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单位是事业单位还是参公单位

如题所述

一、概念。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英文为I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是指国家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是一些国家机构的分支。一般指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与价值不直接表现或主要不表现为可以估量的物质形态或货币形态。事业单位是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的,事业单位包括一些有公务员工作的单位,是国家机构的分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参公单位:参公单位(英文为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institutions)全名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委托或受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是事业单位的一种,单位的管理制度参照公务员管理,但人员属于事业编制,而不是公务员编制 。
二、如何区分。
1、参公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
2、公事业单位与一般事业单位在享有的资源方面存在不同。参公事业单位通过参公管理身份的确立,能够增强参公事业单位工作开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3、参公事业单位的存在不仅仅是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主观希望,更是现实的需要,其产生是遵循了“以责定权、以责定利”的组织资源配置逻辑。
4、工资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是执行《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而事业单位适用《预算法》、《会计法》
5、进入参公单位必须通过公务员考试,而事业单位通过事业单位考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30
1、在查看报考职位表时可以看到。
2、参公事业单位跟一般事业单位的区别在于:除了名义上该单位的性质还是属于事业外,其内部的人员编制、经费渠道、人员管理等,均与公务员类同。一句话,所谓的“参公”,就是指该单位的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受《公务员法》调节。
3、以参公事业单位为例:人员的工资不再以职称而晋升,而是以职级而晋升;原先的什么中级、副高或高级职称一经“参公”一律取消,只能以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的名义。再有,如果工作需要,参公人员可以直接调动至政府机关工作,其中的原因,正是因为其身份的“参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6
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编制的区别
公务员与参照公务员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有区别的,公务员是行政编,参公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但公务员与参公待遇是一样的,事业编与前两者在身份与性质有着本质的区别。
公务员属于行政编。公务员从事的主要是国家行政事务性工作,工资收入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由国家财政拨款。公务员的录用、提升、退休、辞退、辞职等是按照《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保险福利等也是与《国家公务员管理条例》相挂钩的。
参公。参公是我国政府各单位政工干部和工作人员比较口语化的一种表述,全称是参照公务员管理法管理。是指对政府委托或授权具有行政执法能力的单位和不属公务员系列的人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参公单位人员要具体分析,通过中央、省两级公务员(参公)考试正常考录的工作人员,严格意义上讲不是公务员,但在录用、晋升、考核、离退等方面按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2. 编制性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29

第4个回答  2016-10-15
报考职位表 岗位信息上都有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