45 cm×20 cm(10.5 万株/hm2)。每穴1 株。在黏性较大的黄土地或黑土地上,种植深度5~8 cm 左右;砂土地或麻骨石地种植深度以8~10 cm 为宜。
艾草种植时也可以半机械化作业。一人驾驶拖拉机带犁开沟,一人摆苗,一人撒艾草专用有机肥(施有底肥的,可以不用再撒肥)。第一犁摆艾苗,注意犁开沟的间隔和深度、摆苗的间隔和深度;第二犁撒艾草专用有机肥,开沟深15~20 cm,使翻出的土刚好埯住第一犁的艾苗根;第三犁按第一犁标准执行,第三犁翻出的土刚好埯住第二犁的有机肥,依此类推,直至栽植完成。结束后应检查有无露根现象,若有,及时用土封掩。
4 田间管理
4.1 中耕与除草
开春后,当日平均气温达到9~10 ℃时,艾根芽刚刚萌发而未出地面时(及时拨开地表观察),保持一定的墒情,用喷雾机全覆盖喷一次艾草专用除草剂封闭,切忌有空白遗漏。待艾苗长出后,若仍有杂草,则在3 月下旬和4 月上旬各中耕除草1 次,要求中耕均匀,深度不得大于10 cm,艾草根部杂草需人工拔除。第1 茬收割后,对仍有杂草的地块,用小喷头喷雾器,对艾草空隙间的杂草进行喷杀,防止喷溅到艾草根部;第2 茬艾芽萌发后,仍有少量杂草的,进行人工除草。除草剂应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严禁不经技术指导,私自选用除草剂。紧邻地块其他农作物施用双子叶或菊科除草剂时,严禁喷溅到艾草上。每茬收割后,地上仍有杂草,特别是带有草籽的杂草,应及时收集,并堆集在地头焚烧,严禁草籽落入田间。
4.2 追肥
每茬苗期,最好苗高30 cm 左右时,选在雨天沿行撒匀艾草专用提苗肥60~90 kg/hm2,若是晴天则用水溶化蔸施(浓度0.5%以内)或叶面喷施;遇到湿润天气,追肥也可与中耕松土一起进行,先撒艾草专用肥,再松土,松土深度10 cm。化肥催苗仅适合第1 年栽种的第1 茬,以后各生长期[吉山花瑶](即二季、三季等)不得使用化肥,否则影响有效成分的积累,降低艾草品质。
4.3 灌溉
艾草适应性强,且在种植之前已将畦(厢)面整成龟背形,有相应的排水沟,及时做好雨天、雨后的清沟排水工作,以防积水造成渍害。干旱季节,苗高80 cm 以下时进行叶面喷灌;苗高80 cm 以上则全园漫灌。
5 采收
艾叶第1 茬收获期为6 月初,于晴天及时收割,割取地上带有叶片的茎枝,并进行茎叶分离,摊晒在太阳下晒干,或者低温烘干,打包存放。7 月中上旬,选择晴好天气收获第2 茬,下霜前后收取第3 茬,并进行田间冬季管理。
第3个回答  2018-06-23

香艾草种植方法播种,香艾草发芽温度18-22℃发芽天数8-12天生长适宜温度15-35℃播种季节1-12月开花季节1-12月播种到收约90天,产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和台湾。生于林缘、林下、河床谷地或草地上,海拔600-1000米。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分布。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第4个回答  2020-05-29
艾草种植方式主要有艾根,艾籽,艾苗三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