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入春分省见稀 半开桃杏不胜威 含义 意思 解释 出自哪里

如题所述

雪入春分省见稀:过了春分之后,杭州还落这样的大雪,回省起来,确实是许多年来还很少见。当然这个“多年”,并不单只苏轼莅杭的这二三年;这个“省见稀”也可以是当地同僚、乡老们的多年“经验”。

半开桃花不胜威:桃花开在梅花之后。而春分前后,正是将开未开的时节,所以说是“半开”。桃杏虽然争春,但却没有梅花那样耐寒傲雪的骨气,经不起这场春雪的威猛欺凌。

出自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

1、全文: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花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2、解析:

雪入春分省见稀:过了春分之后,杭州还落这样的大雪,回省起来,确实是许多年来还很少见。当然这个“多年”,并不单只苏轼莅杭的这二三年;这个“省见稀”也可以是当地同僚、乡老们的多年“经验”。

半开桃花不胜威:桃花开在梅花之后。而春分前后,正是将开未开的时节,所以说是“半开”。桃杏虽然争春,但却没有梅花那样耐寒傲雪的骨气,经不起这场春雪的威猛欺凌。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和梅花相比,桃花显然应该感到自己的见识短浅,没有预料到老天爷还会在春分之后落这么大的雪。看人家梅花,这时候早已开败了,花瓣儿落地了,“任凭雪下得再大,却能奈得何来?”在这种突然打击之下,桃花虽然还是半开,但也只能片片化作柳絮、漫天飘零了。

不分东君专节物:“不分”,不按常规行事,令人难以预料;“东君”:主宰东方之神。按照阴阳五行的传统说法,东方,青色,属木,主生长。此处有暗指改革派、王安石等掌有权柄的朝臣的意思。

故将新巧发阴机:难以捉摸的“东君”们,本来就捉摸不定,却又巧发阴谋,暗设机关,图谋摧残半开的桃花们。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寒衣:“造物”,创造万物的天神,主宰万物命运的“老天爷”。“春分后雪”这一事件启迪人们,造物操纵的阴晴冷暖,变幻无常,难以预料。即使是在已经很暖和了的时候,大家也必须准备着御寒的衣物啊。

3、赏析:

唐代的大文豪韩愈《晚春》说:“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苏轼的这两句却是用梅花和柳絮来比雪,这就新奇了。按季节说,雪和梅都是冬天的宠儿,卢梅坡《雪梅》诗说:“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所以,苏轼这一联的前句说“应惭落地梅花识”,说雪花不愿意落地,因为羞于见到旧相识梅花。后一句则是反用了韩愈的《晚春》诗,韩愈的诗本来是翻新了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一句,反其意而用之,是创新;苏轼这里又给它翻了过来,是韩愈创新之后的创新。宋代的王淡交有咏雪诗,现在留下来两句:“似梅花落地,如柳絮因风”,跟东坡的这两句很相似。

反常的天气让诗人心中略感不悦,于是诗人接着道:“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让人不满的是主管春天的神——东君,好像是故意弄些机巧,在本该春花烂漫的时候来一场春雪,所以诗人感叹到:“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既然造物主那么难以捉摸,天气无常,那么,在转暖以后,也要保留御寒的棉衣。这两句是因这场春雪引发的议论,其中可能还深藏着诗人对人事的感慨。

癸丑年是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这一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是知州的副职,类似于杭州市的副市长。这一年,从熙宁二年二月开始的、由王安石主导的变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两年前,苏轼曾经上书皇帝,陈说新法的一些弊病,这就惹怒了王安石,苏轼自己感觉不能在朝中立足,于是自请外任,自己要求皇帝把自己外派,皇帝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派到了杭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2

不是“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杏不胜威”而是“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

意思:过了春分之后,杭州还落这样的大雪,回省(xǐnɡ)起来,确实是许多年来还很少见。桃李虽然争春,但却将开未开,经不起这场春雪的威猛欺凌。

出自著名诗人苏轼的《癸丑春分后雪》。

这首诗是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写的一首“感事”诗。其准确的写作时间,当是宋神宗赵顼(xū)熙宁六年(农历癸丑),亦即公元1073年。这一年的杭州,春分之后居然落了一场大雪,苏轼有感于时令的反常而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3-25
雪入春分省见稀:过了春分之后,杭州还落这样的大雪,回省(xǐnɡ)起来,确实是许多年来还很少见。
半开桃花不胜威:桃花开在梅花之后。而春分前后,正是将开未开的时节,所以说是“半开”。桃杏虽然争春,但却没有梅花那样耐寒傲雪的骨气。经不起这场春雪的威猛欺凌。
《癸丑春分后雪》

宋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